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与实现路径

2019-12-23 07:13边加敏
职教通讯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摘    要:为培养满足制造业强国及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改革现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需要建立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用于指导高职本科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主要通过合理设置专业及院校的分布、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符合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团队及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实现。

关键词: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路径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交通土建专业高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三方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项目编号:B-b/2018/03/12);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作者简介:边加敏,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4-0015-05

随着我国国民经濟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近几年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校生及高等院校的数量及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年招生数达到900万左右,普通高校达到近3 000所,高校的国际排名及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但伴随着发展与进步,近些年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整体教育类型呈现橄榄型(两缺一多的现象),即研究型的顶尖人才培养缺乏,应用型的技术技能型的人才缺乏,我国高等院校大多培养的人才均属于中间部分,这些学生既不能做学术研究型人才,也不愿做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在企业实际操作中不适用,动手能力不强且理论深度不高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自2012年陆续提出制造业强国及中国制造2025计划,国家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各地均出现了明显的断层现象,当前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职业院校承担,即高职与中职承担了95%以上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但这些院校由于存在生源质量不足,教师实践水平较差的问题,导致了院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水平相对较低,这一问题与我国的制造业强国的路线方针严重不符,因此,必须对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丰富与充实当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

一、高职本科4+0人才培养类型的提出及应用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1]明确提出,要构建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紧接着江苏、天津及深圳等地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及实施方案,如江苏省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号召,于2015年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校企全面合作,鼓励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技能型人才。为此,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在《关于做好2016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及《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主要任务(二)》中明确,在省级示范及以上高职院校建立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当前,对于建立合理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职业教育存在“断头路”现象[2],专科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学历,学生无法进一步深造。二是我国民众对于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生”教育,这造成了大多民众不愿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生源不足,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这些文件的颁布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但要提高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和教育水平,仍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在职业院校内部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其二,在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职业教育。对于第1类,现行教学给出了两种形式的培养方案:(1)4+0的教学模式,即四年都在职业院校学习毕业颁发本科院校文凭,当前在省级示范高职院内开展了相关试点,如南京工程学院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四个专业的试点,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工程学院开展了交通土建专业的4+0本科专业的试点工作。(2)3+2的教学模式,即前三年在专科院校学习,后两年在本科院校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大多职业院校均已经开展,本文主要针对4+0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二、4+0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

4+0高职本科是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在国内和国际上均未出现,因此,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及人才培养效果均需要通过探索来获取答案。近年来,关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探索已经开展,如段静毅[3]认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要体现两个方面的属性,即职业性与高等性,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高于普通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应该达到知道“为什么”,即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涂向辉[4]认为,高职本科应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及应用能力的技术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总体而言,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要达到处于高职而高于高职院校的目标。

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在理论上不及学术型人才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但在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方面要强于理论型本科,同时,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或改进实践技能方面要强于高职,因此,对于高职本科的人才目标的确立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实现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总体要求,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加强与重构。

(一)专业的设置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化的发展模式,在各区域之间构建不同产业龙头,以这些产业作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进行发展,在区域内部进行合理的分工,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高职本科与普通高职及本科不同,它的人才培养目标高于高职,服务于中高端的制造业,因此,高职本科专业的设置应结合当地的人才需求[5-6],综合考虑地区发展对于人才培养数量及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目前,高职本科的相关专业一般从高职专业或者本科专业衍生而来,各高职院校采用的做法均选取本校最强的1~2个专业进行培养工作。但实际上这种专业的设置办法,没有充分考虑地区的产业类型及产业布局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仅从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这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1)人才培养数量及质量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如在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但在专业设置方面第三产业的比重偏高,造成了第三产业人才的培养过剩。(2)专业的设置与职业院校或本科院校同质化严重,人才培养计划及方案基本沿用本科方案。(3)专业特色不明显且与市场需求不符,市场需求的专业院校没有开设,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较少的专业开设较多,这种设置方式造成高职本科专业所培养人才的就业存在问题,从另一个方面加重了社会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

因此,对于主要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4+0专业设置来说,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重点结合当地的产业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较多人才的培养工作。(2)应加强高等教育落后地区的高职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促进高等教育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人才培养方案、规格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院校及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学校及专业按照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设置课程及教学内容,因此,对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4+0的高职本科院校或专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时间短、经验少,一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现存的经验可供参考。

