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粤港关系

2019-12-18 03:15杨海霞
红广角 2019年5期
关键词:经济合作改革开放

【摘 要】对于粤港关系来说,改革开放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间节点。借助香港在内的各方面的经验和力量,推动经济改革特别是对外开放迅速启动,是改革开放起步阶段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广东因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成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与香港联系最为密切的地区。粤港政府间的互访交流、经济领域的探索合作、社会文化领域的来往沟通成为这一时期粤港关系的主基调。双方关系的密切发展,不仅推动了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進程,也对促进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粤港关系;政治交往;经济合作;社会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6644(2019)05-0023-12

粤港关系作为学术界港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话题,在香港回归前后开始进入研究热潮,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回归后,关于改革开放起步阶段①的研究则较少,且研究视角多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入手,极少从史学视角进行叙说。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一是侧重于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经济关系的研究②,包括经济合作历程、合作模式、合作内容、成果等。二是注重对粤港关系的展望③,往往对合作历史简单回顾后,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济一体化发展上进行展望。三是对粤港历史研究多综述、少论述,多部分、少整体④,先行研究主要是从各个层面梳理粤港历史研究综述,然而并没有过多对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整体历史进行深入论述,或者从某一个关系层面、某个区域关系角度进行研究论述⑤。四是缺乏粤港政治、社会、文化交流层面的研究,有个别研究者从政治学范畴对粤港政治关系进行研究解读。⑥政治、社会、文化交往作为粤港关系的重要环节,研究者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事实上,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粤港关系的变迁及其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和作用重大,值得探究。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政治关系起伏不定,粤港经济关系曾陷于困境,两地社会交往也陷入低潮。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粤港两地往来才逐渐恢复,两地官方开始互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港澳开始成为中国内地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来源,粤港关系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两地政府间积极互访,从以处理边境事务为主逐步向粤港两地经济上积极合作转变,在民间合作继续发展的同时加强了官方部门之间的合作,合作范围也由水、电、通讯等少数部门之间的合作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多领域交流合作延伸①。两地关系的发展为推动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拟对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粤港关系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以廓清这一时期粤港关系历史面貌和逻辑。

一、官方互访推动政治协商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有所前进,外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国家现代化规划重新启动后,扩大引进成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的重要思路。②

1977年7月,国家计委向中央提交《关于引进新技术和进口成套设备规划的请示报告》,提出“认真组织好出国考察工作”③。起初,主要是技术人员出国谈引进项目,之后发展为派更多干部出去看看,让领导干部们“开阔思想”,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到1978年,全国掀起出国考察热潮。党中央先后派出多个代表团赴欧洲、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考察。粤港政府间也由此打破不相往来的局面,开始积极互访。

(一)粤港官方互访交流日趋常态化

早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粤港官员已开始进行接触。1978年5月19日,香港政府政治顾问魏德巍到广州,与广东省外事部门商讨有关向香港供水及边境管理等问题。10月,香港助理政治顾问欧义恩到广州进行访问。此后,香港政要和各界人士相继到广州访问。④

