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9-12-03 00:39曾瑜瑜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微创

曾瑜瑜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医院骨科 , 广东 东莞 523520 )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这种病症在骨科疾病中极为常见,属于一种关节内骨折症状,而在进行治疗时,不仅应当考虑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还应当注重手术创伤的减小,这样才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1]。导致这种骨折类型发生的因素较多,在外力冲击或摔倒时均有可能发生,所以在临床上这种病症的发病率也较高[2-3]。就目前来说,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不仅应当应用手术方案对患者的骨折症状进行恢复,还应当做好患者的骨骼内固定,以获得最好的诊断结果[4-5]。本次研究中,研究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效果,现将成果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6年12月-2017年10月间收入的所有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8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分为2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观察组,每组中录入42例患者。在所有研究对象中车祸包含34例,高处摔伤28例,重物砸伤22例。观察组中共29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27-64岁之间,平均年龄(41.9±6.3)岁,对照组中共27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26-61岁之间,平均年龄(43.3±6.1)岁。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实验对象,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患者的个体化信息,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实验具有较好的可比性(P>0.05)。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开放复位固定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患者膝关节前内或前外侧作一纵弧形切口或联合前外侧及后内侧入路,将内侧或外侧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充分暴露,切口大小应当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而定。且在半月板下缘,需进行横向切开关节囊,并将半月板悬吊掀起观察平台骨折情况再进行骨折复位,使患者的平台关节面恢复正常解剖特点及关节面平整,必要时需植骨填塞骨缺损部位,置入胫骨平台解剖钢板,进行内固定。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体方式如下: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对关节镜入口进行选择,在患者的膝关节前外侧或前内侧入路建立关节镜通道,对患者的关节腔进行灌洗及适当清理,清除患者关节腔内存在的积血,在关节镜引导下,对患者的骨折状况进行全面观察,检查明确关节内损伤情况,是否合并韧带及半月板损伤,术中可一并修复,如果患者仅存在膝关节平台塌陷的骨折,则需经过皮质骨窗采用顶推器对患者的塌陷骨折块进行顶推抬高,高清镜下保证关节平整,镜下可应用探钩辅助进行骨折复位,顺利恢复关节面平整,部分存在骨缺损仍需经过骨通道植骨,C臂透视下力线正常,通过MIPO微创切口从骨折近端向远端植入解剖钢板后完成内固定。

3 评价标准:对比所有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其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情况,研究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效果。

5 结果

5.1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0.95%),而观察组仅2(4.76%),差异较为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40(95.24%),而对照组为28(66.67%),详情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5.2 2组患者愈合时间和愈合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为(93.64±6.41)天,对照组为(151.23±15.32)天,两者对比观察组明显更优,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2组患者愈合时间和愈合优良率对比(n,%)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往往需要采用手术治疗。而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主要手术方案,以传统开放复位固定术为主,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充分开放显露,而必然造成软组织及骨折周围更大创伤,容易导致新的骨折或再移位,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外露、骨髓炎,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风险明显增高,所以这种术式也会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阻碍[7],因此而无法达到满意效果,出现诸多并发症。而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内固定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手术方案,这种手术方案在关节镜引导下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修复,减少术中过多对关节周围副损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9],更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符合快速康复理念。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的效果更佳,这种手术方案对患者造成额外的2次损伤小,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手术治疗方案的弊端,从而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手术后也能短时间康复[10]。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疼痛程度轻,具有达到快速康复的积极治疗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促进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患者容易接受术后尽早康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案[12]。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案,这种手术方案能够缩小患者的手术创伤,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有效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关节镜胫骨微创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配合中医药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