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青阳腔高调曲牌研究(上)

2019-12-09 12:53程烈清
影剧新作 2019年1期
关键词:变体曲牌高调

程烈清

赣剧是一个演唱高腔、昆腔、弹腔等诸多声腔的地方大剧种。早在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将流行于赣东北地区的弋阳腔饶河班和广信班合并于南昌,并更名为赣剧。由于其演唱的高腔被认为是明代的弋阳腔,追溯其声腔源头,人们自然会联想起赣剧源远流长的历史。弋阳腔产生于江西省弋阳县,声腔特点是“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错用乡语,改调歌之”。中国戏曲的各种剧种声腔,凡是合乎以上声腔演唱特色的,都可归于弋阳腔系统。流传到各地的弋阳腔音乐,风格各有特色,这是由于弋阳腔和当地土语、地方音乐融合而形成的,但弋阳腔的原始曲体结构样式是不会改变的。

北宋末,浙江永嘉地域萌生的南戏、元末明初所称的“四大声腔”都曾先后在池州府(青阳县旧属)流行过。而其中的弋阳腔,很快与青阳当地的民歌、九华山佛教音乐、宗教戏剧“目连戏”等民间民俗艺术融合并产生出合乎当地人们爱好的、有地方特色的新腔,又称青阳腔,俗称“池州调”。青阳腔产生之后,于明代中叶,广为流传,盛极南北。安徽与江西,地界毗连,水路畅通,商业往来频繁。弋阳腔传到安徽而流变的青阳腔又传回到江西的都昌、湖口等地,并与当地的土语乡音交替结合,又形成有江西地方特色的青阳腔,盛行于都昌、湖口、彭泽等地,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专业演唱青阳腔的班社已无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曲方针指导下,1956年在都昌、湖口等地农村中才发现这一剧种,艺人称为“高腔”。经多方专家论证,确认这种高腔就是安徽流传到江西的青阳腔。为此,江西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湖口、都昌等地抽调一部份青阳腔老艺人集中到江西省赣剧院开展抢救、挖掘、整理等工作。1959年,青阳腔正式归于赣剧并成为赣剧多声腔之一,定名为“赣剧青阳腔”。经江西省赣剧院作曲家乘舟、张愚、谢南师和当时江西省戏曲学校的龙书鄘老师以及从吉林来江西省赣剧院学习的雁州一道整理出青阳腔剧目有94个,其中,大戏65个,小戏29个,各种唱段、曲牌600多首。2018年,江西省赣剧院准备录制传统青阳腔唱腔,由我负责前期资料整理工作。我根据赣剧青阳腔《曲牌音乐汇编》(油印版,原江西省赣剧院1962年5月)、《中国湖口青阳腔曲牌音乐集》(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年)和江西省艺术研究所油印本《青阳腔曲牌选集》,收集了江西青阳腔高调曲牌279首、横调曲牌26首、直调曲牌22首、吹打曲牌34首、杂曲小调21首;收录身段锣鼓46首、帮腔锣鼓13首、闹台锣鼓3个,总计444首。

青阳腔是弋阳腔的声腔流变,在明代被誉为“徽州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曲。清代咸丰之后,青阳腔在安徽青阳本土逐渐绝响。庆幸的是明代流传到江西湖口等地的青阳腔,生根开花,至今有四百余年的历史。青阳腔保留、继承了弋阳腔的“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错用乡语,改调歌之”“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之特点。青阳腔从弋阳腔的“滚白”发展成“滚调”,这是对弋阳腔腔系唱腔曲牌一个重要的发展。也因此引起联曲体的变化和传奇戏曲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与发展,仍保留了弋阳腔的古朴传奇、声韵婉转、曲调高昂激越的原始风貌。

青阳腔传统唱腔曲牌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高调曲牌、横调曲牌和直调曲牌。其中高调曲牌是青阳腔的主体部分,其音乐曲体结构和弋阳腔完全相同,继承了弋阳腔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对青阳腔高调的曲牌分类、曲体结构及其唱腔特色进行分析、研究。

一、青阳腔高调曲牌的分类

青阳腔高调曲牌有300余支,在许多音乐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众多曲牌分类归纳。根据其调式色彩相近、典型乐句相同、帮腔句共性等原则,将青阳腔现有高调曲牌分为八类,取其代表性曲牌为排头名。

(一)【驻云飞】类

【驻云飞】【苦飞子】【驻马听】【宜春令】【黄莺儿】【风入松】【好姐姐】【降黄龙】【好事近】【叠子锦】【快如风】【雁鱼锦】【石榴花】【三段子】、【七贤过关】【金井水花红】【味淡歌】【一风罗】【催白耳】【半天飞】【渔家傲】【忆秦娥】【鹧鸪天】【菊花新】【香评】【尾声】等。

