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12-24 00:59沈金花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腓骨患肢围术

沈金花

( 天津市天津医院肢体矫形与重建二病区 , 天津 300182 )

胫腓骨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类型,其中腓骨可承担体质量的1/6与小腿肌肉附连,而胫骨是支撑人体体质量的主要骨骼与股骨下方相连。目前,临床针对胫腓骨骨折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而资料显示,围术期给予对应护理干预,可改善手术预后,本文择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胫腓骨骨折106例作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高理论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择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胫腓骨骨折患者106例作对照研究,选取病例均经X线等检查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研究,且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伴有精神病史、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者、手术禁忌证及哺乳期及妊娠期的患者。对照组53例中,男、女分别为33例、20例;年龄18-65岁(38.65±5.13)岁;骨折原因:车祸25例、摔伤12例、砸伤16例;观察组53例中,男、女分别为35例、18例;年龄20-65岁(39.02±5.36)岁;骨折原因:车祸23例、摔伤13例、砸伤17例;对比2组年龄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可对比。

2 方法:对照组采用病区环境、用药护理、入院宣教、生命体征监测、出院指导等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2]:(1)术前护理。①体位:胫腓骨骨折患者小腿解剖结构特殊,因而,易出现局部肿胀等现象,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应该给予相应外固定,除此之外,应该确保患肢中立位,摆放应该抬高45°-50°角,针对踝两侧应用海绵垫固定;冰敷患肢,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观察患肢颜色,监测患肢温度、感觉、足背动脉搏动,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避免骨筋膜综合征。②健康宣教与心理支持:胫腓骨骨折因疼痛感以及不确定治疗预后,容易出现焦躁、恐慌等负面情绪,因此,临床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胫腓骨骨折疾病相关知识和临床手术方案,术后并发症防治等,为其分析以往临床治疗成功的案例,解答患者及其家属内心疑惑,针对负面情绪给予疏导,提高患者治疗决心、信心及依从性。③手术准备:为患者作血常规及X线等检查;监督患者禁饮、禁食;导尿、排便;备皮;试敏;生命体征监测;搬运到手术架,确保患肢合理固定,预防神经、血管损伤。(2)术后护理:①疼痛:及时评估疼痛等级,中度、重度疼痛,给予镇痛剂,轻度疼痛,可通过聊天、看视频、听音乐的方式转移注意力,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②并发症:监测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及患肢周围皮肤颜色、感觉、温度等情况;术后1天内,切口渗血比较多,因此,需及时更换敷料,且确保干燥、无菌,同时注意观察引流管,若有牵拉、受压、扭曲等情况及时处理,确保引流管畅通;确保病房空气流通性,每天为患者扣背2-3次,鼓励咳嗽,避免肺部感染。③功能锻炼:首先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述运动锻炼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制定相应锻炼,锻炼方案制定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循序渐进为原则,根据每天锻炼计划,由护士督促完成,直到出院。例如患者术后第2天,可指导和协助做踝关节背伸、自主脚趾活动等。

3 观察指标:(1)疼痛感。采用VAS[3](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于纸上画10cm横线,划分为10格,分值0分(无痛)-10分(剧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评估表,护理结束后,交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填写,共5项评估指标,每项分值0-20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③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例数,计算发生率。④记录2组骨折痊愈时间,以患者自我感受和临床X线等检查结果作出评估。

5 结果

5.1 2组术后VAS评分、骨折痊愈时间、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痊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术后VAS评分和骨折痊愈时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5.2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讨 论

近年,随着我国建筑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胫腓骨骨折临床发生率逐年增长,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胫腓骨骨折常见发病为胫腓骨干和胫骨干,多由打击、冲撞、压砸等直接暴力引起,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显著畸形、局部肿胀及疼痛[4],若治疗预后不佳,可影响关节功能,危及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创伤性小、患者可早期运动锻炼等优点[5-6],但是,患者易出现术前负面情绪重、术后可出现疼痛感、不敢运动锻炼以及术后感染等情况,因此,需要临床护理工作的配合,协助临床治疗,促进疗效[7-8]。本文中围术期护理,术前通过体位、健康宣教与心理支持、手术准备完成术前护理,术后通过疼痛、并发症、功能锻炼完成术后护理,可以达到提出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促进骨折康复的目的,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护理满意度、骨折痊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5.09%(P<0.05),提示,围术期护理的有效性,除上述作用外,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给予围术期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骨折痊愈进程,改善护患关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腓骨患肢围术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崴脚千万莫忽视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腓骨肌腱损伤诊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