改革开放前,粤港两地分属不同的社会阵营,由于国内政治环境的局限性,早期的官方接触所涉及内容有限。双方早期接触的形式主要是围绕供水和边境管理进行交流洽谈。

改革开放以后,内地与香港政府之间关系开始松动。1978年12月,中国对外贸易部部长李强访问香港。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部长级官员访问香港,是一次打破内地与香港政府之间互不来往的破冰之旅。次年3月,香港总督麦理浩应李强邀请赴北京进行访问,作为第一位正式到内地访问的港督,他的到访标志着中国内地与香港政府之间的关系开始改善和发展。麦理浩在访问内地时,往返途中经过广州,与广东省革委会主任习仲勋和副主任杨尚昆、刘田夫、梁威林、曾定石等会见。双方就两地友好往来进一步发展经济合作进行了会谈。麦理浩的访问开启了粤港两地高层领导人之间的接触交往,对于推动两地政府之间的互访合作起了积极作用。此后,粤港政府间交流日益频繁,双方多次就加强经济合作与边境管理合作、推动交通运输等问题进行协商。比如:1980年5月,香港财政司夏鼎基、魏德巍一行到访广州,与广东省长习仲勋、副省长曾定石等商讨加强经济合作、鼓励港商到内地投资及粤港其他问题。当月,香港贸易发展局代表团访问广州,与广东副省长梁威林等就经济、铁路、电力、通讯基础设施等方面合作进行商谈。10月,港督麦理浩再次到访广州,与广东代省长杨尚昆、副省长刘田夫等人就经济合作与边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会谈。1981年3月,香港政府布政司姬达夫妇、政治顾问魏德巍应邀访问广州,与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省长刘田夫等人就经济合作、边境管理、对港供水等具体问题进行会谈等。1982年5月,尤德接替麦理浩任香港总督,延续此前与广东政府合作的友好关系。他上任仅三个月即访问广东,参观广州、深圳的宾馆、企业、工厂,并与广东省及广州市、深圳市领导讨论加强粤港经济合作问题。这一时期,两任港督对粤港交往的积极态度,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政府之间的合作交流,并有效助推了双方经济领域的探索合作。

在香港官方积极到访广东,洽谈加强合作管理等事宜的同时,广东省领导也多次赴港访问,推动双方加强沟通合作。早期的广东省领导访问香港的目的多是拓宽视野、学习经验、增长知识、增进互信、建立良好关系。①如1979年12月,习仲勋访问澳大利亚后顺道访问考察了香港,与署理港督姬达会晤交流,表达相互合作、共同发展②的立场。这次访港对粤港关系影响巨大,增进了双方的交流和了解,为经济上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东省领导出访香港不仅停留在学习借鉴香港经验上,还开始推介内地以及广东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以寻求合作发展。如1981年10月,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副省长曾定石、副省长兼深圳市委第一书记梁湘等应新华社香港分社邀请访问香港,参观、了解经济建设情况。在广泛参观了香港广九铁路电气化工程、启德国际机场、地下铁路工程、海底隧道、电话公司、股票市场等各方面建设后,任仲夷一行还拜会了港督麦理浩,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离港前,任仲夷在对香港新闻界的谈话中表示,广东政府重视和关注粤港关系的发展,他鼓励香港各方人士到广东进行贸易、投资。这次访问让广东更深入地学习了解了香港地区先进的经济社会建设经验,让香港明了广东希求合作的良好意愿和有利环境,对推动粤港官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有着重大意义。广东省其他领导及各有关部门也都先后访问香港,以增进了解、洽谈合作。1980年10月,广东省经济贸易团应约回访香港。1981年,广东省检察院一行到香港廉政专员公署考察。1983年6月,中国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主任率领广州海关代表团到港访问,等等。

(二)系统推动双边问题的解决

粤港双方领导互访交流,不仅加强了双方的交流合作,同时,建立起良好的行政协作关系,积极推动促进相关领域问题的解决。

一是建立了边境会晤制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粤港官方开始多次就深港交通、过境耕作、人员往来等边界问题进行协商。1981年1月6日,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同港方当局建立边境会晤关系的方案》,同意深圳与香港建立边境会晤机制,但只限于协商解决边境上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对边境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③同年3月,粤港双方会谈,决定建立边境会晤制度。5月,魏德巍再访广州,与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张建南具体讨论建立双方边境会晤制度事宜。规定会晤轮流在双方边境口岸定期举行,以及时协商解决边境的人员、车辆往来,粤农民过境生产、贸易,边境环保、安全、建设等各类问题。6月30日双方举行首次边境会晤。粤港边境管理合作取得重大进展。此后,会晤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边境会晤制度的建立让双方建立起密切协作、互通有无的高效联系机制,对解决旅客及交通工具往来、生产贸易、边境建设、偷渡外逃等一系列边境问题,维护边境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是恢复了广九铁路客运直通。改革开放前粤港双方多次就广九铁路恢复直通进行谈判,但客运直通一直未能实现。改革开放后,粤港之间的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1978年10月,中国民航广州管理局与香港民航署签署协议,开启穗港包机航空客运业务。一个月以后,广州—香港的飞翔船开始运营。在此形势下,广九铁路客运直通再次被提上议程。1979年1月,香港铁路局局长率团到广东,与广州铁路局负责人就广九客运列车直通问题进行简单商谈。2月,广州铁路局代表团到港,双方展开进一步会谈,详细研究通车技术问题及与此相关的其他问题。会谈以后,双方草签了会谈纪要。经过充分准备,3月双方铁路局进行试车,并取得圆满成功。当月双方进行了最后一轮磋商,并签订《关于开行广九直通旅客列车协议》。4月4日,粤港在广州火车站举行通车典礼仪式。广九铁路客运直通的重启架起了粤港关系往来的重要桥梁。正如港督麦理浩所说,直通火车不是一个止境,而是广州与香港的一项更佳铁路服务的极其愉快的开端①。