高调曲牌中,驻云飞类曲牌数量最多,有一百多支各种不同的唱段。这类曲牌都是中、小型结构,一般都是单一板式或两种不同板式的组合。这类曲牌主要的帮腔句只有“短韵”和“中韵”两种形式,“长韵”较少,没有“重韵”和“合头”。

(二)【红衲袄】类

【红衲袄】【香罗带】【桂枝香】【山坡羊】【解三酲】【太师引】【金索挂梧桐】【绣带儿】【芙蓉花】【楚江秋】【伊令】【品令】【到泼帽】等。

现有记谱的【红衲袄】类曲牌有26支,虽然数量较少,但音乐特点显明。这类曲牌板式较为丰富,有单一板式、两种板式组合、多种板式组合形式。以中型唱段为主。各种行当均能演唱。男、女分腔。帮腔有“短韵帮腔”“中韵帮腔”“长韵帮腔”“重韵帮腔”等各种形式。

(三)【江头金桂】类

【江头金桂】【小桃红】【下山虎】【醉归迟】【入破第一】【入破第二滚】【滚第三】【歇拍】【中滚第五】【铧锹儿】【挂真儿】【调笑令】【山桃红】【刮秋儿】【毛赌鱼】【紫花儿序】【一枝花】【宵金帐】【佛赚】【罗帐里坐】【水红花】【望哥儿】【浪淘沙】【朝天子】等。

这类曲牌有30支,音乐特色鲜明,旋律抒情、优美。多用在深沉、悲情、痛苦的情感之中。各种帮腔形式均有。滚唱句富有特点。另外,此类曲牌在人物独唱中还有长乐句的“甩腔句”,这是其它类曲牌中没有的。这类曲牌中,还有入破、破一、破二、破三、破四,这是青阳腔的套曲形式,由于风格相近,我们也把这些归入此类。

(四)【绵搭絮】类

【绵搭絮】【莺集御林春】【小参锤】【斗鹌鹑】【双鹦歌】【蜜蜂洞】等。

这类曲牌只找到9支,其中还包括同名曲牌,不同牌名的曲牌只有5支。但其音乐风格与其它类有着明显的不同,每支曲牌均有其鲜明的特点,旋律优美、动听,具有丰富的情感。各种板式组合形式均有。它们的规格适合用于大段唱腔。各种帮腔形式均有,尤其是短韵帮腔和人物长韵行腔更有特点。

(五)【孝顺歌】类

【孝顺歌】【汉腔】【混江龙】【鹊踏枝】【醉太平】【寄生草】【天净沙】【粉蝶儿】【北得胜令】【贺新郎】【牧羊关】【梁州第七】【乌夜啼】【点绛唇】【寸寸好】【贺圣朝】【斗黑麻】【鱼蛇兔】【北寄生草】【吴小四】等。

这类曲牌有31支,多用于净、杂和老旦行当。始句经常散起,一句唱词半念半唱,调性大多从下属开始。旋律粗犷、节奏简单、风格个性鲜明,如【点绛唇】在其它剧种中多为引子,而用高调曲牌形式演唱则很少见。帮腔形式简单,多为短韵帮腔。在曲体结构上,单一板式较多,也有两种板式的组合,多为正板与二流。在唱段规格上,多见中、小型唱段,无大段唱腔。唱词正体格式9句,变体和其它类曲牌相同,一般在唱腔中加滚唱。

(六)【香柳娘】类

【香柳娘】(一)、【香柳娘】(二)、【香柳娘】(三)、【皂罗袍】(一)、 【皂罗袍】(二)、【下水柳】【红芍药】【忆多娇】等。

这类曲牌数量较少,有11支曲牌。把它们归成一类是因为唱腔风格与其它类相比截然不同。以香柳娘为排头名,是因为它比其它曲牌用得更为广泛。这类曲牌的旋律为交替调式,唱腔常从属调开始,帮腔句又回到主调。曲牌一般都以小段唱腔为主,也有大段唱腔,如【下水柳】。此类唱腔多用于生、旦、丑行。单一板式较多,有时也有两种不同的板式组合。多种板式的组合只有一支曲牌,即【下水柳】。帮腔只有短韵和中韵两种形式。【香柳娘】正格词牌格式为三句体:五、四、七。变体形式很少。

