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019-12-09 01:55梁坚志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高中教育体育教学

梁坚志

【摘 要】本文阐明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系,分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性,论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做法,为高中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B-0161-02

终身体育意识就是人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的按照自身需求持续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人们的生活适应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对保障社会大众身体健康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但是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长期推进。因此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全面加强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视,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措施,争取能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融入体育教学中,发挥高中体育教学的效能,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教学引导。

一、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系

在全面推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情况下,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能促进人们逐渐发展成为终身健身者,有助于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发挥体育运动的价值,使人们的身体健康保持在积极和良好的状态。从学校体育教学角度进行分析,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强健学生的体质,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引导。科学稳定地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下,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能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的目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由此进行分析,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存在紧密的联系,发挥终身体育意识作用能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做出积极正确的引导;将终身体育意识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也能增强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其对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实现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社会体育教育的有机衔接,进而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我国终身体育运动的普及提供相应的教育保障,对国家深入推进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工作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性

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学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消极影响和传统体育经济观念的制约,高中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思想偏差的情况,即过于重视体育运动技术的传授,忽视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对体育运动过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普遍没有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偏低,不利于学生实现终身体育发展的目标。而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高中体育教师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作为重点,既能彰显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又能有效解决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有效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同时,以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作为核心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教师更加关注教学的趣味性和科学性,能帮助学生树立参与体育运动的信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未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并将其作为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索,确保能对学生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引导,全方位改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辅助。

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措施

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形成初步认识后,为了全面发挥高中体育教学的价值,要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与创新,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维护学生健康成长。

(一)激发兴趣,强化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兴趣对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良好兴趣的培养能促进学生相应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始终坚持体育锻炼。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通过趣味教学、合作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能在体育运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创造理想的条件。

如在对“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教师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培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我国运动健儿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勇于拼搏的情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视频展示,组织学生对相关运动技术动作进行模仿,如田径运动技能模仿、球类运动技能模仿,在趣味模仿训练中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使学生产生学习相关技术动作的兴趣,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趣味教学活动的作用下,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也进一步增强,对学生个性成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学生終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提供相应的支持。

(二)优化引导,培养学生自我锻炼习惯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体育运动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才能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服务。在教学指导活动中,教师要对教学引导工作进行优化和创新,整合多种差异化的教学引导方式,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加以培养,有效发挥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如在体操类运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自我锻炼的目标,首先要认识到思想引导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教学指导使学生明确体操锻炼在健美体型和强健体魄方面的重要性,明确体操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加深学生对体操运动的理解,使学生逐渐养成终身参与体操运动的良好习惯;其次教师要重视信息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并按照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评价,确保学生在有效引导的基础上养成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在信息反馈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自主创编消除疲劳操”教学活动进行探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创编相应的体操内容,为高中阶段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

(三)营造氛围,全方位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形成

高中学校体育教学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学校应该加强对终身体育教学的重视,并以此为基础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使学生加深对终身体育意识的理解,突出教学组织效果。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学校可以加强与家庭教育、社会体育教育的联合,鼓励家庭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从社会角度对学生体育锻炼运动场所进行开发,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培养体系,在发挥高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有效推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如在开展乒乓球教学时,可以尽量联合社会体育运动场馆,为学生开放假日乒乓球训练的场地,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乒乓球运动,有效增强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为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提供相应的支持,进而加快我国终身体育运动发展和普及的进程。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識,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体育运动的价值,产生深入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思想,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因此,要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作为教学重点,并以此为核心优化体育教学,为高中阶段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提供积极有效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洪阿池.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9(9)

[2]周建忠.略议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8)

[3]孙小玲.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

[4]黄想成.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J].学周刊,2019(9)

[5]纪 俊.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才智,2019(1)

[6]许友明.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7]李慧娟.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8]王 敏.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J].田径,2018(12)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意识高中教育体育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