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2-24 01:00朱红梅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创伤性病房常规

朱红梅

(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 辽宁 辽阳 111000 )

本文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所取得的效果,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本文选择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每组患者均为46例。对于本研究常规护理组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8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35.2±11.4)岁;对本研究舒适护理组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最大年龄为56岁,最小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8.4±10.5)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均被确诊为创伤性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案治疗而且患者符合手术指征。检验2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在一般资料方面2组患者不存在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于本文常规护理组的患者落实常规护理方案,具体护理根据常规护理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指导。本文的舒适护理组选择采用舒适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具体护理从如下几方面进行:(1)心理护理。患者因突然受到创伤存在有一定的不良心理,为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入院以后护理人员要强化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与患者主动接近,和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焦虑感,并针对性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介绍经过治疗恢复的患者,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必要的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对于骨折的状况和相关治疗具有一定的了解。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1]。(2)创面护理。手术以后需要对患者创口部位的渗血渗液情况进行观察,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处理异常状况,手术以后对于切口部位进行相关的加压包扎,并做好持续性的冰敷,为患者进行紫外线照射治疗,1次为患者进行大约半个小时的治疗,每天为患者进行3次治疗,这样能够保证患者的骨折部位的血供得以恢复。针对痛感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听觉分散方法或视觉分散方法,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可选择适当的止痛药物进行干预,这样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2]。(3)疼痛护理。骨折必不可免会存在疼痛,这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为提高患者整体的舒适度,缓解患者骨折的疼痛尤为重要。需要观察患者的骨折状况,准确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及时为患者进行骨折牵引,可为患者选择石膏进行固定,减轻患者的肿胀和疼痛感。(4)严格监视。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于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患者的心率情况和血压情况,调查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样饱和度等。对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手术切口是否存在有渗血和渗液情况,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性,对于引流液的颜色、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等进行观察,对于患者的肢体末端的温度和颜色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存在异常需要进行相关的处理。(5)环境护理。确保患者具有良好的住院环境,患者入院以后要保证住院环境的安静,使患者能够足够的安心静养,避免不良噪声刺激对患者产生影响。保证患者住院病房的空气清新,定时对患者病房进行通风,做好病房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患者病房的温度控制在22℃-24℃之间,相对湿度为50%-60%之间,每天应该保证患者病房具有充足的紫外线照射。患者病房床位与床位之间应设置格挡帘,保护患者的隐私,确保患者具有足够的舒适感。(6)功能训练。为防止患者身体扭曲,避免骨折处肌肉出现萎缩,需要为患者及早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这样能够帮助患者机体的功能尽早恢复,有效的促进了患者肢体的血液功能循环,也能减少术后不必要的黏连。

3 观察指标:对本文所有患者护理结束以后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价,选择采用VAS视觉评分法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6分为中线,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越疼痛;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对于患者的心理状况选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50分为中线,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4 统计学分析:对于本文所有患者护理结束后的VAS评分、SAS评分和SF-36评分等涉及到的计量资料的检验均选择采用t值进行,2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检验选择采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注:本文的所有数据均采用IBM 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

5 结果:对本文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评价,常规护理疼痛评分为(3.1±1.2)分,舒适护理组为(1.1±0.4)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2组患者的SAS评分,常规护理组为(35.8±7.4)分,舒适护理组为(16.7±2.8)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2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常规护理组为(76.4±13.5)分,舒适护理组为(92.4±4.7)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讨 论

创伤性骨折是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骨折病变,这种骨折是较为严重的一种骨折损伤,大部分是因为意外状况而导致。最近这些年交通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逐年提高。患者在发生骨折之前都没有戒备,所以骨折发生以后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落差,加之伴随有严重的疼痛状况,使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为有效的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干预工作的提升,为患者配合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指导以便提高患者整体的舒适性,对于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舒适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比常规护理组更优,说明舒适护理应用在创伤性骨折患者当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整体舒适感。综上所述,创伤性骨折患者落实舒适护理进行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心理质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创伤性病房常规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常规之外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病房
别受限于常规
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