(七)【九调类】

此类主要曲牌28支,音乐风格与之相近的曲牌10支。所谓九调,就是有九支曲牌联在一起演唱,又称为套曲。

1.在青阳腔曲牌中,属于九调套曲的联曲体有30余支,本文收录的两套九调套曲中,大部份曲牌名相同,只有少量一、二支不同。

九调之一:【步步娇】【折桂令】【江儿水】【雁儿落】【侥侥令】【收江南】【园林好】【沽美酒】【清江引】等。

九调之二:【新水令】【步步娇】【折桂令】【江儿水】【雁儿落】【侥侥令】【收江南】【园林好】【北驻马听】。

这九支曲牌曲体样式非常相近,其帮腔句旋律和节奏,大致相同。无论上韵帮腔还是下韵帮腔的音调都基本一样。滚唱句的旋律基本相同,节奏型也基本一样。

2.本文还收录了和九调音乐相近格式的10首曲牌【得胜令】【小山坡羊】【三仙桥】【搅筝琶】【胡十八】【庆东原】【乔牌儿】【霜天晓角】。

第一套九调,选自《蝴蝶梦》“拾金”一折,开始首曲没唱【新水令】,而从【步步娇】开始直到【清江引】结束。

第二套九调,【新水令】开始,没有【清江引】,收在【北驻马听】。

(八)【不是路】类

这类曲牌数量很多,43支曲牌。一般用于人物上场,形式大多是连念带唱的小型散唱小段唱腔。曲牌形式杂,又称“杂曲体”。 【不是路】(2支)、【引子】(4支)、【尾声】(3支)、【入赚】【赚子】(4支)、【小汉腔】【集贤宾】【意难忘】【顺水流】【缕缕金】【字字双】【跳板】(2支)【胡捣练】【双劝酒】【光光乍】等。下面介绍几支常用曲牌:

1.【不是路】:全曲散唱。正体只有四句,唱词格式:四、七、五、七,变体可以自由伸长,字数也可多可少。多用在两支曲牌之间的联接处。

2.【引子】:一般为两句,前句念,后三字或五字唱。

3.【尾声】,基本为三句体。字数规格:七、五、七。第一句为等板节奏,之后二锤锣。第二句为散板帮腔句,第三句为正板短韵帮腔。

4.【入赚】和【赚子】:这两者的曲体结构都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入赚】曲体为四句,但乐句很短,它一般是做为转入到赚子的桥句。

5.【字字双】:属于念牌子。一般为四句,但也有六句到八句的。

6.【跳板】:也是念牌子。这种是带有节奏的念。相当于弹腔戏中的【扑灯蛾】形式。

二、青阳腔高调曲牌的正体与变体

青阳腔也和弋阳腔一样,因其唱腔“向无曲谱,只沿土俗”,在它的同名曲牌,在演唱中常常有着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因此,同一支名称的曲牌,有着正体与多种不同的变体唱法。其正体与变体,主要的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词牌的格式上;二是音乐的结构和唱腔的旋律上。

(一)词牌格式。如【驻云飞】类:正体词牌句式结构为:四、七、五、五、五、三、四、五、七。例如:《宝剑记》中张玉珍(旦)唱的【驻云飞】,其词格即为正体:

(一句)家正贤良(四字)

(二句)无故前来道短长(七字)

(三句)不顾羞模样(五字)

(四句)现出歹形状(五字)

(五句)依势乱纲常(五字)

(六句)不思量(三字)

(七句)礼义难容(四字)

(八句)律法难轻放(五字)

(九句)谁知你这兽心肠(七字)

其变体的词格,则字数可长可短,相对比较自由。有的加滚,有的删减。例如:【驻云飞】变体唱词加【二流加滚】唱:

(一句)不必猜疑(四字)

(二句)前世姻缘休要提(七字)

(三句)千里来相会(五字)

(四句)撞遇难得退(五字)

(五句)槐荫可为媒(五字)

(六句)成双对(三字)

【二流加滚】

岂不闻(三字)

御沟红叶题诗句(七字)

何用传书月老人(七字)

此事只要你我二情愿(九字)

要什么媒人(五字)

先生(两字)

槐荫树儿可为媒(七字)

我想(两字)

世间只有男求女(七字)

我今倒女求男(六字)

我今求你该依从(七字)

才是道理(四字)

为何推三阻四(六字)

董先生(三字)

世间的呆子就是你(八字)

(七句)成就姻缘(四字)

(八句)决不相抛弃(五字)

(九句)待效鸳鸯并趣飞。(七字)

从以上对比词格可以看到,变格在六句之后,加了大段的滚唱。正格与变格,在音乐上变化较大,除了以上加二流唱腔段之外,甚至还有板式上的变化。有的正板起腔,有的散板起腔。由于行当的不同,同一曲牌,在旋律行腔时也都有不同。但帮腔句正体与变体基本相同。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变体曲牌高调
曲牌的传播与传承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画与理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上期主题高调获奖作品
注入间接线索的设计模式变体分类检测
昆曲曲牌与昆笛演奏
基于字词联合的变体词规范化研究①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