三是商谈了改进粤港供水协议。供水香港是东深供水工程的首要任务。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一向关注香港同胞严重缺少淡水的困难,并采取措施帮助解决。1963年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兴建东深供水工程,从东江引水供给香港。4月,双方代表签订供水协议。改革开放后,随着中英、粤港关系的改善,香港政府决定完全立足于从东深供水工程中彻底解决香港的用水问题。③1978年10月,港府向广东提出增加供水量的需求,双方签订新供水协议,规定1978至1982年增加供水量及其收费、长期供应等问题。为满足香港用水问题的长远需要,1979年8月,双方签订了《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第二期扩建规划报告》协议,开始实施二期扩建工程。同年12月,双方举行会议商谈1982年后扩大供水问题,并签订新的协议规定供水量和费用。1980年5月,双方又签订《关于从东江取水供给香港、九龙的补充协议》,在1978年协议的基础上,就1983年后对香港、九龙逐年增加供水量、东江扩建输水工程以及远期增长供应的计划做了补充规定。④同时香港也开始兴建庞大的水务工程,以承接东深供水工程。供水协议的改进完善适应了粤港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于有了东江水源的持续供应,香港自1982年6月1日解除制水措施,开始实现24小时供水。东深供给充足、廉价、优质的饮用水资源,对香港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起了极大作用。同时,这一工程密切了香港与深圳、东莞的联系,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建设发展,对深莞地区的社会经济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三)建立政法领域的合作关系

在香港回归前,香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代表一直被列入广东代表团,自1975年开始香港同胞在粤参政议政逐步得到恢复,成员显著增加。1978年2月,香港方善桂、王宽诚、汤秉达、费彝民等16人被列入第五届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霍英东等被列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广东代表团。改革开放后,港胞在粤参政议政更普遍,历届香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代表成员逐年增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决策,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进入空前发展时期。⑤1979年底广东司法行政机构开始恢復组建。20世纪80年代开始,粤港开启司法领域的合作。1980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在广东省设立国内第一个联络处,负责承办国际刑警中国国家中心局转来的国际刑警组织其他会员国要求协查的各类事务。同时,与国际刑警香港支局建立日常联系,及时互通情报,紧密协作,打击跨境犯罪。①此后粤港警方合作加强,通过司法协作,打击跨粤港地区的各种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合作的正常秩序。但由于两地司法体制不同,合作存在一些壁垒,双方最初的合作范围较窄。

二、贸易往来加速经济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对外贸易管制政策。在粤港政治关系起伏不定的影响下,粤港经济关系也困难重重。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济关系以货物贸易为主导。50年代初美西对华实行“禁运”政策,港澳与内地贸易大幅下降,发展缓慢,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内地港澳贸易开始稳定发展。在这个阶段双方的进出口贸易均通过广东来进行,同时内地出口商品大部分来自广东,粤港之间进行有限的以货易货的贸易。20世纪70年代末,毗邻广东的香港已是国际大都市,面临着产业调整与升级的任务,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迫于困境开始向外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国家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内地良好的投资政策和有利环境成为吸引港资的主要目标,内地与港澳之间经济关系进入直接投资和货物贸易并进阶段③。而早在1979年秋,根据邓小平的倡议,确定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建立4个经济特区之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就要求发挥侨乡优势,开展对外经济活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对外贸易,把经济尽快搞上去。④广东的对外开放拥有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和机遇。粤港之间经济关系得到大力发展,两地贸易迅速发展,合作领域逐步拓宽,并逐渐形成“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合作模式。

