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微课”巧妙介入的实践研究

2019-12-04 04:06方凯
考试周刊 2019年82期
关键词:中考复习微课

摘 要: 第一轮复习是中考总复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对初中阶段所学知识的巩固与理解、错误知识的纠正与改进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微课”形式巧妙介入复习课,能合理解决课堂复习时间的有限性,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根据“微课”辅助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题并归类,探索有效实施的策略,并从课前、课中、课后等方面有效升华“微课”的教育教学功能。

关键词: 微课;中考复习;第一轮

一、 研究的缘起

(一) 点击现状

近两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和新课程的实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复习课重形式、轻实质,效率低下,使得学生复习不扎实、漏洞多,逐渐出现了解题不少,能力不高的奇怪现象。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 形式上

传统中考第一轮复习时,教师总是习惯于使用一本总复习资料,然后按照资料里面知识点的分类循序复习。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资料里有什么就讲什么,没有额外知识点的添加或者修改。知识点都只是简单地呈现,缺乏深层次提炼。近年来这些总复习资料又多了配套的课件,如同给教师“如虎添翼”,整一堂复习课都由课件展示。

2. 效果上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速度和学习习惯。课堂上的复习,有的学生早已掌握,觉得教师讲得很啰唆,甚是浪费复习时间;有的学生刚好学会,教师恰好把有些遗忘的知识点一一点拨,效果恰好;还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已经完全遗忘七、八年级所学内容,对知识点模棱两可,做题等同于猜谜。第二天,延续同样的模式,困惑的学生会越来越困惑,学习变得举步维艰,渐渐对中考复习失去兴趣与信心。

(二) 理性分析

通常把第一轮复习分为36课时,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其图象》《统计与概率》《基本图形》《图形与变换》这六大板块。而每节复习课又涉及多章或多节课本知识,比如复习的第一课《实数及其运算》,就包含了七年级上册课本中前三章《有理数》《有理数的运算》《实数》的知识点。有效的复习方式是学生课前先行复习这三章内容,课堂上再由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配合相应习题加以巩固。但据笔者多年观察,很多学生有学习的惰性,并不会提前巩固知识,其他原因也包括书面作业多导致无心复习或根本不知如何复习,这些都会导致复习课效果大打折扣。当教师在复习课讲到有关知识时,部分学生会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只记得大概学过,但具体是什么却忘得一干二净。既然每届九年级学生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笔者尝试着改变复习模式。

二、 研究的价值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一般都围绕着一个知识板块,主题突出,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精炼。笔者发现“微课”介入的复习课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生长力。

(一) 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课堂学习的接受程度因人而异。“微课”的介入可以同时使用文字、动画、图片等方式来展示知识导源,可以将独立的概念系统化,将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可视化。根据题目难易和重要程度,教师用不同的语速和详略程度讲解,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在为他们单独辅导,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并且促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

(二) 促进知识巩固及时有效

通过复习,基础扎实的学生能较快熟悉知识并加以巩固;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仍对知识模棱两可,说明他们急需把存在疑问的知识搞清楚、弄透彻。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可重复播放特征,引导学生对知识梳理或典例剖析反复观看,直到掌握为止,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保证教学进度有序开展

“微课”的使用,可以让教师合理规划复习课时间,使得复习流程完整、复习内容饱满,有效解决课时与内容的冲突,很好地做到既有內容又有形式,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时间得到了保证,学生系统而透彻地参与复习,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时间的保证,成为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

三、 教学的构想

“微课”是对传统课堂的创新和延伸,它包括微视频、微学案和微练习,可以促进复习课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技能、深化教学实践。

(一) 实施途径

由于每个学生的自我要求和学习成效不同,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在实施的初始阶段,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微课”的习惯。

1. 家校合作,创造环境

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告诉家长每天会在固定时间上传视频文件,特别是在初学阶段,学生应在家长督促下学习“微课”,看好微视频就及时停止电子产品的使用,一旦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便可逐步放手。整体而言,家长是非常乐意参与孩子的课后学习过程,这也让家长更清楚他们学习的情况,相应的指导也更有针对性。

