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9-12-20 09:26张春福任晓霞
智慧健康 2019年34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张春福,任晓霞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000)

0 引言

呼吸衰竭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相关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循环受阻,肺部动脉压升高,最终引起呼吸衰竭[1-4]。本文将我院ICU 内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16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ICU 内80 例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实验组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54~79 岁,平均(69.26±8.88)岁;病程3~21年,平均(10.35±3.78)年。对照组中男性21 例,女性19 例;年龄55~77岁,平均(70.01±6.93)岁;病程3~22 年,平均(10.41±3.63)年。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即进行强心、利尿、吸氧及血管扩张治疗等,实验组也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添加无创呼吸机治疗,具体步骤为:患者采取半卧位,将呼吸机调整为S/T 模式,将面罩在患者调整到到适宜位置时,开始通气。起始呼气压为2 cm H2O,然后逐渐添加至5 cm H2O;起始吸气压为8 cm H2O,然后逐渐添加至15 cm H2O;适当调整氧气的浓度,将其从80 %降低至35 %。通气的压力和通气的时间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调节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导管吸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情况。

两组临床疗效判断:显效,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有效,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生命体征不稳定,血气指标异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患者例数×100 %。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以P<0.05 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气指标比较

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mmHg)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mmHg)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具体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临床上在治疗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时,通常采用强心、利尿、吸氧及血管扩张等方式进行治疗,这种常规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病症,但是对于病情严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5-7]。无创呼吸机治疗是近年来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的治疗呼吸衰竭的一种方式,通过机械通气的方式,帮助纠正患者机体低氧的状态,促进心肌能量的代谢,并且在呼吸末时保持一定的正压,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改善机体肺泡功能的残气量及通气量,缓解呼吸衰竭症状。并且无创呼吸机治疗操作方便,治疗过程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无不良发应[8-10]。本文研究说明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加速二氧化碳的排出,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使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能够改善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黑珍珠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