(一)双边贸易成为双方合作发展的重点领域

1978年4月10日至5月6日,国家计委、外贸部派遣以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为组长的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赴香港、澳门考察后,向中央政治局报告,建议借鉴港澳经验,把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两县划为出口基地,力争用三五年的努力,将其建设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同胞的游览区。⑤报告为粤港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广东积极为建设外贸出口基地开展各项准备工作⑥,中央对广东建设外贸出口基地也给予大力支持。197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深圳市蛇口成立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蛇口工业区,贯彻“立足港澳,依靠国内,面向海外,多种经营,工商结合,买卖结合”方针⑦,充分利用广东省毗邻港澳的土地和劳力,以及香港和外国的资金、技术、图纸、资料、专利、全套设备,将两者结合起来①。2月14日,国务院批复原则上同意广东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规划设想②,指出:宝安、珠海毗邻港澳,地处边防……抓紧时机把两县建设好,对于充分利用港澳,发展对外贸易,发展国际交往和开展旅游服务事业,加速边防地区的建设,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有重要意义。必须从各方面充分利用两县的优越条件。③6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发挥广东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初步规划设想:发展对外贸易,对港澳市场传统的出口商品,力争在若干年内把失去的阵地夺过来。要大力开展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合资经营等业务;试办出口特区, 积极发展旅游事业等。力争到1990年(外汇收入)达到一百亿美元,赶上和超过香港目前的出口水平。④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提出了关于发展对外经济的报告⑤,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⑥在这种宽松政策环境下,粤港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广东通过引进海外资金技术、设备,加强出口生产能力,调整出口经营体制,外贸出口迅速增长。在广东的贸易出口中对香港出口所占的份额最大,且逐年上升。据统计,广东对香港外贸出口额由1978年的63481万美元⑦(占广东外贸出口总额的45.5%)增长到1984年的121803万美元⑧(占广东外贸出口总额的50.3%),增长了91.87%。同时,粤港贸易在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贸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据相关数据统计,到1984年中国内地已成为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⑨,仅次于美国。香港经济年鉴在分析香港与中国间的出口贸易问题时,指出“香港半制成品在输往中国的香港产品中所占的比重相较于输往其他市场大,这点至少部分是与香港和中国间,其中尤其在经济特区内的补偿贸易和加工安排有关”⑩。这一时期,粤港贸易不仅规模扩大,结构也发生显著改变。在香港高地价、高工资的困境下,香港制造业向广东北移,港资利用广东廉价劳动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加工业,形成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即港商将生产基地搬至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区域,而利用香港便利的商业条件在港保留经销机

构k。粤港间通过“三来一补”l企业的出口来实现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随着生产合作的不断深入,广东“三来一补”企业出口额迅速增加,其在总出口额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0.1%上升到1983年的8.1%①。粤港工业合作的出口加工贸易合作结构也由初期单一的“三来一补”形式发展到了“三来一补”与“三资”企业②共存格局。在进出口产品方面,香港与内地长期以来贸易关系方面的发展并不全面,主要是香港从内地输进主副食品、原材料和半制品,港货输往内地长期处于为数甚微的状态③。1970年代,广东向香港出口产品主要是主副食品和日常生活必需品及工业发展所需的燃料和原材料,如米粮、鲜活农副产品、食品、原料、半成品、能源,等等④。到1978年内地实行开放政策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港货输进内地逐渐增多。1980年代以后,广东向香港出口产品除传统种类外,还增加了服装、棉布、棉针织品、塑料制品、家用电器等。广东从香港进口的商品主要有化工原料、石油及其制品、电子仪器、针织纺织品、家用电器及成套生产技术设备。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广东出口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以香港为主,且市场结构相对单一,广东对香港贸易出口主要依赖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

