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术中护理配合

2019-12-24 01:00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屈曲肌腱交叉

刘 舒

(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 , 辽宁 沈阳 110035 )

前交叉韧带损伤为膝关节常见损伤类型,属运动型损伤,严重影响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干扰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临床治疗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为主,且在关节镜引导下视野更清楚,能够有效保护关节组织,损伤较小[1]。但是手术操作会造成应激性刺激,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而良好的术中配合可缓解损伤程度,促进关节恢复,因此开展科学有效且针对性较强的护理配合工作至关重要。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术中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进行了探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定在本院接受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患者54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2018年6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例数=27)、观察组(例数=27)。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20-67岁,平均(43.73±2.66)岁,致伤原因:意外伤8例,车祸伤6例、运动伤13例;观察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20-66岁,平均(43.21±2.64)岁,致伤原因:意外伤7例,车祸伤7例、运动伤1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存在差异,但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2 方法:针对全部患者,护理人员规范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前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消毒,使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1:2)进行熏蒸消毒,密封12小时,并且术前1小时利用84消毒液擦拭物品表面,并对手术室进行预加热,温度控制在23℃-25℃,同时做好手术器械准备工作,要求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术中开展配合工作,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配合工作,护理人员为患者创建静脉通道,并合理调整患者体位,固定患侧膝盖,保证屈膝90°,将术中使用的无菌物品拆封,遵照使用先后顺序摆放整齐,术中器械护士做好配合工作,根据手术医师的需要及时传递器械,并做好各项检查与监测工作。观察组给予患者针对性手术配合措施,具体如下:(1)强化关节镜诊断检查配合,在麻醉平面创建后,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平卧,在患者大腿两侧绑止血带,在患肢对侧放置仪器设备,并调节好各系统参数,在消毒后连接导线和电源,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将患肢抬高45°,并保持1-2秒,随后对电动气压止血仪进行充气,进行关节镜检查;(2)韧带重建配合措施,叮嘱患侧屈曲90°,确定胫骨结构内侧,横向设置切口,将皮肤切开,分离肌腱,随后取出半腱肌腱。进行修腱配合,护理人员另外铺1台无菌台,准备2把持针器和湿盐水纱布,器械护士利用纱布保护患者肌腱。随后配合医生打隧道,最后进行肌腱重建,配合医生固定患者膝关节,保持其呈90°,在尾孔进口置入肌腱穿过隧道,并用可洗入螺钉固定,最后进行检查,冲洗关节腔,根据患者情况酌情放置引流管并闭合切口。

3 观察指标:(1)恢复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评估2组患者愈合情况和膝关节屈曲角度,Ⅰ期愈合标准:组织修复主要为原有细胞,仅存在少量纤维组织,未出现感染、血肿情况,组织结构恢复[2];(2)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于术前1周和术后8周评估,参考Lysholm量表,包括疼痛、不安定感、闭锁感、肿胀度和行走情况等,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关节功能恢复越好[3]。

5 结果

5.1 2组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Ⅰ期愈合率、膝关节屈曲120°-130°占比分别为96.30%、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70.37%, P<0.05,具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表1 2组恢复情况比较(n,%)

5.2 2组膝关节评分对比:术前1周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术后8周2组上述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详见表2。

表2 2组膝关节评分比较

讨 论

前交叉韧带是静力稳定结构,对膝关节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若前交叉韧带断裂则会导致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障碍,若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前交叉韧带缺失,进一步加重膝关节功能缺失。针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情况,临床多采取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具有无创且恢复效果较好的优势,但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应激性刺激,需做好手术配合工作[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愈合效果、关节屈曲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常规术中护理配合以患者体位和器械准备为主,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而针对性手术中护理配合则重视手术全过程的配合,首先准备好各类器械,并检查器械是否正常运行,随后参与到肌腱重建全过程中,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合理进行止血,配合医生顺利开展隧道创建和肌腱重建操作,并在重建后详细检查具体情况,做好关节腔冲洗工作,且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情况,以此为依据判断是否设置引流管,做好缝合工作,切实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针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行有针对性的术中护理配合利于患者术后愈合,且膝关节屈曲度和关节功能恢复较为理想,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屈曲肌腱交叉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1/3含口盖复合材料柱壳后屈曲性能
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