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2-24 01:00郑昆仑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肿痛感染率

郑昆仑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天津 300250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发展迅速,意外骨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 一旦骨折发生,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局部压痛,压痛和骨折畸形,四肢骨折患者还经常伴有发热和休克等一般症状[1]。 另外,四肢骨折发生之后,患者无法自主活动,对机体伤害严重,且影响患者的生活和自理能力,为了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肢体功能,加速康复,避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尽早实施有效的治疗[1-3]。基于《内经》“去宛陈莝”理论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骨折术后肿痛可以取得满意疗效。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2月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西医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则采取常规药物+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疾病疗效、四肢骨折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四肢骨折后肿痛消失时间、四肢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积分、感染率,分析了血府逐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2月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西医治疗组年龄23-78岁,平均(48.25±2.89)岁。男女分别31例和19例。四肢骨折病程1-4天,平均(2.72±0.21)天。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年龄22-77岁,平均(48.89±2.21)岁。男女分别32例和18例。四肢骨折病程1-4天,平均(2.78±0.28)天。西医治疗组、血府逐瘀汤治疗组资料有可比性。

2 方法:西医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常规进行手法或者手术复位,并给予西医消炎止痛和脱水等药物治疗,对电解质紊乱和酸碱紊乱进行纠正,密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治疗2周。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则采取常规药物+血府逐瘀汤治疗。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方剂组成由:当归10g、川芎6g、泽兰12g、赤芍6g、桔梗6g、桃仁20g、生地黄10g、甘草6g、红花20g、枳壳6g、怀牛膝10g、重楼9g、柴胡5g、虎杖15g。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2周。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疾病疗效;四肢骨折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四肢骨折后肿痛消失时间、四肢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积分;感染率。显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疼痛消失,肿胀消失,骨折愈合;有效:关节功能改善,疼痛缓解,肿胀减轻,骨折基本愈合;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4]。

4 统计学处理:SPSS12.0版本处理并进行卡方(x2)、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效果对比:血府逐瘀汤治疗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其中,西医治疗组治疗后显效16例,治疗后有效22例,治疗后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0%;血府逐瘀汤治疗组治疗后显效25例,治疗后有效25例,治疗后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

5.2 2组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积分对比:治疗前西医治疗组、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积分变化幅度更大,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积分比较

5.3 2组四肢骨折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四肢骨折后肿痛消失时间、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对比: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四肢骨折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四肢骨折后肿痛消失时间、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和西医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四肢骨折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四肢骨折后肿痛消失时间、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3.11±0.21)天、(6.13±0.22)天、(13.11±1.41)天、(83.13±10.24)天,西医治疗组四肢骨折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四肢骨折后肿痛消失时间、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5.50±1.25)天、(9.23±1.56)天、(24.50±2.25)天、(116.23±21.51)天。

5.4 2组感染率对比:血府逐瘀汤治疗组感染率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血府逐瘀汤治疗组感染率是6%,西医治疗组感染率是24%。

讨 论

中医对创伤后骨折和疼痛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认为其主要在于气血瘀滞和气血不足。现代医学认为,创伤性骨折后,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有时还有瘀伤等病理改变,而肿胀是由充血和渗出引起的;疼痛是由关节内压力增加和缓激肽引起的[5]。《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气伤痛,形伤肿。”故肿胀多为淤血所致。在治疗方面,需要侧重活血化瘀、通络行气。王清任《医林改错•方序》认为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血府逐瘀汤中,桃仁和红花活血祛瘀,甘草和当归益气生血,泽兰清热凉血,通经活血;枳壳和柴胡疏肝理气;桔梗载药上行;牛膝破瘀,引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神农本草经》记载:“桃仁苦,平;主治瘀血,血闭瘕邪气,杀小虫。柴胡气味苦、平,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牛膝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桔梗味辛,微温。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本草纲目》:红花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开宝本草》:枳壳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方中桔梗入气分性善上行而升清,牛膝入血分性善下行而降浊,二药配伍,升清降浊。尤其桔梗开宣肺气,肺气开通,则气之上下升降无阻,诸药合用有健脾补肾、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本研究中,西医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则采取常规药物+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显示,血府逐瘀汤治疗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治疗前西医治疗组、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积分变化幅度更大,P<0.05。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四肢骨折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四肢骨折后肿痛消失时间、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3.11±0.21)天、(6.13±0.22)天、(13.11±1.41)天、(83.13±10.24)天,西医治疗组四肢骨折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四肢骨折后肿痛消失时间、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5.50±1.25)天、(9.23±1.56)天、(24.50±2.25)天、(116.23±21.51)天。血府逐瘀汤治疗组感染率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血府逐瘀汤治疗组感染率是6%,西医治疗组感染率是24%。

综上所述,常规药物+血府逐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愈合的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肿痛感染率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阜阳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治疥疮
2012~2016年江苏丹阳市省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补阳还五汤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肿痛的疗效观察
藏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