(二)多领域经济合作全面铺开

粤港之间的贸易快速发展,对两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的經济贸易联系建立,带动了粤港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在对外开放政策环境下,广东认为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办好经济特区,引进先进技术和利用外资,把旅游事业和一切可以争取外汇的工作搞上去,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⑤。粤港经济关系由此迅速发展起来,突破单纯贸易往来,开启多领域合作模式。

在投资领域,改革开放后,广东在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指导下,将吸引外资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推动粤港在广东的新一轮投资。据不完全统计,1979至1984年,双方共签订港澳资协议(合同)项目数48656宗,占广东外资协议(合同)项目数50434宗的96.47%。协议(合同)项目利用港澳资623932万美元,占广东外资协议(合同)项目利用外资总额701389万美元的88.96%。实际利用港澳资168078万美元,占广东全部实际利用外资192556万美元的87.29%。⑥而其中澳资所占比重较小,由此可见港资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影响之大。在改革开放初期,粤港双方合作处于试探阶段,引进外资缺乏规范性,协议(合同)项目不少,但平均利用港资数额不大。进入广东的港资企业大多是小企业,其中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项目集中在宝安、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大型旅游宾馆、娱乐设施则在广深。投资项目以第三产业居多,主要有旅游宾馆、游乐设施、出租车项目等,这对于解决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外地客商来粤“吃、住、行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吸引客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到1984年,广东开始关注港资的合理投向问题,有重点、有规划、有控制地吸引、利用外资。广东在不断探索引进来的同时,也尝试走出去。1979年底,省政府提出“我们要努力学会做生意,包括走出去做生意,上下左右,紧密协同,把生意做活”⑦。1980年后,广东开始探索在香港投资办企业,粤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深业(集团)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在金融领域,随着粤港经贸关系的发展,为解决两地间货币流通、满足经贸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等,粤港两地开始互设金融机构。1982年1月,首家香港在粤银行机构——香港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经营外币存款、票据贴现、外币投资担保、贸易融资和项目贷款等业务,为广东组织港澳和海外资金、办理融资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香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东亚银行等多家香港金融机构先后在深圳和广州设立代表处。广东金融机构也积极拓展与香港业务往来,1979年中国银行广州分行①开始承兑香港银行的信用卡、办理外币存款等业务。1980年12月,广东信托投资公司②成立,与港澳和海外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办理信贷协议,引进资金,兴办建设项目。粤港金融领域的合作有效地促进了粤港贸易融资和生产项目融资,对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粤港经贸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在旅游业领域,1978年是广东旅游业发展的分水岭。1978年以前,广东旅游业以政治接待为主。1978年后,广东旅游业开始发展,商业旅游兴起。1979年,广东珠三角地区的旅游业率先引入港澳资源,迅速发展起来。当年9月,珠海旅游公司与澳门旅游公司签订协议,合作经营珠海石景山旅游中心。随后,港澳商人在珠海、广州等珠三角地区投资兴建了一批带有现代化经营性质的星级宾馆酒店,如中国大酒店、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等,奠定了珠三角现代旅游业的硬件基础。之后,港澳同胞、台胞、华侨、外国人因商务、探亲访友、游览观光、会议访问等开始经常到珠三角各地旅游。为了能通过旅游让省内居民有更多机会赴港澳探亲,也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1983年11月上旬,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试办省内居民赴香港探亲旅游业务。广东省旅游公司、广州市旅游公司与广东(香港)旅游公司联合经营,首先开办了省内居民“香港游”业务。11月15日,“新中国第一团出境旅游团”从广州出发前往香港旅游、探亲,拉开了内地居民出境旅游的帷幕。其他一些涉外旅游机构也陆续开办这一业务,带动广东居民“香港游”热,到1984年广东省旅行社接待香港游人数达到2.63万人③。粤港旅游业合作往来的开启有益于海内外华人亲情交流,声气互通,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东偷渡外逃现象,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广东经济发展。

