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前清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9-12-13 08:20孙晓霞袁丽莉孙艳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23期
关键词:抗菌细菌研究组

孙晓霞,袁丽莉,郑 悦,孙艳兰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检验科,河北唐山 0632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一种普遍且多发性内科常见疾病,它是导致死亡的关键因素之一,全世界死亡原因位居第四[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病程持久,占据呼吸科室入院人数的1/3以上,每年都需要消耗许多的医疗资源,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此外,COPD也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炎性疾病,主要由于气流不畅,导致难以呼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2]。本文通过对COPD患者的PCT、PA以及CRP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检测,旨在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治依据,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肺疾病患者180例为该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COPD患者为研究组,一共120例,其纳入标准[3]:(1)所以患者皆满足2007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诊治标准。(2)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4]:(1)具有心、脑、肝及肾等严重疾病者。(2)营养严重不良者。(3)具有其他外来的病菌感染者。(4)入选前急性加重期长达6 d以上者。(5)具有抗菌药物治疗史者。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研究组A(n=60)和研究组B(n=60)。对照组为非COPD患者,对照组患者60例,纳入标准:(1)患者为非COPD的患者。(2)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4]:(1)具有心、脑、肝及肾等严重疾病者。(2)营养严重不良者。(3)具有其他外来的病菌感染者。(4)具有抗菌药物治疗史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57~75岁,平均年龄(60.5±4.8)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2±1.3)年;研究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5~70岁之间,平均年龄(61.7±4.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8±1.7)年。所以入选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并且本研究入组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同意书,同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 将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清晨空腹3~5 mL的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快速分离出血清,如标本溶血应立即通知病房重新抽取。PA使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5],PCT应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检测仪进行检测,CRP采用全血,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

1.2.2治疗方法 研究组A:给予研究组A患者抗菌药物治疗,2 g/次,3次/d,并且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进行引导。研究组B:依据PCT检测结果,从而决定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在入院之后的第1、5、7 d分别对患者的PCT实施检测,若PCT血清水平>0.25 ng/mL,则运用抗菌药物;若PCT水平<0.25 ng/mL,则终止抗菌药物的使用[6]。

1.2.3观察指标 (1)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的检测结果。(2)运用肺功能检测仪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各项相关治疗实施检测,器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呼气容积同肺活量(FVC)之间的比值(FEV1/FVC)等[7]。(3)邀请相关研究学者对两组治疗后患者的PCT、PA及CRP等水平进行评估,并观察分析。(4)观察并对比研究组A和研究组B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主要包括发热、感染以及气喘等。

2 结 果

2.1治疗前对比两组PCT、PA及CRP的检测结果 研究组PCT、PA及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对比两组PCT、PA及CRP的检测结果

2.2对比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 治疗前,研究组A与研究组B的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的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

2.3对比治疗后两组PCT、PA及CRP水平变化 经治疗后研究组B的PCT、PA及CRP明显低于研究组A(P<0.05),见表3。

表3 对比治疗后两组PCT、PA及CRP水平变化

2.4对比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B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组A(P<0.05),见表4。

表4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3 讨 论

COPD是由于气流受限而导致的一种渐进性发展慢性疾病,在此疾病的急性重症发作阶段,经常会诱发患者呼吸衰竭,甚至死亡[8]。而诱发COPD急性发病的关键因素是病菌感染所致。根据众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通常情况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具有大量的细菌负荷。在发作时,就会加重患者气促、咳嗽、喘息以及咯痰等临床症状,同时伴有炎症效应综合征。因其发热、大量的体液流失等诸多原因,常表现出痰液浓稠,难以排泄,加重患者感染程度,难以抑制感染传播,使得病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致死率[9]。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病死率约4%~5%,而高达12%~25%的危及患者需要住进重症监护室。患者刚入院的时候,通常采用经验性用药的方式,此方法存在抗感染效果不理想情况。所以,寻找一种敏捷、特异性较好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显得尤为重要,对协助评估患者病菌感染危象和指导用药起着决定性作用。降钙素原作为一种细菌感染的关键指标,当患者炎症出现后的1~2 h内,其PCT值急速上升,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好,而当非细菌感染时,PCT就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10]。

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前,研究组A与研究组B的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的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根据患者PCT、PA及CRP的水平,可以及早对病情做出判断,及时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并发症产生几率,有助于患者日后生活水平的提高。PCT是一种由于肝脏所形成的急性时相蛋白,通常细菌感染会致使PCT浓度快速上升,当患者被其感染时,6~10 h后便可在患者血中检测出,与正常值相比,其高出10~100倍[11]。因此,运用PCT对COPD患者进行检测,对临床上及早检查出重症细菌感染患者极为有利[12]。PA属于一种由肝细胞所合成的血浆转运蛋白,由于其电泳在清蛋白前转移,所以称之为前清蛋白(PA),又称为感染状态的负急性相反应蛋白,其在炎性因子的刺激之后由肝脏合成,与组织修复以及维生素A的运输密切相关,半衰期为1.9 d,因此,当患者受到感染时,可使PA快速降低,当受到细菌侵袭时最为显著,其水平和感染程度息息相关。故通过对患者血清PA水平实施检测,能够作为判断COPD病情发展的重要依据[13]。另外,C反应蛋白(CRP)属于一种肝细胞所合成释放血液的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在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白介素1的刺激下而形成,它可以对体内病原体、正常凋亡细胞以及坏死细胞等进行识别,并且通过聚集与吞噬细胞一起维护宿主抵抗病原体,从而将其清除。

在COPD患者全身炎症发生过程中,PCT作为一种维持水平较高的炎性反应指标,也属于一种敏感性较好的炎性指标[14]。通常情况下,PCT的分泌主要是由甲状腺C细胞完成,而非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的PCT水平小于0.1(ng/mL)。根据与之有关的研究结果提示,PCT作为新型辨别细菌感染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在病理状况之下,PCT值呈现上升趋势,大部分均是由于受到炎性细胞和细菌毒素的刺激所引起,所以对COPD患者的诊断非常有益。由于PCT对于慢性患者的非特异性炎症、病毒感染、癌性发热、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状况下无明显变化,当患者受到细菌感染的前提下才会明显升高,因此PCT不仅在临床具有较为理想的特异性诊断意义,而且对提升诊治重症感染患者格外重要,为指导患者抗生素运用情况及停药指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15]。

4 结 论

综上所述,在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降钙素原、前清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会随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而发生变化,对于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猜你喜欢
抗菌细菌研究组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细菌大作战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细菌大作战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细菌惹的祸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