2. 学案定制,巩固延伸

配合微视频的知识梳理,教师应合理设计微学案。微学案包括两方面:一、复习目标。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二、夯基题组。目的在于让学生检测并熟悉基本题型。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微课”,可以反映在题组的正确率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微视频后独立完成微学案,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一看便知是抄袭还是理解后独立完成,这也间接提高了“微课”学习的有效性。

3. 复习测评,检验效果

教师要掌握学习法主张,每个复习章节结束后,需要进行形成性测试与反馈。测试可以采用限时检测的形式,对于测试没有达标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原因,及时对知识查漏补缺,以此保障大部分学生对每一章节的复习都达到教学目标。

(二) 生成策略

“微课”的合理使用,可以将知识梳理的任务在课前完成,让师生有时间参与考点梳理和典例剖析,有效避免因回顾知识而占用十分宝贵的课堂时间,课后可通过查漏补缺和拓展延伸,实现复习阶段的培优补差。

四、 策略的实施

(一) 教师课前思疑、生疑,引导学生存疑思进

1. 知识梳理,导图构建

知识梳理是复习课的重要教学环節,但简单的知识回顾并不能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教师根据复习目标制作微视频,以思维导图展现知识脉络,纵向挖掘知识的深度,横向打开知识间的联系,对思维导图中每一个“枝叶”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延伸。

案例1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师可在“微课”中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示知识脉络,以三角形基本知识为主干,以边角、三线、全等为枝干逐步完善三角形知识体系,然后逐块深入挖掘知识本源,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2. 目标呈现,逐一巩固

对于学生而言,有些知识已经淡忘,抓不准知识间的相关联系,急需通过复习建立知识的脉络,形成有机的整体。学习微视频后,配合微学案呈现复习目标,巩固复习的效果。

案例2 《实数及其运算》复习目标呈现:

(1)了解实数的分类,理解无理数概念,能表示数之间关系(夯基题组第1题)

(2)理解数轴概念,加深对相反数、绝对值的理解(夯基题组第2题)

(3)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有效提高解题正确率(夯基题组第3题)

3. 夯基训练,题组递进

微学案的夯基题组应与复习目标相配套,以作为次日复习课的前测。这些题无须太难,以恰当暴露学生知识和思维的薄弱点为宜,既能让学生在做题时回顾知识,也能触碰到知识的短板。

(二) 教师课中质疑、解疑,建构体系完善思维

1. 前测分析,呈现疑问

上课伊始对夯基题组的讲解,可以让教师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能灵活调整复习课的安排,使复习更有系统性,实现点对靶复习,有效击破难点并答疑解惑。

案例2 (续)《实数及其运算》前测讲解时,教师发现“比较a2和a的大小”“请说出|a-1|的意义”两题错误率较高,就应着重讲解“数的大小比较及分类讨论”“绝对值表示点到点距离”等知识。

2. 考点梳理,立足考纲

第一轮复习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考试纲要》逐条查看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个环节应作为整节课的核心,要让学生明确中考考哪些知识,考到什么程度。教师适时可提出一些容易被学生忽视的细节,有助于复习方向的把握。

案例3 《考试纲要》每年都做细微修改,有哪些知识增加或删除,有哪些要求发生变化都是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的。比如《考试纲要》对于“圆的基本性质”要求是“理解·体验”,不是“运用·探索”,教师应提醒学生留意,复习时无须拔高此块知识的难度。

3. 典例剖析,题型积累

教师可以设计较为综合的题型,有侧重地展示历年中考题或典型题,借助“微课”适时呈现,有利于建立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让学生快速领悟知识的综合,帮助学生重构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

案例4 复习《特殊三角形》时,须再次强调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但很多学生已掌握,教师专门讲解显得冗繁复杂,不讲解则展示不出知识全面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个3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课堂上播放既节约时间点到即止,又把重点知识再次强调展示,一举两得。

例1 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B上一点,且DE=AE,求证:DE∥AC。

例2 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B=AC,E是AB上一点,DE=AE,且DE∥AC,求证:AD是BC边上的高。