在工农业领域,粤港双方积极展开合作。改革开放前夕,香港商人开始在内地寻找出路。1978年9月,港商投资的东莞太平手袋厂成立,拉开了广东“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帷幕。1979年至1983年,粤港间通过“前店后厂”的工业合作模式,将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迅速向广东转移,而广东则借此大力发展制造业“三来一补”企业。这一时期,广东通过“三来一补”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共48862万美元,占实际全部利用外资的129671万美元的37.68%⑤。1983年后,港澳加快向广东转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合作层次也由“三来一补”向“三资企业”方向大力发展,到1984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中“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比由1979年的1:1.9转变为5.4:1⑥。广东历来是港澳地区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基地,而港澳则是广东主要农产品输出地和销售市场。长期以来,港澳市场所需的鲜活农产品,除本地生产外,基本由广东和内地提供。改革开放前,广东只注重量的扩大,而忽视质的提高,因而无法满足港澳地区消费需求,三地农业联系一度减弱。改革开放后,广东为夺回在港澳市场的优势地位,狠抓港澳市场供应建设,通过外引内联,引进了一批农作物良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初步建立了一批优质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基地大力发展高增值农产品,由此成为港澳地区农副产品主要生产和供应基地,承担着对港澳地区大部分的蔬菜、花卉、鲜奶、塘鱼的出口任务,约占全国出口的80%-90%①。而港澳则为广东农业发展提供所需的信息、资金、技术。粤港工农业领域的积极合作,弥补了双方劣势和不足,推动了两地经济社会生产生活大发展。

三、探亲访友与文化往来开启社会文化全方位交流

(一)社会联系密切人员往来加强

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港胞与内地的来往有一定困难,但仍在继续,广东各地对回粤参观的香港同胞尽可能提供各种方便。随着港英当局对内地居民出入香港实行限制政策后,粤港两地自由往来的历史传统逐步终止,代之以非法偷渡兴起。“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国放宽内地居民赴港政策,粤港两地社会往来逐步正常化。到改革开放后,内地进一步放宽出境管制政策,粤港社会联系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加强,流动频繁,港澳同胞到内地探亲、度假、参观访问等日益增多。

改革开放起步后,粤港社会往来逐步由个体交流发展到团体合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努力把侨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上来,团结争取广大华侨和港澳同胞,大力支援家乡建设。随着全省侨务政策的落实,华侨、港澳同胞爱国爱乡热情高涨,纷纷大力支援家乡“两个文明”建设。②这一时期,香港同胞开始积极在粤兴办公益事业。以霍英东、何善衡、李嘉诚、曾宪梓、梁銶琚等为代表的一批港胞率先进入内地进行投资建设,他们积极支持广东的各项事业,通过投资、捐赠等方式资助广东及家乡的教育、医疗、体育、路桥等公益事业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港胞支持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1979年至1982年,港胞捐助广东人民币达千余万元,仅广州市就达768万元人民币。③港胞为广东侨乡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④为表彰鼓励香港同胞对广东及家乡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广东省政府于1984年12月颁布了《广东省华侨、港澳同胞捐办公益事业支援家乡建设优待办法》。各市县也分别采取授予荣誉称号等办法对此予以鼓励和表彰。如广州市政府制定《华侨、港澳同胞投资优惠暂行办法》,对为广州市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华侨、港澳同胞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从而,进一步保护和发扬港胞爱国爱乡的热情,使侨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改革开放起步后,除了个体间的来往交流日益频繁,粤港间社会团体交流合作也开始增多。如1979年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重建,他们的任务之一即加強同港澳台及海外青年与学生的联系,促进祖国统一。自重建后,他们每年接待许多来自香港的青年组织及青年代表团,或组团到香港与香港青年联欢,进行参观、游览等活动。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省妇联开始逐渐加强与港澳、华侨妇女的联系,多次与香港相关团体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妇女工作业务交流、举办讲座、研讨会、旅游观光、联欢会等。随着内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和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广东宗教界和香港宗教界交流合作逐渐增多,自1980年后,广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宗教团体和寺观教堂有组织地接待了多批香港宗教界人士。粤港工商界、劳工界也在改革开放后建立起密切联系,两地参观访问,交流活动持续不断。仅1984年港澳工人就有20批450多人回广州观光①。粤港各个社会团体间进行交流扩大了影响面,使两地人民间逐渐产生了思想和情感共鸣,营造了两地社会往来的良好氛围。

