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及课堂环节衔接方法的研究

2019-11-28 02:01高惠玲
求知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方法研究课堂导入初中英语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下,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模式等都有着很大的改变,这些都使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及课堂环节衔接方法变得十分重要。为此,本文围绕该主题对相关英语课堂教学知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导入及环节衔接方法等,旨在为实现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高效发展提供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衔接;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5-0032-02

引    言

从整体上来看,初中英语课程可分为导入、执行、导出等环节。教师不仅要格外注重在课堂导入环节进行教材内容及主题的引入及落实,还要在互动教学过程中优化每个课堂衔接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并推动其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本文将以此为纲对切实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及课堂环节衔接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一、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及课堂环节衔接的重要性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和前奏,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以及学习状态。对英语这门具有较强人文性、趣味性的学科而言,教师设置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对提高其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1]。

二、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1.悬念导入法

悬念导入法是指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故意设疑来制造悬念,并由此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学习动机。以人教版英语教材中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的教学为例,在学习该课内容时大部分学生是刚开始接触语法中的过去时态,因此,教师可巧用该标题向学生提问并设置悬念,如“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该单元的题目中用was作助动词,而不是用is呢?”并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开始文章的初步阅读。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过程中便会发现该单元的文章中存在着很多“was”“were”“did”等象征过去时态的单词,这与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都属于同一种时态。通过该悬念的设置,学生对于过去时态的印象也会较为深刻,在学习该时态的具体知识点及今后的过去时态应用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2.活动导入法

在课堂中,教师组织一些对话交谈、比赛等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课程导入阶段借助活动导入法,教师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营造积极、高效的课堂氛围[2]。

以初中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章 I want to be an actor 的教学为例,为了进行良好的课堂导入,教师可设置一个“Revision”过程,并且将该过程的教学内容围绕 Brainstorm with students a list of jobs that friends or family members do以及 Then list new words of jobs and teach students 展开。在确定导入环节的主题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通过 free talk 的形式和同学们分享自己身边朋友、家人的职位。学生能够在 free talk 中了解到除了 actor 以外的众多职业并对此产生学习兴趣。这样一来,通过课堂导入环节中学生对于 job 的主动思考与探讨,教师能自然而然地将课程推动到执行阶段。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并保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3.情境导入法

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及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互动教学情境等来进行课堂导入[3]。例如,在进入七年级文章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的正式学习前,教师可准备一个时钟道具并在课堂中展示时钟的转动。在转动时钟时教师可提问学生: What time is it? 或者让感兴趣的学生自己上台转动时钟并尝试用英文提问教师及其他同学具体时间,在简单的时刻互动问答中帮助学生掌握该课的主题 time 。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展示一些与学生日常密切相关的图片,如 get up, take a shower, eat breakfast 等进行提问。教师可用图片中的单词进行造句如 I get up at 6 o'clock. 并通过提问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让学生联系课堂学习内容与自身实际进行回答。教师通过互动的教学活动与情景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实现教材内容的课堂导入。

三、初中英语课堂环节衔接的有效方法

1.设置课堂悬念,进行无缝衔接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悬念,是十分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设置课堂悬念,不仅能够进行课堂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还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并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4]。在设置课堂悬念进行课堂环节衔接时,可利用的悬念设置方式有很多,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关调整。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该单元题目猜测文章讲了些什么内容,或者提问学生“文章只是想讲述一个老人要移山吗?”等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文章内容及寓意的学习,这不仅能使課堂学习环节良好过渡,还能够帮助学生把握该篇文章学习的重难点及意义所在。

2.创设教学情境,推动课程发展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一篇阅读材料为例,Mom knows best 是九年级教材内容中的一首诗歌,该篇诗歌的主题为“母爱”,诗歌的教材形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格外注意在讲述这篇诗歌文章时课堂环节衔接、转换的流畅性。在教学文章内容前,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等在教室内播放《母亲》或是 A Song for Mama 等中英文歌曲,由此渲染一种深情的课堂氛围并促使学生情绪自然而然进行转换。之后教师可将“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母爱的诗歌”这样的课堂学习内容衔接用语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用听似随意的问题 How are you today? 或者 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等进行课堂衔接,在学生们回答 I ate dumplings\noodles...之后,教师可接着提问 Who cooked dumplings or noodles for you?大部分学生都是母亲早起为他们准备早餐的,这样就能够很自然地导入“母爱”的诗歌主题。这种从聊天过渡到课文文本学习的课堂衔接方式,能够快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结    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巧妙的课堂环节衔接等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需要掌握良好的课堂导入及衔接方法外,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导语与衔接过渡语的科学性、时间性,通过紧扣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堂导入及课堂环节衔接方法等,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欧玲.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01):31.

马翠凤.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100.

刘晓静.巧妙的导入让课堂亮起来—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例谈[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0):78-80.

侯艳华.巧妙导入,激活课堂—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J].新课程(中学版),2013(02):1.

作者简介:高惠玲(1980.7—)女,吉林敦化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方法研究课堂导入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