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9-12-24 01:00许亚莉吕婧闻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误诊率创伤性出院

许亚莉 吕婧闻

( 1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33 ; 2 辽宁省何氏医学院 )

创伤性膈肌损伤在临床上有着复杂的表现,而且病症表现没有典型征象,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创伤性膈肌损伤具有病情急、复合伤多等特点,若未及时处理还会出现膈疝,引起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据研究报道,创伤性膈肌损伤在临床病死率达3.6%-41%,而临床并发症可达40%-60%,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患者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才能避免患者病情加重[1]。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接收的68例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分组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诊治的68例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28例,女6例;年龄18-75岁,平均(30.6±10.8)岁;19例锐器穿透伤,15例钝伤;部位:左侧16例,右侧14例,伴膈疝4例;观察组男27例,女7例;年龄19-75岁,平均(32.2±10.1)岁;18例锐器穿透伤,16例钝伤;部位:左侧17例,右侧14例,伴膈疝3例;2组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2 方法:2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果分为治愈出院、转院与死亡。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做好皮肤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加强静脉营养,指导患者及早活动,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出院。观察组在观察患者临床病情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实施如下:(1)病情观察。患者膈肌损伤病情确诊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史了解记录,为患者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胸痛、胸闷及出血等情况变化,以此预见性评估患者发生低氧血症、休克及呼吸窘迫的可能,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处理,维持呼吸道通畅[2]。(2)护理体会。针对预见性的护理观察后,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如下: ①呼吸道护理。创伤性膈肌损伤后,临床多与血气胸、肋骨骨折及肺挫伤等症状合并,这就会使患者通气功能出现障碍,疼痛还会降低患者的有效咳嗽与肺功能锻炼,引起肺部感染。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保持坐位、半卧位,每隔2小时要为患者翻身1次,指导患者学习有效咳嗽方法,指导患者深吸气,胸廓经过振动,咳出痰液。若有ARDS先兆时要及早给予机械通气,改善患者缺氧情况。可为患者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将支气管痉挛和局部炎症等情况解除,促进痰液顺利排出。以胸腹带、多头带对胸廓进行固定,避免肋骨骨折导致呼吸加重了心肺的负担,还能减轻患者疼痛。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促进肺部扩张。留取痰液标本,进行痰培养与药敏试验,为患者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避免发生再次感染[3]。②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为保持患者胸腔引流的通畅,要及早将引流管拔除,根据胸片观察患者肺复张的情况,当观察到复张、引流量等减少后就可以将管拔出,观察患者胸腔引流血出血量在200ml/h表示存在进行性血胸,要及时上报医师止血。引流管放置过长时会堵塞管道,及时发现问题将引流管更换;引流血量不多同时合并严重休克,要观察出血后凝固无法引出,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③心理干预。由于膈肌损伤是重症外伤类型,患者容易产生急躁、恐慌情绪,影响伤口的顺利愈合。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患者生理、心理问题严重激化而产生应激反应。

3 观察指标:记录2组研究对象的治愈出院例数、转院例数、死亡例数,统计临床治愈率;记录2组误诊率[4]。

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愈出院31例,转院2例,死亡1例,治愈率91.18%,对照组治愈出院27例,转院5例,死亡2例,治愈率79.4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n,%)

5.2 2组误诊率比较:观察组误诊率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38.24%,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误诊率比较(n,%)

讨 论

当创伤性膈肌患者病情确诊后要进行手术准备,为患者采血、留置导尿管、胃管等,送至手术治疗。倾听患者主诉,配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时发现膈肌损伤,避免再次手术治疗。膈肌损伤症状、体征容易被复合损伤掩盖,容易发生漏诊,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密切观察,尤其是胸腹暴力挤压伤处于肋部与脐部间时,引流后呼吸循环仍然存在障碍而未见缓解,就要分析是否为本病[5]。膈肌损伤程度轻时患者临床会表现出上腹隐痛、便秘或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肠梗阻,检查腹部却扁平,就要充分重视是否为此病,及时将观察到的患者情况反馈给医师,及时处置。通过护理人员联系起患者和医生间沟通信息,掌握患者心理变化,以语言安慰方式,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此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帮助患者渡过创伤期。护理人员指导家属正常的叩背方法,手掌保持空心由外向内对胸背进行叩击,注意将伤口、骨折等处避开。有明显的肺痰鸣音时为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处理,避免发生肺部感染与肺不张。如有必要为患者切开气管,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给予患者维持吸氧治疗,维持95%以上的血氧饱和度。

研究分析,护理人员要观察创伤性膈肌患者的病情进展,分析预后影响因素,以此为患者提供及时、高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创伤性膈肌损伤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更准确的观察到患者病情,配合医生完成急救工作,加强临床各项细致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误诊率创伤性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