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2019-11-23 11:45牛绍娜王国喜
理论观察 2019年9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牛绍娜 王国喜

关键词:传统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人;日常养成;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D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9 — 0050 — 0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家训文化的繁荣。家训作为一种“俗文本”,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家族家庭的教化,实现代际传承。中国的家训文化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为何经久不衰,要从家在中国的地位说起。归结起来,家在中国有着“根”的意义。

一、家在中国有“根”的意义

中国自古注重血缘氏族、家国同构,在人类文化中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加注重“家”。“中国人的家”是中国文化的要领所在,梁漱溟先生曾言:“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文化中所处地位之重要,及其根深蒂固,亦是世界闻名的。”〔1〕(P20)“中国家族制度实在决定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命运,乃至中国整个文化的命运!”〔1〕(P49)有学者曾将中国人和印度人、美国人作比较,以“宗族”、“种姓”、“俱乐部”分别代表三国人的文化。美籍华裔许烺光认为:“在家庭与国家之间广阔的中间地带,中国人的最重要的集团是宗族,印度教徒最重要的集团是种姓,美国人最重要的集团是俱乐部。”〔2〕(P7)为什么中国社会如此注重宗亲家族,推崇家族至上价值观,宗族为何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从根源上讲,这是由“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历史道路决定的,且“中国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亚细亚社会的最典型例子。”〔3〕(P117)所谓“亚细亚”道路,即是在没有摧毁原始氏族组织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奴隶制国家,血缘氏族制同国家的组织形式相结合。〔4〕(P3)血缘氏族的历史性保存使得“家”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家国同构治理模式的根源就在于此,这也培育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爱国如家的心理情感。因此,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心灵归属,家在中国都有着“根”的意义。可以说,在人类文化中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在中国社会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国家的独特历史根源和社会地位”〔5〕(P1),与此相关,中国也才形成了浓厚的家训文化。

二、传统家训文化核心要义

中国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典型,具有血缘氏族、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家与家训的地位不言而喻。家训,通常是指一家一族父祖长辈对家人子孙的教诲训示,教导族人铸品行、辨是非、明善恶,也包括兄弟姐妹或夫妻等平辈家庭成员间的诫勉或嘱托。中国家训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经过历代的传承、积淀,中国传统家训文献卷轶浩繁,思想资源十分丰富。虽内容庞杂、领域广泛,但核心要义始终围绕修身、睦亲、齐家、处世等方面展开。

(一)修身之道

重视家庭教育,教导子弟立身,是传统家训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修身之道旨在陶铸子弟品德,使其成为合乎圣贤之教、有所作为之人。传统家训很是注重子弟教化,贤哲志士对此阐发了许多精辟的论述。明人高攀龙在《高忠宪公家训》中说:“吾人立身天地间,只思量作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 〔6〕(P200)清代郑燮强调:“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7〕(P108)“作得一个人”、“做个好人”,怎樣的人才是一位好人?树立何种理想与志向?如何砥砺高贵的人格?传统家训对此有很多阐述,尽管历代家训侧重的内容有所差异,但有共通之处,如守道崇德、志存高远、笃操守节等。

儒家文化注重“修齐治平”,“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传统家训伦理把教育子弟立身修德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并反复加以强调。《颜氏家训》省事篇有言:“君子当守道崇德” 〔6〕(P50)。人生在世,总要有所作为。欲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要树立志向,并矢志追求。古代思想家把立志作为修身的根本问题来看待,认为立志是一种人生修养,“立志以明道”〔7〕(P136)。在先贤哲人看来,做人一定要立志;不立志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晋人嵇康认为:“人无志,非人也。”〔6〕(P17)传统家训特别注重子弟立志教育,勉励其志存高远。笃守气节、砥砺情操,在中华传统道德中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是人格修养的重要标尺。清人于成龙在《治家规范》中强调:“立身贵高,不可同流合污。”〔6〕(P271)笃守节操是中国历代先贤的人生追求,也是传统家训教子修身的重要内容。

