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剧场在反校园欺凌中的运用探究

2019-12-09 02:06梁飞铃
智富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社会工作

梁飞铃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的社会关注度愈加增强,相关的新闻事件频频出现,学校、家庭以及社区被希望在反校园欺凌能够有实际具体的措施,而《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也明确了对校园欺凌的界定,但方案更多集中于对校园欺凌的事后处理上,对于校园欺凌的预防,则更多倾向采取宣传的手段,实际成效难以令人满意,本文引入社区剧场理论,尝试梳理剧场形式在实践运用中的有效性,并将社区剧场的形式介入到反校园欺凌行动中,从青少年,社会工作以及社区剧场本身的形式来探讨社区剧场对于反校园欺凌的可行性,并尝试进行社区剧场应用于反欺凌的实务探究。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剧场;校园欺凌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校园欺凌这个词频频出现于各大网站见诸于各大报纸,就2018年来,“女生因太邋遢遭到毒打”“永泰中学男生被打以致脾脏出血切除”等关于校园欺凌的报道不忍卒读,这些校园欺凌事件不仅对学生造成伤害,也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明确界定校园欺凌的概念,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从国家出台政策可看出国家对校园欺凌的治理非常重视,但仔细看来,《治理方案》更多偏向于对校园欺凌已经发生后的控制和治理,譬如在学校方面要切实加强教育,组织开展家长培训,定期开展排查等等,姑且不论立法是否能实际减少校园欺凌,单是方案中的这些措施是否能落实以及效果如何目前尚未有定论。

二、关于社区剧场

1.社区剧场是波瓦于1970年在巴西创立的,社区剧场强调对话与批判,首次提出观演者的概念,也实际上改变了观众在剧场中的地位,观众在剧场中不再是被动、僵硬地接受剧情的灌输,而是可以以一个“观演者”的身份主动介入到演出中。成为一个观演者大约需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阶段是了解身体(knowing the body),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练习,让参与者认识自己的身体,包括其局限性和可能性;第二阶段是让身体具有表达性(making the body expressive),即通过一系列的剧场游戏,提高参与者用身体表达自己的能力;第三阶段:剧场作为语言(the theatre as language),参与者习惯了能够将剧场作为语言去对话去表达自己[1]。

2.本文主要探讨论坛剧场在校园欺凌中的运用。观众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将自己代入其中,产生移情,与角色人物产生了情感联结,以致在演员遇到两难困境并向自己寻求帮助之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甚至上台介入表演“拯救”角色人物。因此在开始论坛剧场前,首先,由参与者一起讨论表演的主题,可以是一些现象或者问题,讨论现实中某种“错误”或不恰当的解决方法,之后编排剧情,将其表演出来。

三、社区剧场运用于校园欺凌何以可能

1.对于中学生: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到了11-15岁,青少年认知思维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抽象思维发展到了高峰[2]。此时正是中学生形式思维发展迅速的时期,思维更具有创新性,更愿意跳出旧有的框架,接受新挑战,更勇于去表达自己,乐于尝试,兴趣与思维兼具,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对于剧情的编排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符合社会工作的理念:赋权增能是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Rees认为人们的传记和经验是赋权的基础,而剧场剧情就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经验的,赋权可以用作发展反压迫实践的起点[3],而将剧场的剧情交由他们一起讨论,实际上就是一个赋权的过程,让他们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来讨论并连成剧情,编排表演出来,而实际上剧情呈现出来时,更能体会到其中的成就感。社区剧场应用于校园欺凌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对话与戏剧活动能够反思自己,促进意识觉醒,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也具有重新解读这个世界,转化自己生命的力量。

3.在社区剧场的技巧上,对于社工来说,剧场虽有多种形式,但是入门并不算难,学习用于校园欺凌的预防上,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坊的培训,亲身参与以及观看一些剧团演出等等,更能深刻体会剧场的魅力以及技巧的运用和时机的把握,当然具体技巧的运用因人而异,社区剧场是比较灵活的,不会很僵硬地强调一个框架,可操作性是比较强的。

四、社区剧场运用于校园欺凌的方法探讨

第一阶段:了解自己的身体,通过一些游戏,让参与者能够全神贯注去感受自身,感受身体的部位的变化以及部位之间的关系。比如慢动作赛跑游戏,规定跑最后的才是胜者。整个游戏目的是为了让参与者能够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部位上,将其解离(undo)加以研究,以致能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

第二阶段:让身体具有表达性,发展出身体的表達能力,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倾向于或比较习惯于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表达身边的事情,而其实我们的身体语言也是很丰富的,只是我们较少使用,通过一系列的游戏,促进参与者使用自己的身体资源作一些自我表达,首先要明确,我们是来玩各种角色的,不是诠释原有的是怎么的,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经验来表达某个角色。

第三阶段:剧场作为语言,这一阶段是重点,是要上台去表演的了,在此阶段中,社工可以和参演同学们(他们最好是现实校园欺凌中的相关者)一起讨论校园欺凌的现象,问题,同时通过观看校园欺凌的相关影片,触发同学们的思考,鼓励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这个过程中,剧场中的人就会开始思考自己对于校园欺凌的应对方式,而通过一轮轮的表演,渐渐就能知道正确的应对方式是什么,这一轮结束之后社工还需要总结刚才观众上台的表现,引导大家正确看待校园欺凌,剧情的演出本身就能促进让霸凌者反思自身,最后社工可以邀请观众上来对台上表演的演员说一些话,比如邀请观众对霸凌者说些什么,对旁观者说些什么等等,这一轮结束之后,社工就需要对本次主题的准备,排练以及表演,观众的演出以及最后的对于演员的寄语做一个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

当前社区剧场形式在大陆并不普及,虽然有一些实践,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或者就某个主题有系统的流程,仍处于探索的阶段,而对于社区剧场应用于校园起来的预防上的成效多大也难下定论,不过现今有很多相关的社区剧场培训工作坊,也有剧团一直在做社区剧场的尝试,可能是女权相关主题的或其他主题的,这些都是有助于剧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被接受,对于社会工作实践也有很大的推动,增加社会工作实践中新的形式。

社工在整个剧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许是解说者的角色,同时也是引导者的角色,因此社工需要有丰富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以及剧场控场的能力,以便引导大家循序渐进地进入剧场情节,并通过解说使得剧场的表演能引起的反思效果更加深刻,这对于社工来说挑战也是蛮大的,另外,这种校园主题的剧场应该放在哪里表演比较合适呢,观众人数大概在什么区间能够更好,如若观看人数太多,会不会导致有些后面的观众难以进入剧情,人数过少会不会在特定的环节难以进行下去,另外对于表演者的筛选,是否需要有校园欺凌的经历为标准,这都是需要仔细探讨并去实践过才能够有所回应的问题。

本文对于社区剧场运用于校园欺凌预防上的探讨仍处于构想层次,缺乏实务经验的支撑,难以确定实际运用中有多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赖淑雅著.被压迫者剧场[M].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P172-199

[2] (美)查尔斯·H. 扎斯特罗(Charles H. Zastrow),(美)卡伦·K. 柯斯特-阿什曼(Karen K. Kirst-Ashman)著;师海玲,孙岳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P142.

[3] (英)RobertAdams著.赋权、参与和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P97-99.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社会工作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