在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粤港民间往来呈现出由单向逐步向双向化交流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后,粤港民间往来一改以往港方团体、人士来访粤方接待的形势,发展为粤港双向往来。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居民入港受到限制,频次较低,双方往来以香港同胞到广东探亲、访友为主。1979年6月广东政府开始使用“港澳同胞回乡证”,便利了香港同胞往来广东。加之,20世纪80年代后粤港边境通道设施改善、程序简化,使港胞出入广东更为便捷,港胞出入广东人次逐年上升。此外,一些宗亲组织的参与进一步推动粤港民间友好往来。如旅港同乡会等积极组织乡亲回广东观光、寻根访祖、投资建设、捐赠公益事业,为粤港两地经济、文化、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牵线搭桥,推进粤港合作往来。20世纪80年代后,广东居民出入香港开始日益增多。各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士经常到香港访问、观光、探亲、旅游等。随着1983年广东省内居民“香港游”业务的开通,赴港游的居民越来越多,粤港民间双向互动更加明显。

(二)文化接触增多交流合作广泛

新中国成立后,香港本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西方现代文化的渗透下,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形式。②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影视文化已非常发达,内容上趋向通俗、大众化,而广东经过“文化大革命”风波,文化活动与产业则显得相对贫乏。改革开放后,粤港两地文化关系迅速发展。广东文化界团体和个人赴港考察访问、演出比赛条件显著改善,香港文化界也积极赴内地交流。两地文化交汇,相互影响,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全面铺开,涉及科教文卫体新闻出版饮食娱乐等方方面面。

粤港演艺界交流开启了两地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在改革开放后,粤港文化交流中最早开展的就是粤港演艺界的交流合作。早在1978年底,香港影视界就开始到广东参观访问,交流工作经验,两地电台、电视台、广播影视公司合作开办节目、制作影片。1979年1月28日,香港无线电视台与广东电视台等单位在广州举办“羊城贺岁万家欢”电视迎春晚会,受到热烈欢迎。同年5月广东粤剧团首次赴港演出,从5月23日至6月10日共演出23场,观众4万多人③,引起很大反响。到了1980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可自行派出表演艺术团赴港澳演出,进一步推动粤港艺术交流迅速发展。粤港演艺界交流范围逐步扩大,辐射戏剧、音乐、曲艺、杂技、舞蹈等领域,其中又以音乐交流发展最快。粤港两地通过粤剧、曲艺界联袂演出,不仅提高了双方艺术水平,更受到了香港同胞广泛而热烈的欢迎。粤港间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开阔了广东人的眼界,丰富了广东人的精神世界,激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

广东积极搭建粤港文化发展交流的平台,建立各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交流机构,与香港开展交流合作。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开始招收港澳学生。同年,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成立,与香港科技界、产业界建立科技交流与合作,接待和安排相关民间科技界人士来粤讲学、交流、参观访问等。1980年8月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之后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也相继成立港澳研究所,开始研究香港经济问题,并与香港学者交流探讨香港与特区经济问题等。一系列合作机構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畅通了粤港文化交流合作渠道。

