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的若干思考

2019-12-20 18:25江南龙庆物业发展重庆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偏差预算编制

文/江南,龙庆物业发展(重庆)有限公司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通过预算来控制各部分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源,以实现既定经营目标的管理方式之一,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主要方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现阶段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时间较短,其在企业管理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如部分企业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正确认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对此,如何加强现代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当下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

1 现代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1 深化企业预算管理体制

现代企业不断加大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力度,有利于企业全面管理、控制各部分的财务资源,增强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这一预算管理过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所以,现代企业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就要深化企业预算管理体制,构建专业能力较强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管理团队,并通过预算编制、执行、考核以及总结分析等合理调配各部门的资源,协调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预算的主要特征是硬性与约束性,具有事前控制属性,就企业目标利润预算而言,预算编制是事前控制,预算执行是事中控制,而预算考核以及总结分析等是事后控制,企业要增强预算的可靠性,就要制定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体制。因此,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预算管理体制的深化,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1.2 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的不断激烈化,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就要顺应市场的发展需求,抛弃落后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依据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需求等合理调配企业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提升各部门的协同合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1.3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企业对各单位的绩效考核主要依据各单位的预算标准展开的,因此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要以各单位的预算目标为依据进行考核,全面预算管理的不断完善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质量,同时企业管理层可以依据预算执行效果进一步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 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2.1 企业预算缺乏科学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行业的竞争不断激烈化,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越来越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部分企业由于对自身经济基础和财务系统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同时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等缺乏准确的预算分析,使得其在发展中为了获取短期的利益,忽视了自身的经济基础,盲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忽略了长期的利益诉求,最终导致企业出现经济链断裂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2 缺乏战略管理意识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依据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来综合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和行业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健全的企业治理机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结合,有利于企业构建动态化的管理系统,最终在激烈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企业越来越注重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有效作用,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等导致企业管理缺乏战略目标,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的结合性较差,同时企业管理层缺乏对战略目标和全面预算管理结合正确认识,最终导致当前现代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战略管理意识。

2.3 缺乏全面预算考核制度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合理控制与分配企业各单位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源,从而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全面预算考核制度的完整性与规范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但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着预算混乱、考核内容重复以及考核标准缺乏规范性等现象,甚至部分企业尚未开设预算考核部门等,致使企业预算管理水平低下。此外,企业忽略了对预算执行效果的深入分析,并缺乏相配套的完善制度,导致企业在完成预算执行后,未对预算管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便开始实施下一年度的预算执行,使得企业成本支出与预算的差距较大,生产经营活动存在风险,并导致预算信息缺乏有效性,影响了管理层决策的正确性,最终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3 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措施

3.1 增强员工参与度,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针对企业各部门的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进行预算,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同时工作内容较为繁杂,所以现代企业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就要增强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正确认识,提高员工的参与度,通过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如,企业管理层要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并注重各部门协同合作能力的提升。财务部门在开展年度预算编制工作时,加强全面预算在企业内部的教育与宣传,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参与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同时在编制预算时,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员工的培训,定期组织预算编制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提升企业的整体预算编制能力。另外,企业要不断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能力,结合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进一步增强预算的科学编制,提高企业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2 增强动态竞争战略管理意识

在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化的背景下,企业要适应时刻变化的市场环境,就要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动态竞争战略管理意识,构建动态化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现阶段企业要开展动态化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就要依据当前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发展情况合理制定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同时在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注重目标的竞争性,依据市场需求确定发展方向,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加大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能力的监管力度,并依据产品的生产环节制定配套的预算管理制度。

3.3 健全全面预算考核制度

要提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层就要依据企业现阶段的预算管理现状建立适应实际需求的预算考核制度,对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在结束预算执行时深入分析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避免成本支出与预算相差较大以及生产经营风险扩大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企业要针对各部门的预算标准针对性的制定预算考核制度和激励政策,通过严格的预算考核制度提升各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管理,并通过针对性较强的激励政策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完善预算偏差控制机制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预算执行偏差主要包括可控偏差和不可控偏差两方面,其中可控偏差是指预算编制以及方法等企业内部信息缺乏真实性使得实际支出与预算存在一定偏差,而不可控偏差是指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如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活动发生重大改变等导致预算编制基础发生重大转变。为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控制预算偏差,企业要及时完善现行的资源配置制度,将预算执行偏差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完善预算考核制度,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从而提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此,企业要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增强动态竞争战略管理意识,健全全面预算考核制度并完善预算偏差控制机制,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偏差预算编制
50种认知性偏差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房地产企业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与应用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真相
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的轨迹偏差分析
公务员考核制度与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