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对学生文化自信的机遇和挑战

2019-12-26 08:53闫新华高德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特色文化

闫新华,高德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数理系,北京 102617)

1 网络时代

“互联网+”是指传统企业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其并非是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简单相加,而是深度的融合和共通,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是两者相融合的技术基础和保障。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互联网+”在我国有了更快的发展,新的生态发展模式不断涌现,各行各业开始突破各自的局限性,通过深度的融合以及各类信息技术和平台的运用实现创新驱动以及发展模式的重塑,学术界以及理论界在对这种经济发展形态进行分析时提出,开放生态、连接一切、重塑结构、创新驱动、尊重人性以及跨界融合是“互联网+”时代以及网络时代最大的特征。

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络时代之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人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大的社会背景环境也会影响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必须要积极地实现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经济自信,文化自信理论是其他几个因素的重点以及基础,只有真正地实现文化自信,才能够保障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制度建设的过程之中奠定坚实的智力因素。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之中,社会各界以及中国共产党必须要以文化自信的树立作为民族联合核心。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只有真正地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承接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基本精神基因,才能保障我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真正地为人类文明的解放以及社会进步的推进奠定坚实的文化内涵基础以及先进思想基础。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相连,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之中的重要精神体现。

3 网络对学生文化自信的机遇

在当今社会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文化自信的核心以及精神,只有真正地实现文化自信,才能够为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及政治自信奠定坚实的先决条件以及理论基础,在互联网时代之中,我国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面临着诸多的机遇。

3.1 网络时代为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文化自信不仅涉及许多的主观意志以及人为因素,更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历史纵向发展以及时代横向发展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文化自信发展的具体情况。在网络化时代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要以时代潮流为立足点和核心,通过对我国民族历史的辩证分析来了解世界历史以及历史规律,共产主义信念需要以全体中国人民自觉行动为主题和核心,积极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也需要以把握时代潮流为前提,深入分析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阶段,着眼于全球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以及教育来保障其真正地树立一定的文化自信,并实现文化自信能够实现与时俱进。

3.2 网络时代对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时代中,对于学生的教育以及引导来说,在树立文化自信心时要通过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比较来凸显自身的优势,客观地呈现自身在文化自信树立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学生的文化自信只有满足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学校以及社会各界要在更加开放化的环境之下积极地应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以及外部环境,以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和核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保证其能够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

3.3 网络时代为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对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团结各民族有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十分注重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通过不断地宣传以及教育,将优秀文化、经典著作融入现有的教育体制之中,通过这种形式来更好的落实国民素质教工作以及文化宣传工作,让社会公众能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正确文化、思想的引导之下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和价值,另外,这一点也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文化自信的树立。

但是,结合该文的实践调查以及资料分析可以看出这种传统的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方式所取得的效果不容乐观。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文化内容的单方面灌输,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网络时代的到来则能很好突破这一不足,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仪器来对学生教学文化自信的树立和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对于一些主动性比较强,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其可以利用不同的网络学习平台来满足自身树立文化自信的需求。因此,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以及我国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该次问卷调查中有超过九成的学生每周的上网时间超过了15h,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网络对学生文化自信树立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了解与文化自信相关的知识,为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机会。

4 网络对学生文化自信的挑战

在网络时代之下,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只有真正地考虑各类影响因素才能够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以及价值,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奠定更加坚实的外部基础。

4.1 适应网络时代的传播,共享模式的变革

网络时代之下的传播模式以及传播内容产生着较大的变化,内容传播效率高、范围广,各种信息资源开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共享。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各种外来文化纷纷涌入我国,对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了诸多的影响。对此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之中,我国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立足点和核心,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学生文化自信建立的过程之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需要主动继承、发展以及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我国文化的弘扬以及发展增添更多的动力。其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之中也需要以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为立足点和根基,积极地创新现有的传统文化,从而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及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和价值。

4.2 辩证发展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网络时代以创新发展为立足点和根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在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树立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立足点和根基,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创造,针对创新环境之中的具体内容以及形式积极地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文化自信在时代变化之下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创新,真正地站在辩证发展的角度看待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积极地弘扬并传播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在学生文化自信树立的过程之中,真正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以及核心。

除此之外,网络时代之下的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挑战,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前提和核心,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不同组成部分,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才能够在学习外来文化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之中真正能做到取长补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及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及价值。

4.3 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容产生了较大变化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在“互联网+”时代之下的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与传统有着较大的区分,因此在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以时代发展的需求为立足点和根基,结合网络时代之下,学生文化自信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界定,了解学生文化自信建立的相关要求。

如果站在更加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可以看出,网络时代之下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容主要以碎片化的信息为主,尽管这些信息能够保障信息数量的充足性,但是对于学生个人的学习以及文化自信的树立来说则有着许多的不利影响,因为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对个人的逻辑思维有着一定的挑战,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个人后期的发展,学校领导以及社会各界需要积极地关注这一社会变化,通过对学生文化自信树立具体内容的深入分析来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5 结语

结合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对网络时代中学生文化自信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的深入分析来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充分地利用网络时代之中的各种优势,通过发挥各种先进技术的作用以及价值来保障我国在新世纪之下,真正地推动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在文化树立过程之中的具体内容以及所需要做出的相应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国际化竞争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拥有一定的国际地位。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特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网络时代
谁远谁近?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网络时代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