以上两题可以知道三个条件:①∠BAD=∠ADE;②∠BAD=∠CAD;③∠ADE=∠CAD,其中∠BAD=∠ADE可以由DE=AE得到;∠BAD=∠CAD可以由AD是∠BAC的角平分线得到;∠ADE=∠CAD可以由DE∥AC得到。三个条件分别符合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和平行的关系。例1的解题思路是通过条件①②推得③,而例2的解题思路是通过条件①③推得②。虽然问题不同,但题目的精髓是一样的。讲解透彻后,可以再出示例3,让学生细细体会一番。

例3 (1)如图a所示,在△ABC中,∠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MN∥BC,交AB、AC于点M、N,求证:MN=BM+CN。

(2)如图b所示,在△ABC中,∠ACB的外角平分线和∠AB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MN∥BC,交AB、AC于点M、N,求证:MN=BM-CN。

4. 当堂检测,巩固操练

复习课安排20分钟进行前测分析、考点梳理和典例剖析,然后需下发微练习进行当堂检测。微练习以变式和易错题训练为主,一般安排检测时间为15分钟,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像对待考试一样独立完成,教师不予指导。检测后,再留给学生最后5分钟,让他们自主查漏补缺,教师可以在一边指导。如以《一次函数及其图象》微练习中“待定系数法”题组为例:

案例5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原题: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当x=6时,y=8;当x=2时,y=-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1)改变问法: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A(6,8)、B(2,-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条件与结论互换:已知函数y=-2x+b,当x= 1 2 时,y=-2,求常数项b。

(三) 教师课后留疑、化疑,拓展延伸知识体系

1. 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教师通过检测发现薄弱点,督促学生做好知识的完善,也可以制作成“微课”,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把易错题摘录在错题集。这既能促使学生主动而及时地解决错题,又能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案例6 错题摘录格式如下所示:

原题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4,求第三边长。

错解 已知a=3,b=4,根据勾股定理可知第三边c= 32+42 =5

正解 1. 當两条直角边长为3、4时,则第三边为斜边,长为5

2. 当一边为直角边,另一边为斜边时,则第三边为直角边,长为 7

错误原因 审题不清,定式思维认定第三边为斜边,且还受数据3和4的影响

备注 碰到几何问题时多考虑是否需要分类讨论,思路要开阔

2. 拓展延伸,因材施教

教师可在课后继续提供“拓展性微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会因为教学活动的结束而停止。教师可在微练习后添加拓展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由于讲解时间难以安排,可以借助“微课”给这些学生开小灶。录制拓展题的微视频,让学生课后自行校对答案,有问题单独与教师交流,就能在第一轮复习实现分层教学。

案例7(案例5“待定系数法”检测卷续)

(3)拓展延伸:

①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6,8),与y轴的交点到原点距离为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②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6,8),且与直线y=x+1平行,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五、 成效与反思

(一) 成效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经过实践研究,笔者整理了中考第一轮复习中的36课时的“微课”复习资料,并巧妙介入“微课”,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爱学、善学,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全面提升。

1. 提高了课堂复习质量

教师借助“微课”复习,与课堂教学达到互补的效果。减少了教师课堂上匆忙的模式化复习,提供给学生一个自主、高效的学习氛围。为了验证复习效果,笔者以执教班级进行比较,把903班作为非实验班,904班作为实验班,进行对照班级的对比。以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成绩为原始成绩,复习阶段每一板块的形成性测试为参照,测试结果对比如下: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相比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笔者发现在涉及解题技能和综合理解较多的章节效果更加明显。事实证明,“微课”明显提升了课堂有效利用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2.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把部分知识的讲解从课堂转移到课后,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学优生可以琢磨综合题的思路和难题的解题方法;中等生可以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点的掌握;学困生可以利用“微课”的特征,反复观看题目的讲解过程,一步步地模仿学习。这种各取所需的学习方式,保障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更有信心,学习劲头也更足了。

(二) 反思

为了使“微课”辅助教学更加合理、高效,教师应利用好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回顾最近一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改进的方式,并且安排好下一周复习的内容。笔者认为,“微课”的介入短期内会增加师生额外精力,但一切贵在坚持,持续两周“微课”后,教师会发现并没有增加很多额外精力,学生们更是感到复习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一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3]黎加厚.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4]谢金芮.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有效性解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

作者简介:

方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中考复习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中考复习策略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教学浅见
抓住重点和热点,搞好中考思品复习
语文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研究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