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及研究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本质区别,它既不同于高职院校突出技能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同于本科院校突出理论教学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应介于两者之间,构建理论教学内容强调够用并留有发展余地、技术技能强调熟练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在高职本科院校或者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规格方面应以这种指导思想为导向。

现有高职院校的高职本科专业一般从高职院校较强的专业或者从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发展而来,其人才培养方案及规格的制定一般沿用本科或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不符合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要求,需要重新编制。

针对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编制符合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需要与企业对接,在与企业对接的过程中调研企业对于高职本科人才的岗位设置,对所处岗位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要求进行调研,根据工作岗位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2)将人才培养与相关职业资格证的考核相结合,在对企业的调研过程中,了解企业专业资格证的需求情况,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3)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

(三)课程体系建设

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后,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高职本科课程体系的制定及建设应该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需要强调教学内容的应用这条主线,课程的设置需要摆脱研究型本科理论教学“学科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强调模块化及工作过程化的课程内容设置模式,避免与学术型本科课程设置的“同质”化问题,也需要摆脱职业院校纯操作的专业课程设置模式,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专业资格证书相结合,与工作过程相结合。

在课程的建设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课程教材的编制工作,高職本科与现有学术型本科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采用高职教材教学内容的深度及广度不足,而采用本科教材课程的实践性及与工作过程的结合程度不足。(2)重视教材内容的取舍,教材内容应选择要能体现现有职业资格能力的要求,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教材内容的选取要突出实践性、职业性、实用性及先进性的要求。(3)教材的建设需要企业人员的参与,与高校教师不同,企业人员在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加入教材编写组后,可以了解当前技术的发展前缘,同时将教材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教材实践度,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4)高职本科教材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化、立体化的教材,在教学课件、试题库建设、资料库及网络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构建网络化的教材。

(四)师资团队的构建

高职本科与学术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存在本质的区别,更接近于高职的人才培养思路,出于高职而高于高职,因此,在教师团队的培养与构建方面也要体现实践性,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现有教师实践性的培养。高职院校现有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1)直接引进自高校的应届毕业生;(2)从企业引进具有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由于高职院校的待遇问题很难从企业中引进高层次的工作人员,因此,现有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生直接引进,约占80%以上。这些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知识相对不足,需要加强。加强教师实践性的路径主要是通过现有教师参加企业的实践性锻炼,这一方法已经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开展,但总体来说收效甚微,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不够,存在应付的想法与做法;另一方面,参加企业实践的时间较短且零散,企业不能将工作交于教师,不能达到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师的实践性培养方面应该利用整段时间进行,而不是现行零散时间。

2.加强对于企业工作人员的引进力度。企业工作与院校不同,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较低,特别是某些实操性较强的工作人员,对于高职本科的教学来说,既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也需要一定的实践技能,仅有实践技能很难胜任高职本科的教学工作,因此,对于企业人员的引进,应该做到以下两点:(1)引进理论与实践并行的企业人才,最优方案为引进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硕士、博士。(2)加强对于特殊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特殊人才的工作待遇,建立一事一议制度,现有企业人才引进乏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待遇不足,在待遇良好的前提下,引进企业大师可以实现。

(五)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的考评机制是保障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调动教师参与高职本科专业改革的重要动力源。高职本科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建立参与教师的考评机制。教师是提高高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是教育教学活动主要的执行者,对教师的高职本科相关教学及科研方面的参与度进行考核评价建立相关奖惩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参与高职本科相关专业教学及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提高高职本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家长、企业及考生对于高职本科专业的认可度,提高学生报考高职本科专业的积极性,对于高职本科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2.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机制。正如前文所说,高职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别于学术型本科,也有别于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方面,既不能完全采用学术型本科理论考试的考核方式,也不能完全采用高职实操的考核方式。笔者认为,对于高职本科的考核方法应该采用实操加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在考核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于学生的知识考核,还需要注重对于学生实操技能的考核,全面考察学生对于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

三、結语

通过对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与实现路径进行研究,分析了建立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1)开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我国制造业强国及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现非常重要,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具有迫切性,由于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迫切需要建立符合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2)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合理设置专业及院校的分布、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符合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团队及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实现。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5-02.

[2] 方瑛.基于职业教育“立交桥”下的升学路径探讨[J].烟台南山学院学报,2015(3):23-24.

[3] 段静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4] 涂向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其内涵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15-20.

[5] 徐立清,崔彦群,胡浩亮.长三角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4): 94-99.

[6] 梁卿.基于专业建设的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5(3):15-17.

[责任编辑    秦    涛]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