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

2019-12-20 09:26吕炯
智慧健康 2019年34期
关键词:知晓率饮食血糖

吕炯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 274100)

0 引言

糖尿病属于一种非传染性的慢性代谢疾病,是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慢性疾病管理体系重点管理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以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功能低为主,可随着病程的延长加重对各个重要脏器的伤害[1]。本研究旨在探究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护理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护理部于2016 年7 月至2017 年5 月接收的97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两组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不实施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加入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一方面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学习班,让患者参与学习,并了解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对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掌握药物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引导患者正确用药[2]。一方面加强心理干预,糖尿病具有病程长、无法治愈的特点,多数患者在漫长的治疗期间极易丧失治疗信心,常出现焦虑、抑郁、浮躁、易怒等负性情绪,医务人员需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相关诉求,帮助其打破心理障碍。(2)行为干预主要从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三个方面入手,为患者制定均衡的饮食方案,让其家人监督患者按照饮食档案进食,以低热量、低盐、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为主,注重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3];为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运动锻炼计划,以安全量为前提,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太极拳、慢跑、跳操等有氧运动,促进患者机体代谢,控制血糖;药物方面由护士向患者耐心讲解药物功能、用药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对于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正确示范使用方法,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情况。干预后,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检测,并分析总结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21.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P<0.05,见表1。

表1 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比较(n,%)

2.2 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饮食、运动、用药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自我管理能力比较[n(%)]

2.3 血糖水平比较

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指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可随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老龄化加剧逐渐加快进程[5]。2 型糖尿病根本无法治愈,需长期采取综合治疗法,才可控制发病进程。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方面的内容,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全面的医疗服务[6-7]。

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均需要通过有组织、有安排、有计划的活动才可达到有效的护理效果。加强健康教育能够让患者了解2 型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控制血糖对降低并发症和延缓病情的重要意义,进而达到提高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8]。行为干预主要通过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用药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患者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糖,逐步提高生活质量[9-10]。

综上所述,对2 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大大增强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知晓率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春节饮食有“三要”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