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互联网建设开放生态的电子档案袋

2019-12-04 04:06高鹏
考试周刊 2019年82期
关键词:互联网

摘 要: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电子档案袋具有显著的“开放生态”特征:在开放生态下,自主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作为电子档案袋的深度学习功能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有成为第一功能之势;在开放生态下,互联网强大的交互能力将电子档案袋的多元主体参与、自主反馈等评价功能无限放大,以评促学的发展性评价得以真正实现;在开放生态下,互联网带给电子档案袋的最大改变是强化了“人的维度”,切实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关注和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尽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 互联网+;电子档案袋;开放生态;学习功能;评价功能

电子档案袋自“出道”以来,一直备受大批学者、专家和相当数量的一线学校管理者及教师的青睐。“互联网+”的本质是碎片与重构!在过去简单计算机技术支撑下的电子档案袋,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其兩大主要功能之一的学习功能被大大弱化甚至被大批研究者和实践者废弃,简化为唯一的评价功能。而当“互联网+档案袋”之后,其所形成的发达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电子档案袋是以“开放生态”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不仅重组和强化了其学习功能,使人的深度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越来越成为鲜活的现实;而且还重构了学习和评价这两大主要功能的存在生态,使电子档案袋的“生命形象”更加丰满,“生命意义”更加重大。

开放生态下,自主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作为电子档案袋的深度学习功能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有成为第一功能之势。生态,是“互联网+”极其重要的特征;而生态本身就是开放的。在“互联网+”下,电子档案袋使学生的学习——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还是学习时空,都深深地打上了开放的痕迹。正是这种全程式的“开放”,使人的深度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越来越成为鲜活的现实。

一、 开放学习内容

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单单是教师面对面的教,日益发达的互联网也逐渐成为向学生输送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互联网知识丰富浩瀚、更新快,对平面教材知识是极大的补充。例如,在开展主题探究活动《重点工程建设》(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10课的相关内容)时,我和学生一起设计并建立了同此探究活动主题一致的电子档案袋。我们设计了探究学习体系,以此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网络线上学习。学生们通过网络查阅、收集、加工和处理相关资料,然后分门别类,系统、有序地归拢到电子档案袋之中。这种主题明确的电子档案袋的建立,使得学生很便捷地从网上找到一些课堂上与教材里学不到的知识,大大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而且网络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及其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们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 学习方式的开放

首先,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档案袋可以帮助我们轻松突破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师生面对面教与学的单一状况,有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地进行相关学习信息的筛选和甄别,开展独立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个体封闭性学习的局面被打破了,电子档案袋使得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生+家长”等不同组合的人群在不同时空都可以参与交流、讨论的交互性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实现。不仅如此,通过学校、老师以及有些家长的联络,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线上网络或线下联系与某学习问题的相关专业研究者进行链接和交流。例如,在开展《本地动植物多样性研究》(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之一)这一主题探究活动时,我和学生一起同样建立了与此探究活动同主题的电子档案袋。 利用其中设置的BBS论坛版块、QQ空间和公共电子信箱,既促成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提问进行个别辅导,又促成生与生之间能够进行较为充分、有效的线上交流和讨论;与此同时,我还联系、聘请了本地的两位动植物专家做顾问,请他们全程指导学生们的调查、收集和研究工作。最终,可以说通过反反复复的交流、讨论和自我反思,整个学生群体包括我教师个人在内,在共享了其他所有参与学习者的个体思维与研究智慧的同时,每位学生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也都得到了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补充和完善。由此可见,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档案袋既有利于实现学习参与人员的全开放,也有利于实现信息交流、合作方式与过程的全开放,这些无疑为拓宽加深学习信息、优化学习方式和强化合作学习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学习时空的开放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随机产生,那就是即时随地可学习的“移动学习”:借助于联网的电脑或手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甚至“师与生+家长”之间、“师与生+专家”之间等可以完全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们几乎能够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与老师交流,与同伴沟通,向专家请教;学生们甚至可以打破既定的教材顺序和教学流程,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或具备的条件情况,不分先后、有选择地去确定学习内容和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刚结束时,我就早早设计好了《七年级下册(苏人版思想品德)主题探究活动实施计划表》,放在以《七年级下册主题探究活动(苏人版思想品德)》为主题的总电子档案袋的首页。学生依据下表二的“主题探究活动实施计划表”,就可以提前预知七年级下册的主题探究活动任务及其具体内容和大致时间安排。有的学生利用假期的闲暇时间,就自主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作为“寒假作业”而展开了研究活动。如此一来,不仅充分体现和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对未来学期既定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也起到了提前预习、自学的效果。

开放生态下,互联网强大的交互能力将电子档案袋的多元主体参与、自主反馈等评价功能无限放大,以评促学的发展性评价得以真正实现。

四、 多元主体评价不可逆

互联网+评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网评”。在“网评”的世界里,互联网强大的交互能力将教育领域里的每个人既变成了评价的主体也变成了评价的对象,而家长、专家以及其他的社会人也更加容易借助网络介入对教育的评价;作为建立在民主、平等关系基础上的“交互主体”,师与生、生与生以及“师与生+家长”“师与生+专家”等都可以彼此自由地实施双向的、互动的评价。所以评价的多元主体参与势在必行,不容阻挡。在电子档案袋应用中,我尤其注重组织学生大规模地开展同学互评(具体见下表1《同学评价表》):学生通过局域网浏览其他同学作品,反思自己的困难与不足等,以此达到取长补短、学习借鉴的目的。

五、 自主反馈不可缺

“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上述评价的方式,更大的改变还有评价的内容或标准。例如在传统教学体制下,学生表现的优劣基本上是由一张试卷的分数来说了算;而在“互联网+”时代,对学习信息的搜集与整合、整个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与他人的合作情况、积累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互联网与他人共享的程度等等,都将成为学生评价同学和被他人评价的重要指标。评价内容的“大变脸”,使得學生评价的自主反馈环节更显得不可或缺。重视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反馈尤其是自我反思,既是当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电子档案袋学习功能的一个重要特点与要求。因为评价学生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区分”其学业的好坏、优劣,而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其“成长”和“发展”。所以在应用电子档案袋促进学生学业、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有所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鼓励、支持和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与要求客观评价自己的作品、冷静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不容忽视也不容有失。比如我和学生共同设计的如下表2的《自我评价反馈表》。借助此表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改进的目标和途径,并由此形成追求进步的愿望、信心和实实在在的行动。

开放生态下,互联网带给电子档案袋的最大改变是强化了“人的维度”,切实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关注和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尽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的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

六、 学生的自我需要得到尊重和实现

在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发表观点的权利,这不可避免地造成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每个人对问题的解释呈现出主观多样性。由于网络易于实现资源的互惠共享,所以学生可以自主地将个人问题公开化而转化为公共问题,并借助集体智慧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中轻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互助学友,彼此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流意见,发表看法,共同探讨;等等。这些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合作学习都能够充分满足和实现学生的自我需要。

七、 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认同和尊重

互联网的高度开放造就了电子档案袋的大包容性;这种大包容性无疑是以认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满足、实现学生的个体需要求为基础的。比如学生在选择、确定和评价电子档案袋所展示的成果作品时拥有高度的主动权——学生可以自主选出满意的作品,自主评价所选的作品。自我评价的结果可能因人而异,但这有利于学生开展自我激励,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够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竹立.“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J].今日教育,2015(5):1.

[2]许玲,李新平.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大学英语在线学习管理系统[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

作者简介:

高鹏(1972-10),男,汉族,江苏宿迁,教育硕士,学校教科室主任,江苏省宿迁中学,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是思想品德教学。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