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探索式作文训练模式

2019-11-26 22:40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蚕种场小学刘永明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1期
关键词:作文过程教师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蚕种场小学 刘永明

想象是创作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探索自主捕捉素材和灵感的能力,指导学生把素材内化为自我意识,作文创作积累素材、观点、情感寄托。在作文创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下意识和潜意识进行同时开发,丰富想象力和探索思路。

一、探索式作文的内涵

1.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以及在作文课上跟着教师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活跃度是学生作文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探索式作文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主动性,充分相信学生的表达能力,尊重学生发表的个人观点、采取的表达方式和思考时采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实现作文写作从学生被迫表达向主动表达的过渡。

2.注重学生主体自主发挥探索过程

学生主体发挥探索精神,既可以是独立思考,也可以是合作探索。在实现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欲,在兴趣或质疑精神的带领下,教师设置一定的任务和规定时间进行探索。在合作探索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内进行任务分解,各司其职,互相协作。

3.利用多种元素、方式开展互动

探索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利用已知资源与未知因素互动的过程,例如学生通过关键词搜索记忆时,也会不自觉地搜索到与关键词关联紧密的非记忆因素,或是哲思,或是猜想,涉及的事物可能是其他关键词,也可能是教师曾经使用的有关场景、画面、音乐、影像场景等未曾预想的因素。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这种想象的产生营造氛围,创造条件,为学生组织表达挖掘更多来自本身的素材。

4.提倡学生个性思维和创造性语言的使用

作文是想象力的产物,是具有个人鲜明特色的精神产物。学生撰写作文的过程也在发挥创造力,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体验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极具独立人格特色的语句或整个作文,教师要给予尊重和认可,并鼓励写真话、诉真情。

二、探索式作文在教学中采取的具体措施

1.选择合适作文主题,使学生有话可说

无论是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激发学生内在的语言表达需求,是实现主动作文创作的基础和关键。有的学生觉得无话可说,要么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要么是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但激发表达欲是因人而异的,对待同一事物,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够或乐于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教师必须把作文的创作方向引导到学生敏感的范围内。在日常单元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研究本单元的作文主题,确定写作思路和写作内容。由学生自主设定的作文中心更加贴近生活经历,也可以体现出学生个人的独特经历或思考方式,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讲、有理可依、有情可传、有事可叙,从而使他们乐于写作。

2.在课文学习中探究,汲取语言组织方法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筛选和反复对比后留下的经典篇目,是文质兼优的范文。充分利用好课文例句和表达思路,可以为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和思考方式。例如,从《怀念母亲》一文中,学习按时间顺序,以大事件为节点的记叙方式,采取详略得当的文字记录方式;从《山中访友》一文中,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景物的特点写得生动具体,极具画面感。

3.搜索资料有技巧,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学生的写作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前人的做法,把获得的间接经验经过消化总结,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带领学生带着问题去搜索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搜索结果,采取适用于自己的素材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进行有特色的资料提炼,辅助写作。例如有一节作文课确定的主题是“身边的民俗文化”,我安排学生利用一周时间搜集一定区域内的节庆、婚丧和礼教民俗民风,然后又安排一节交流学习课程,并对学生感兴趣的民俗进行了深刻揭秘,对蕴含的文化因素进行解析,最后再布置写作任务。这样给予学生充分搜集、交流和消化的时间,又进行了文化上的升华,对已经自主选择好主题和进行独立思考、交流学习的学生来说,作文变得容易多了。

4.重视生活实践内容的积累,归类整理

亲身经历的事情留下的印象相对深刻,与人交流时也容易产生共鸣,教会学生把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帮助学生形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此外,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利用录像、录音等手段,收集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画面和语言,也可以为孩子学习提供一定的素材。

作文教学要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要激发他们进行自我表达的内在需求,在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情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培养自主构思和写作习惯。通过教师锲而不舍的引领,相信学生的作文能力会有很大提升。

猜你喜欢
作文过程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