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价值体会

2019-11-27 09:26张艳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6期
关键词:抑郁症

张艳丽

[摘要]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7—12月符合要求的抑郁症患者92例作为实验样本,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记录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护理的有效性。结果 所有患者在开展护理前,其心理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总体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结果中,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93.48%;对照组73.9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整体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开展管理教育,有助于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改善,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整体护理管理;抑郁症;抑郁状态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b)-0019-03

抑郁症又被称为抑郁障碍,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是心境障碍其中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会由情绪低落逐渐变为郁郁寡歡再到伤心欲绝,最终自卑、抑郁、情绪十分悲观,还可能出现厌世的情绪,最终企图通过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伤害他人[1]。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运动性激越,即患者脑海中会不断重复地思考漫无目的事宜,思维逻辑没有条理,大脑随时处于紧张的状态,不能集中注意力来思考某一问题,同时伴随烦躁、紧张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但并不了解为何为出现此类情况,此类患者很可能被诊断为焦虑症,但通过检查会发现其主要是因为抑郁引起的[2]。因为该病的持续周期很长,且平时很难发现,容易反复发作,虽然大部分可以自行缓解,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其行为会逐渐变得极端,所以应引起重视[3]。有研究表明,在给予患者治疗的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4]。回顾性分析该院中2018年7—12月间收入的抑郁症患者一般资料,根据该次实验要求抽取出92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来探讨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实验对象将其中符合要求的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抽取法选择,其中92例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其中实验组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介于23~60岁之间,平均年龄(39.6±3.1)岁。对照组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介于27~64岁之间,平均年龄(40.2±3.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症的相关诊断标准,且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对比其年龄、性别等基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日常监护患者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根据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并在用药时指导患者可能出现的用药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由于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会存在戒备心理,所以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医院的简单介绍,减少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并陪同其进行检查,期间保持和患者地沟通,告知患者护理的目的,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以免患者出现抗拒心理。

②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病房温度合适,并及时进行通风、清洁和消毒,将室内可能危害患者的物品移开,不能有锐性物品,防止患者出现应激反应,伤害自己或者其他人。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并做好交接工作,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应重点关注。

③除日常护理外,护理人员应保持和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以及焦虑的事情,然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其自卑、烦躁等情绪进行缓解,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其治疗的配合度,为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

④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告知其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同时讲解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定期举办有益身心的活动,例如打羽毛球、跳舞、唱歌等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多与人沟通和交流,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同时对其保持愉悦的心情也有所帮助。告知患者平时多出门活动,积极参与各类社交活动,可以让其更好认识自身病情的危害,找回对生活的乐趣,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

⑤建立心理咨询部门,定期对患者进行疏导,并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展开探讨,或者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和医生进行专题演讲,让患者做好自身病情的评估,可以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及时调节,同时通过发放自我管理手册,来让患者记录自己心情和病情的变化,方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3  评价标准

采用该院自制的表格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抑郁自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比其护理前后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分析两种护理的有效性。护理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阶段,其中显效为:护理后患者的各项情绪指标均符合正常标准,且情绪比较乐观和积极;有效:患者可以配合相关护理工作,心理状态有所改善,且未发生抵触情况;无效:患者对护理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心理状态未出现变化甚至抑郁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而抑郁自量表满分为100分,汉密顿抑郁量表满分为30分,分值越低说明恢复情况越优。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由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后,采用SPSS 19.0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所有患者在开展护理前,其心理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总体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在实验结果中,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93.48%;对照组:73.9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患抑郁症的人群逐渐增多,发病率正逐年增长,其可能和工作压力增加、社会环境、生物等诸多因素相关,其中生物学因素主要包含遗传、神经内分泌等相关,在成年期遇到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可能触发抑郁的关键条件,但抑郁症并非某一种因素导致,而是各类因素之间相互作用[5]。

因为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病情发展十分缓慢,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对其生命健康也会造成威胁,同时对其家庭也来带经济负担,所以需要及时的治疗,并且配合相应的护理,来对其预后进行改善[6]。

整体护理管理模式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合理制定护理计划,并根据其病情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目的是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治疗和生活,通过心理护理来缓解其不良情绪,举办活动是为了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促进其尽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但同时还需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平时对患者多点关心和关爱,才能对其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提高整体护理效果[7]。

所有患者在开展护理前,其心理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总体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结果中,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93.48%;对照组:73.9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整体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开展管理教育,有助于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改善,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春娥.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5):228-229.

[2]  蘇香榕.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9):157-159.

[3]  金玉善.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在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209-210.

[4]  向莉.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0):247-248.

[5]  张丽萍.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3):236.

[6]  江珊.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4):244.

[7]  刘佰云.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5):77-78.

(收稿日期:2019-06-20)

猜你喜欢
抑郁症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中的作用分析
联合家属健康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年轻人患“抑郁症”的背后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分析与报道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有关“抑郁症”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