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12-24 01:00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围术置换术高龄

白 雪

( 沈阳市骨科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44 )

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是指通过多学科协作优化围术期处理为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撑的医护行为,使不良手术应激反应得以减轻和阻断,重要内脏器官的功能恢复得以加速,为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机体快速康复创造有利条件[1-2],尤其对于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而言,健康意识的缺乏、原始疾病的影响以及身体机能的退化等因素均使康复进程被延缓,故围术期的优化护理更是势在必行。本次研究即针对FTS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并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06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59例,女47例,平均年龄(81.6±4.8)岁。所选患者均符合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年龄在70岁以上,无精神障碍、严重全身疾病无法配合康复锻炼者,排除最近1周接受过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治疗者。本次研究方案已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患者及家属亦知情且同意,遂以随机数字法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例数均等,组间基本资料比较并无较大差异(P>0.05),可实施对比分析。

2 方法:对照组施以传统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以FTS理念为指导优化围术期护理,具体如下:(1)切实构建由科主任、主管医生以及责任护士等组成的FTS小组,确保全体小组成员已完全掌握相关的操作规程,并透彻理解FTS的服务宗旨及理念,为患者提供高效稳定的临床处置。(2)于患者入院后及接受手术治疗前,根据高龄患者的实际生理病理表现及各自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实施术前宣教,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及图片资料,为其讲解疾病的引致原因、病情进展、治疗处置方案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将要实施的手术治疗流程及配合要点有个全面正确的认知,形成良好的心理依从性,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力。(3)因高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趋于下降,可于术前行超前镇痛,减轻其焦躁烦乱之情绪对手术的不良影响;结合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处置方式,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并于适宜时间节点指导患者进行足够时间长度的禁食及禁水干预,通常情况下为术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水,但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可在术晨温水服用降糖及降压药物。(4)麻醉方法首选椎管内麻醉;术中注意室温及输注液体和冲洗液的加温处理,并对补液量进行控制;止血应彻底,术毕不进行常规引流处置。(5)待患者麻醉清醒,以温开水蘸棉签湿润其口唇,术后4小时即可进食以高能量、高蛋白为主的流质饮食,增加患者的机体抵抗力,预防长时间禁食诱发低血糖;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据此实施多模式镇痛,并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糖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麻醉清醒后行主动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术后1天行X线复查无恙后,开始训练患髋屈曲、外展、伸直等,渐过渡至床上坐起、床边站立、下地行走等,训练期间一定要以安全为第一要务,严防意外发生。

3 观察指标:记录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所花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所花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较,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x±s)

5.2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经详细统计,观察组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和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66%;对照组则出现5例深静脉血栓、4例切口感染和1例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二者相比较,x2及P值分别为:5.2472,0.0002,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骨科针对髋关节严重疾患及意外创伤的有效处置方法,用以纠正关节畸形及功能恢复[3]。鉴于当前医疗资源的紧缺及患者康复愿望的急切,围术期护理措施的优化迫在眉睫。FTS理念即将临床验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应用于围术期处置中,以期在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保证良好的机体功能状态,满足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的身心需求。

FTS理念注重的是多学科协作,因而需先建立包含骨科医师、护士、麻醉师以及康复治疗师在内的FTS小组,使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更为直接和有效,依据FTS理念制定的各项措施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从而获得最佳的处置效果。通过对术前宣教的优化,使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了解更为全面和深入,配合度更高;而超前镇痛及禁食禁水时间的缩短均使患者获得更佳的身体舒适度,减轻了机体的应激反应;采用椎管内麻醉则是出于对患者心肺功能的保护及心血管负担和肠麻痹的减轻;术中各项保温措施的实施则是为了规避低温和寒冷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和切口感染几率的增加;因过多输注含钠液体,将使心脏负荷进一步加重,心脏功能障碍的发生几率升高,还可导致术后肠麻痹的时间延长,故术中严格控制输注液体的补给;有研究认为[4],术后长期放置引流是引发感染的原因之一,故FTS主张术中充分止血,术毕不放置引流;术后尽早摄入流食并行多模式镇痛,均为早期康复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石,使患者机体可耐受术后早期康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患者的肺功能、肠蠕动均有很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使肺部并发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本次研究结果亦表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所花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经济负担亦随之减轻,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亦较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围术置换术高龄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