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步行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2019-12-03 00:39陈木升李海珊冯文庆陈少真谢汉洪杨银香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胫骨步行康复训练

叶 丛 陈木升 李海珊 冯文庆 陈少真 谢汉洪 杨银香 刘 新

(东莞市康复医院骨创手外伤康复科 , 广东 东莞 523000 )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近年来其发生率逐年上升。有研究表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除了与治疗方式有关外,还与术后康复训练密切相关[1]。水中步行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其兼有水疗及减重步行训练等特点,可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及本体感觉功能提高[2]。本次研究中,给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水中步行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以探寻其在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24-65岁,平均年龄(42.48±3.39)岁,schatzker分型[3]:Ⅰ型6例,Ⅱ型13例,Ⅲ型8例,Ⅳ型3例。观察组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5-63岁,平均年龄(44.62±3.59)岁,schatzker分型:Ⅰ型5例,Ⅱ型15例,Ⅲ型7例,Ⅳ型3例。2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主动运动训练、中药熏蒸治疗、持续被动运动、关节松动术训练、步行训练、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主动压腿、下蹲、负重训练等。观察组术后3周加以韩国KTS公司Aqua zone水疗步行浴进行水中步行训练,内容包括双足提踵、水中步行及水中患肢负重训练等。水位C7水平根据患者骨折类型以及愈合情况逐渐降至髂前上棘水平。治疗水温34℃-36℃,平板传送带运行速度 8-166m/min,1次/d,20-30min/次,训练5d/w。训练6周。在训练过程中要告知患者收腹挺胸,保持正确姿势,步幅不可太大,根据自身康复情况调整步行速度。

3 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4]进行判定,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59 分为差;分值60-69分为可;分值70-84分为良;分值≥85 分为优;优良率=优比例+良比例。膝关节主动复位本体感觉功能采用美国产 Biodex System3型多关节等速系统[5]进行测定,复位绝对误差角度=预设的参考角度值-受试者角度值。误差角度越小表明患者本体感觉功能越好。

5 结果

5.1 2组患者HSS评分对比:2组患者入院时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HSS评分对比分)

5.2 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对比:2组患者入院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4。

表2 2组患者入院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对比(n,%)

表3 2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对比(n,%)

表4 2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对比(n,%)

5.3 2组患者膝关节主动复位角度误差值对比:2组患者术后6周时膝关节主动复位角度误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周时2组膝关节主动复位角度误差值均较术后6周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膝关节主动复位角度误差值对比

与本组术后6周比较,a表示P<0.05,与对照组术后12周比较,b表示P<0.05。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对患者关节功能造成影响。临床中常采用手术治疗,而术后康复效果不仅与手术治疗效果有关,还与术后康复训练密切相关。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控制炎性渗出,缓解疼痛,降低组织创伤反应,减少瘢痕形成及关节囊挛缩,增强组织愈合和修复能力,令患者及早进入下一个康复训练阶段[6]。

水中步行训练兼有减重步行训练及水疗等特点,其利用水热力学特性、流体动力学特性及流体静力学特性,训练过程中利用温度、物理等刺激作用,调节机体体液、神经机制,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本体感觉,改善关节功能[7]。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加以水中步行训练,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膝关节主动复位角度误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结果可见,水中步行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中应用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1)患者在水中会产生浮力,具有减重训练效果,降低了地面对关节的反作用力及下肢部分肌群的收缩负荷,减轻膝关节负荷,避免站立及步行造成负重引起的骨折处塌陷,促进骨折愈合。(2)患者在水中会产生阻力,阻力增加了训练难度,增强能力消耗,进而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有利于患者控制能力的提升。(3)患者在水中会受到静水压。水中的静水压可对肢体淋巴管和静脉产生压迫,改善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及耐力,进而提升患者控制能力及膝关节的稳定性。(4)患者在水中会感受到水温。水温 34℃-36℃的热能可促进机体内各种酶的活血,加速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进而促进水肿和淤血的吸收,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8]。

综上所述,水中步行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中应用,可提高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

猜你喜欢
胫骨步行康复训练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魔方小区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步行回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