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剖析
——以上海市若干本科院校为例

2019-12-26 08:53曾玲玲盛知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少数民族大学生

曾玲玲,盛知恒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生工作部(处),上海 201620)

由于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这种形势给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促使高校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该文对上海市若干高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高校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总结高校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时存在的问题。

1 国内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确立人生目标、发掘内在潜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西南民族大学冯瑛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事物,中小学教育阶段很少涉及职业生涯的教育,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它们的思想观念相对传统,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背景的特殊性,导致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职业生涯教育需要考虑更多影响因素[1]。新疆师范大学李晓琴指出,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仍存在毕业生规划意识不强职业认知能力不足、职业规划理论与实际行为脱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水平欠缺等问题[2]。苏州大学刘海建议,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普及性教育、系统性教育、示范性教育、针对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探索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3]。扬州大学杨扬表示,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教育,要加强队伍建设、要提倡以能力为导向、要落实全过程追踪[4]。

目前来看,国内外生涯教育研究资料较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现有文献来看,关于普通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较多,但对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较少且大部分处于探索阶段,而实证调查研究更是缺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发展较慢。

2 调研数据分析

2.1 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情况

该次调研采用专题座谈会、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以全面了解上海市高校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情况。该文的数据来源于课题组针对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上海市20所本科高校。

2.2 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2.2.1 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视程度

关于高校是否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没有高校选择“不重视”或者“一般”,而选择“非常重视”和“重视”的高校则各占50%。可见,上海市本科高校普遍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但不是所有高校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85%的高校均已配备少数民族学生事务专职教师。但访谈显示,少数民族学生事务专职教师主要工作内容以负责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管理服务、安全稳定为主。除少数高校外,多数高校都尚未配备专职的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教师。

2.2.2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关于高校是否已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专项活动,90%的高校已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组织开展了相应的专项活动,主要活动类型有“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少数民族专场招聘会” “组织开展职业生涯座谈和咨询”,分别占90%、80%、80%。可见,多数高校已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专项活动,但由于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资源限制,活动仍存在形式单一、覆盖面不全等问题。调研高校均已开展不同类型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但多数高校以大课堂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且课程内容中没有涉及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部分,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针对性、有效性有所欠缺。

2.2.3 影响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因素

关于影响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因素,多数高校认为是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单一且覆盖面小和活动不丰富,分别占70%、60%、50%。可见,高校急需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组建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设计系统实用的教学课程,丰富教学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需求。

2.2.4 高校认为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

在关于高校认为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的调查中,民族文化、国家政策和个人职业愿景占比较高。因此,高校需要在各类课程和活动中加大政策的宣传、文化的介绍和做好职业规划辅导。

3 调查结论

基于调研数据,结合专题座谈和师生访谈,该文分析总结了上海市本科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整体投入不足

调研得出,虽然高校已普遍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缺少顶层设计,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需求。多数高校由就业指导部门附带承担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就业去向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投入则明显不足,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3.2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师资结构不合理

总体而言,上海市高校专门从事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专业人才队伍短缺。除了少数高校外,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配备专职的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目前,上海各高校从事少数民族就业事务的通常由相关职能部门教师或思政辅导员等兼任。这些教师普遍缺少指导少数民族学生生涯发展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加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

3.3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构建存在不足

近年来,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生涯教育的连续性不够。据访谈,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去向选择主要是回原籍考公务员、回原籍进入大型国企工作、考研等,而部分高校往往到了毕业年级,才启动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关辅导工作,导致学生准备不足,很难实现就业目标。二是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调查显示,单独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课程的高校只占30%,职业生涯教育通识课程中有涉及少数民族学生内容的高校只占15%,且缺少全面了解民族文化、准确解读国家政策的教师,针对少数民族的教案更新较难,很难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三是职业生涯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联系不紧密,脱节现象较严重。上海各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在实践性、体验性教学方面相对较薄弱,一方面活动集中在座谈、讲座等方面,职业倾向测评、社会适应性训练等实操内容涉及不多,另一方面只有10%的高校独立举办少数民族专场招聘会,其他高校都是组织参与,少数民族学生缺少实习实践机会,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得不到全面有效的提升。

3.4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针对性辅导缺失

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学生既具有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同时也带有少数民族的传统特征,宗教信仰、性格特点、职业取向、发展环境等方面与普通大学生有较大差异。在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时,许多上海市高校还没有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这些独特性,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时多以讲座或大课堂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辅导内容与普通学生一致,缺少民族文化、国家政策等解读,不能很好地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职业生涯方面做出科学选择。从调研中也反映出,高校面临的少数民族生涯教育的困难之一就是学生参与率不高,现有课程体系或活动缺少针对性和吸引力,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自然没有参与的热情和必要,需要高校不断反思和探索改革现有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4 结语

从该次调研来看,上海市高校在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时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需要继续努力完善。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生涯教育是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政府、高校、企业需三方联动,共同发力,为实现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新突破而努力。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少数民族大学生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曼巴传奇 KOBE20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