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思考

2019-12-06 08:00周静慧
关键词:思维品质核心素养

周静慧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本文着重思考思维品质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005-1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比传授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而思维品质则必须有目的、有策略地逐步培养。如何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让其在这个不可复制的阶段得到良性发展,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

思维品质是指个性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思维品质可分为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以及逻辑性和系统性等方面。人的思维能力是可以训练、培养和开发的,人的思维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学校教育,无论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还是“学会合作”,只有“学会思维”,才是最重要的。高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自身的思维品质

1.培养教师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求教师首先在课程设计上有所体现。所以只有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思维水平,使教师本身在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意识,他才有可能去钻研比知识和技能更深层的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在备课时就用心思考如何落实思维品质的培养。

2.强化教师的活动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一言堂”的telling模式,要在理论上学习相关的任务活动的文献,在实践中不断地揣摩体会,逐步学会设置并灵活运用丰富多彩的任务活动,把课堂转换为teaching模式,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场。

二、在课堂任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服务于教学,契合知识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思考教学目标是什么,然后根据其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个或一系列任务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它(们),从而达到运用英语和感受成功的课程要求。任务活动是服务于教学的,千万不能为了任务而任务。

2.指向语用,调动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任务活动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真实的兴趣和困难,并且是真实语用或指向真实语用的。联系现实可以使学生对任务产生真实感,拉近他们与英语文本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应以小组学习和全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个体学生的思维宽阔性,提供平台让学生意识到甚至可以欣赏折服于不同的观点,促进学生开放和包容态度的逐步形成。完成这些任务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完成这些活动有助于启蒙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课堂常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课堂提问。

教师的提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由于思维活动的难度加大,所以三类问题的数量上呈现均衡递减的趋势。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教材上确实是展示型问题居多,参阅型问题较少,而评估型问题更少。因此,教师一是要好好利用已有的评估型问题,二是对于缺乏的评估型问题但又需要升华主题时,教师可以在展示型问题和参阅型问题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出评估型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

比如:English and its history一文,写了英语发展的三个阶段:即Old English, Middle English and Modern English.在Modern English一部分中提到了It is certain that the process of English keeping on changing will continue.那么顺着这个趋势,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英语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这个评估型问题促使学生从过去和现在英语语言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来预判未来的趋势,这必定使得学生要在充分理解文本、深化了内涵之后,才能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种训练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提问思路,学会提问,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2.小组讨论。

教师常扮演权威角色,学生会养成被动接受“正确”答案的习惯,丧失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给予。

3.课堂陈述。

分为个人陈述与小组陈述。小组陈述,有利于学生互相发现问题和指出问题,还需要取长补短统一意见,需要理解包容他人的观点,很好地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阐释信息的能力,清楚准确地提出关键性问题的能力,以及得出结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組讨论,可以培养他们对不同思想和观点抱有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以及有效地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4.课题活动。

课题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属于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5.课堂评论。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两种事物进行对比和深入剖析。可以开展自评与他评,还可以对学生的作文、海报、英语剧表演、演讲等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互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的实质,再进行评判。这个任务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课堂活动还远远不止这些。教师应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更科学地设置任务活动,以更高效地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他们的思维品质的发展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

[2]郭定洁.论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05).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江苏 镇江212000)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核心素养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