(二)睦亲之道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均如此。且基于中国“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和“修齐治平”的治理逻辑,家庭在社会和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明太祖朱元璋曾说:“齐家治国,其理无二,使一家之间长幼内外,各尽其分,严于循理,则一家治矣。一家之治,达之一国,以至天下,亦举而措之耳。”〔7〕(P60)从微观层面而言,家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场所,是开展家训教化的场域,睦亲齐家自然是家训的旨义。三国时人向朗强调:“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7〕(P17)这些都表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对“齐家”“兴家”极为重要。虽传统家庭几代共居,人口较多,家庭关系较为复杂,但睦亲主要围绕“父子”、“夫妇”、“兄弟”等“三伦”“六亲”展开,其对应的伦理之道分别是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这种伦理之道是对父与子、夫与妇、兄与弟等双方共同的规约,以夫妇为例,丈夫不遵义,妻子就不会顺从,若丈夫守义而妻子陵慢,妻子就应受到惩罚。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指出:“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7〕(P5)因此,传统家训伦理在规范丈夫的同时,对妻子的德性也作出了规导,夫妇之道需丈夫和妻子双向遵守和践行,才能维护和睦的夫妻关系。

(三)齐家之道

睦亲齐家,一方面包括睦亲之道,处理好家庭几大关系:父子、夫妇、兄弟,以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伦理规范加以规导,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包含齐家之道,传统社会家长深知兴家之艰难,在家庭管理上非常谨慎。如何治理传统社会大家庭是一大智慧,传统家训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理家的经典论述,齐家之道是传统家训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勤俭持家、严谨治家、忠厚传家、睦邻保家等方面。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从豪门显贵到普通百姓,都教导子孙不要奢侈浪费,勤俭持家。清代纪晓岚以农夫辛勤劳作训诫诸子尊重劳动、勿尚奢华,他教诫子弟:“农夫披星戴月,竭全力以养天下之人,世无农夫,人皆饿死,乌有贱视之乎?戒之戒之!”〔6〕(P310)基于家庭的重要地位,治家容不得半点马虎,需严谨对待,精心治理,稍有不慎可能破家。张英在《聪训斋语》强调:“治家之要,谨肃为要”〔7〕(P63)。古人强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基于这样的德福论,许多家训都要求家人宽容慈厚,以和睦忠厚传家。清人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从反面论证了违背伦常、刻薄立家,不会长久,即“刻薄成家,理难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7〕(P56)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鄰”,“邻家”在传统社会至关重要,可共防盗贼土匪侵扰,可照应日常生活,南宋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指出:“居宅不可无邻家,虑有火烛无人救应。”〔6〕(P143)睦邻是保家的必要条件,传统家训很是重视邻里关系,都劝告家人族众友善处邻。

(四)处世之道

人的重要特征是社会性。人生在世,不可能与世隔绝,需要与他人、与社会打交道。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处世之道的指导,所以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中华民族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古人化育了诸多处世伦理的训诫格言、名言警句。传统家训在强调修身、睦亲、齐家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教导家人子弟处世之道,引导他们学会“交之于人”。因此,处世之道是传统家训伦理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概括起来,大致包含亲仁济困、谦和谨让等。

传统家训教导子弟积极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攀高龙曾说:“世家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6〕(P202)清代蒋伊在《蒋氏家训》中教育子弟体恤贫者,规定:“不得逼迫穷困人债负及穷佃户租税,须宽容之,令其陆续完纳,终于贫不能还者,焚其券。人有缓急那移,取利不得过贰分。”〔6〕(P280)可见,传统家训教导子弟救难怜贫,从“救难”和“怜贫”培养子弟涵爱积善之德性,做乐善好施之人。我国自古注重待人之道,谦和谨让是中华民族处世哲学的重要理念,自然成为传统家训教化的主要内容。明代吴麟徵的《家诫要言》教诫子孙:“器量须大,心境须宽”,“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习” 〔6〕(P234-235)——唐代朱仁轨生动地描述:一辈子让路,不会多走百步;一辈子让田界,不会失掉一段。他在《诲子弟言》中说:“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7〕(P173)教育子弟善于礼让他人。