在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推动和文化交流机构的引导下,粤港文化广泛交流合作起来,内容涵盖科教文卫体美等多个领域。通过开展交流会、展览、交流研讨、互聘顾问、办培训班等,粤港两地不仅加强了科技交流合作,还深化了社会科学学术交流。香港经济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粤港学者合作探讨最多的领域之一。在教育往来方面,广东高校与香港高校之间开展了互访、参观、讲学、进修、合作研究等。1978年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即开始面向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而暨南大学自1978年复校后所招收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香港。两地还联合举办书法、绘画作品展,如1981年和1982年,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先后与香港中文大学在香港联合举办“明清广东书法作品展览会”“馆藏广东名画家绘画展”。在新闻交流方面,粤港两地新闻界在改革开放后开始交流起来,两地报刊、书籍开始相互发行,比如香港的《大公报》《文汇报》等报纸开始在广东正式发行,广东的《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报纸开始公开在境内外发行出版海外、港澳专刊。在医疗合作方面,粤港医务卫生部门的合作交流1979年后开展起来,但因香港对中医中药认知、学历认可问题,双方早期只局限于科研成果交流、合作研究等,实际开展的合作较少。在体育发展方面,1978年12月7日,广东省足球协会与香港足球总会签订联合主办省港杯协议书,决定每年元旦至春节期间举行足球比赛。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中央政府批准的地方性涉外体育赛事①,在粤港体育交流活动中观众最多、影响最大。1979年1月21日,首场比赛在广州越秀山体育场拉开战幕。这场轰动粤港的破冰之赛,不仅是体育的突破,还是一个很大的政治突破。正如南方日报所述:“‘省港杯足球赛除了加强两地的体育交流,还对促进两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同样起到了巨大的先锋作用”②。霍英东利用每次“省港杯”组织上百人的工商界人士,以参观团的名义回大陆考察投资,推动了内地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③“省港杯”打开了粤港体育交流的大门,继“省港杯”之后,两地的射击、乒乓球、象棋、田径、游泳等体育项目也随即展开交流④。双方通过开展友谊赛,互相参观访问、学习、交流经验,提高了技术水平,密切了联系。粤港文化交流合作的深入发展,使得香港人的经济意识和大众文化如潮流般涌入,广东人的开放观念开始觉醒,学习借鉴香港文化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岭南文化内涵,同时将香港文化及国际文化影响逐步由广州扩展到全国。

四、结论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粤港官方积极互访,推动政治领域关系变革,继而推进粤港经济及社会、文化领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粤港关系迅速全面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时间上来说,短期内双方互为所用,中期则促进香港顺利回归,长期看则开启了粤港澳一体化融合发展新阶段。从范围来说,微观上使地区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双方互利互惠,共谋发展;宏观上则加快了内地改革开放的进程,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而言,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粤港关系发展,密切了双方联系,使得粤港互为所用。政治上,建立起正常交流协作渠道,促使双方之间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以很好地解决,如边境问题中的过境生产和双方铁路人员相互出入境问题、防截非法赴港留港、打击犯罪活动等问题。经济领域的合作使得广东的廉价劳动力、土地资源和香港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得以有效地交换、结合,拓宽港资出路,促进广东外汇经济创收。社会文化的交流则密切了粤港社会联系,满足两地人民亲情往来需要及人员参观旅游等需求,促进双方文化交流融合,丰富并发展了两地文化,解放了广东人的思想。粤港关系的全面发展,对于推动香港问题的解决也是不可或缺的,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双方在边境会晤制度、供水协议等领域的交互中显示出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经贸合作领域的探索则显示出粤港不同社会制度间共同发展社会经济的优越性。通过经济、文化、社会等内容和形式的交往,进一步激发了港胞的爱乡情、爱国情,为促进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良好基础。从长远来看,初步实践了粤港区域协同发展。这一时期粤港交流合作的探索是粤港长期融合发展的新起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交汇成果显示了双方合则两利的有效成果,不仅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还使双方在情感价值上产生更多的归一感,为促进粤港深层次交融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礎。

从长远看,粤港关系变化对粤港两地和国家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来讲,粤港关系变化发展促进了粤港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大发展。政治交往开阔了领导人的思维,双方由政治协作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解决了香港面临的经济发展成本高,产业转型升级难的问题,助推香港成为国际服务业中心。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了广东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为广东带来丰富的技术经验理念和发展资金,改善了广东基础设施面貌,促进了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让广东建立起制造业基地,加快了广东改革开放步伐。同时,通过互动交往,不仅促进粤港两地社会关系融合发展、文化传播渗透,更从心理上催生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从宏观层面来讲,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粤港关系变化,是中国对外开放向世界敞开大门的重要表现,为中国走向世界、为世界走进中国,打开了一条通道。粤港关系的全面发展,为国家探索实施“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提供了有利条件,奠定了良好基础,还为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发展市场经济产生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同时,又为全国思想文化的解放进步起到了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杨海霞,法学硕士,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处)

猜你喜欢
经济合作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对外经济合作发展现状及策略
黑龙江省对俄沿边开发开放战略升级研究
中国与南海周边5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