异环磷酰胺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骨肉瘤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2019-11-22 03:44白长双陈亚楠马春雨邵国杰戴尚佚郭建平
关键词:阿霉素脂质体环磷酰胺

白长双,陈亚楠,马春雨,邵国杰,修 超,戴尚佚,郭建平

(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2.吉林市妇产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3.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康复疗养中心,天津 300381;4.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疗中心,天津 300162)

骨肉瘤在临床中也被称为成骨肉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恶性肿瘤病变,这类患者一般为青少年,且骨肉瘤患者的数量可占到临床小儿肿瘤的5%左右[1-3].骨肉瘤患者的发病部位一般位于长管状骨干骺端,绝大多数患者为单发性病灶,且病灶带有较强的隐匿性特点[4-5].骨肉瘤患者的发病恶性程度较为严重,给患者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死亡[6-7].在临床医学尚不发达阶段,针对骨肉瘤患者的治疗多以截肢手术为主,这会导致患者的治愈率在20%以下[8-9].伴随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辅助化疗技术的广泛应用,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较好改善,目前,大多数骨肉瘤患者接受辅助化疗治疗后,其5 a的生存率为50%~80%[10-11].我们针对接受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骨肉瘤患者分别选择异环磷酰胺与脂质体阿霉素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观察行联合应用治疗后骨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9年4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骨肉瘤患者,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4~25岁,平均(18.75±5.42)岁;研究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为13~26岁,平均(19.27±6.3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对象及家属均签署知情书,并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

纳入条件:符合骨肉瘤诊断标准;个人资料完整;可接受辅助化疗治疗.

排除条件:其他类型骨肿瘤患者;用药敏感对象;精神功能障碍患者;中途退出的研究对象;无家属监护对象;意识丧失患者;辅助化疗禁忌对象.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异环磷酰胺治疗,剂量为1.2~2.5 g/m2,连续治疗5 d为1个基本疗程.患者治疗1个疗程之后停止给药3周,并且接受6~8个疗程的序贯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异环磷酰胺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脂质体阿霉素给药,患者应用异环磷酰胺的治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脂质体阿霉素剂量为20 mg/m2,患者应用连续接受3 d治疗为1个基本疗程,当1个疗程周期结束后,需要暂停治疗3周,之后连续接受6~8个疗程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需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一旦患者出现复发或者病灶转移的情况,改为顺铂或者甲氨蝶呤给药,或者给予患者二线化疗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临床中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的骨肉瘤患者实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将其治疗情况分成进展、稳定以及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患者临床总有效为部分缓解+完全缓解.进展:患者接受治疗后相应症状未得到较好控制,出现新的病灶或者病灶的最大直径增加了至少25%;稳定:患者的病灶在治疗后未出现任何变化,且这一状态维持至少1个月;部分缓解: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病灶的最大直径缩小50%,且维持时间超过1个月;完全缓解:患者的病灶与相应症状消失,体征基本恢复正常,且患者这一情况至少维持1个月.

对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行观察,包括患者的WBC,CRP,TNF-α及IL-10水平.此外,对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包括患者身体发热、肝肾功能异常及骨髓抑制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接受两药联用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炎症因子水平

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较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Tab.1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n(η/%)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Tab.2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n(η/%)

表3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
Tab.3 Inflammatory factors levels in both groups

组别nWBC/109L-1ρ(CRP)/(mg·L -1)ρ(TNF-α)/(μg·L -1)ρ(IL-10)/(ng·L -1)对照组329.8±1.110.2±1.65.4±0.8127.7±9.6研究组326.7±0.97.1±0.83.1±0.6158.4±3.6χ212.3389.80313.01116.938P<0.001<0.001<0.001<0.001

3 讨 论

骨肉瘤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肿瘤病变,我国骨肉瘤患者的发病率为3/100万左右,且男女患者所占比例大致相当,患者多为青少年人群.在骨肉瘤患者中有90%的患者发病部位在四肢长管状骨干的骺端,很多患者为胫骨与股骨远端发病[12-13].骨肉瘤患者如果不接受有效的治疗,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很多患者的病灶还可能出现转移.因此,针对骨肉瘤患者的治疗,需要临床选择针对性更强的干预方式.

目前,对于骨肉瘤患者的治疗临床多选择术前、术后化疗与手术相结合的方式,患者接受术前化疗可以避免其在等待手术治疗期间病灶进展,而患者接受术后化疗能降低其病灶复发的概率.针对患有骨肉瘤患者的化疗药物选择,临床多选择甲氨蝶呤等药物,但有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如果长期接受甲氨蝶呤的治疗,很容易出现一些毒副作用,包括肝脏功能损伤、黏膜炎以及骨髓抑制等.且目前临床对甲氨蝶呤浓度的检测难度较大,一旦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反应,很容易出现致死性危害.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肝脏功能受损,对其后续序贯治疗的完成也较为不利[14-15].因此,对于患有骨肉瘤患者的化疗药物选择应更科学,针对性更强.

此次研究对骨肉瘤患者的化疗选择采用异环磷酰胺与脂质体阿霉素联合应用的方式,异环磷酰胺是一种烷化剂类的药物,患者接受异环磷酰胺静脉滴注之后,药物成分会被磷酰胺酶所水解,从而变为活性较强的磷酰胺氮芥,对肿瘤组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虽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反应,但是在接受药物处理后可以得到较好的缓解.脂质体阿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化疗药物,患者接受脂质体阿霉素静脉滴注之后,药物的有效成分可以直接在患者的肿瘤部位起效,并且可以抑制患者病灶组织的DNA与RNA水平,也能对病灶组织的蛋白合成进行相应干预,避免游离的阿霉素成分对患者脏器产生相应的毒性反应,也能很好地保留阿霉素药物自身的抗肿瘤效果.临床相关[14-15]研究指出,患者在接受脂质体阿霉素药物辅助化疗之后,药物自身的成分可以嵌入相应的DNA双螺旋与相邻的碱基对当中,这样可充分抑制患者体内病灶,也能对其进行链解处理,避免其再复制,从而达到相应的治疗目的.骨肉瘤患者在接受异环磷酰胺与脂质体阿霉素联合治疗后,药物的有效成分可相应抑制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并且调整患者身体内免疫细胞的功能、炎症细胞的运行,从而避免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在患者接受异环磷酰胺与脂质体阿霉素联合治疗后,两种药物的功效会得到相应增强,从而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种药物可以发挥相应的协同功效.

在此次研究中,两组患有骨肉瘤的患者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给药方式辅助化疗,接受脂质体阿霉素与异环磷酰胺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0.6%,远高于接受异环磷酰胺单一治疗的患者,且接受联合用药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单一治疗患者存在很大差异.两组患者虽然都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但是情况不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异环磷酰胺与脂质体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于骨肉瘤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猜你喜欢
阿霉素脂质体环磷酰胺
Glabratephrin通过抑制P-糖蛋白逆转三阴性乳腺癌的阿霉素耐药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桂附地黄丸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
环磷酰胺冲击结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高三尖杉酯碱类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脂质体研究进展及制备方法
益气活血方改善蒽环类化疗药物致慢性心肌损害症状的临床研究
含有人环氧酶及天然阿霉素或类阿霉素的药用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多种药物的应用
用于巨型脂质体制备及收集的微流控芯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