三、以家训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传统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根同质的伦理契合性,这为传统家训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前提。从本质上讲,传统家训教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都是一种德化,二者在教育理念、培育过程、方式方法等方面有共通之处,借鉴传统家训优秀育人思想资源,利于助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教育理念要坚持以德立人

崇道贵德是传统家训教家诫子的首要原则,彰显了以德立人的教育理念。曾国藩在《与诸弟书》家书中教导子弟:“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8〕(P49)郑观应也告诉子弟,做人应将道德放在首位,无论求名求利,都应取之有道。他说:“惟今初置身于社会,将来无论求名求利,均当以道德为根据。”〔9〕(P1207)当今部分家庭教育着实令人堪忧,大多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溺爱等,而不是全面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新时代家庭教育应传承家训“教家立范、品行为先”之宗旨,始终将“德”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各环节,扭转“有才无德”、“精致利己主义”等现象。“北大学霸弑母案”、“上海跳江男孩”等事件的发生,从某种意义上是家庭教育的不到位,亟需在全社会呼吁家庭教育德性的回归,培育时代新人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家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要求家长要立身示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受教育者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做德性之人。

(二)培育过程要注重日常养成。

传统家训教诫子弟注重日常养成,呈现生活化特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弟进行劝导,将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融入饮食起居、为人处世等。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伦理规范“道德他律”转化为“道德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曾国藩在家书中多次强调“祖父之德”,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主张将其融入生活,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教导子弟。秋瑾也从具体事宜教诫侄儿:“兄弟务必互相亲爱,待尊长须有礼,勿事游嬉,学堂之规则当遵守”〔10〕(P46)。这些启示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勿“空泛”,要将教育内容具体化,且融入日常生活,注重养成教育。因为“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未成年人教育长期存在重‘教轻‘养的现象,造成‘教的空洞与‘养的无着的不良后果,“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必要条件。”〔11〕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定要增强培育过程的日常化,避免宏大叙事的道德说教,着眼于生活细节,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以生活化的内容主导德育过程,将伦理道德规范“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方式方法要增强实践体验

传统家训教导子弟注重知行合一,强调读书躬行,以耕佐读,教诫子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涵养德性,规范行为。南宋陆游教子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教诫子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人庞尚鹏强调:“孝、友、勤、俭四字,最为立身第一义,必真知力行。”〔6〕(P187)传统家训注重躬行教育,倡导知行合一,符合道德养成规律。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必然要经过道德主体的践行,只有历经实践教育,身体力行,才能将外在于道德主体的他律规范,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修养,形成道德自律,進而外化于道德行为,这是道德生成的必经环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借鉴这一育人方式,增强体验性与实践性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体验中养成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目前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直接灌输与道德说教的现象,淡化实践体验,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的后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需要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采取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避免说教的空化泛化,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经历、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构建“参与-体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模式,只有在经历实践体验感悟中才能真正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磨砺品质、陶铸德行,培育时代新人。

〔参 考 文 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美〕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3〕〔意〕翁贝托·梅洛蒂.马克思与第三世界〔M〕.高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葛晨虹.德化的视野:儒家德性思想研究〔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8.

〔5〕葛晨虹、陈延斌.中国社会道德发展研究报告2016——家教与家庭家风建设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6〕包东波.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粹〔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

〔7〕张艳国.家训辑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8〕曾国藩.曾国藩家书(第一卷)〔M〕.长春:吉林出版社,2014.

〔9〕郑观应《郑观应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0〕秋瑾.秋瑾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1〕牛绍娜,陈延斌.优秀家风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