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建设探析

2019-12-26 08:53郭秀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体系

郭秀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北京 102442)

文献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业务工作重要环节。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不断累积的过程,主要以满足该校教学科研为目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整体工作、影响到学校教学科研的开展。如何才能建成一个基于专业服务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对我们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内容。该文仅就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1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特点

文献信息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的文献资源体系是图书馆为师生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必须根据学院办学宗旨与办馆目标,满足师生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形成合理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从文献资源的数量来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总量相对较少。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过去的中等职业院校合并或升格而成,办学规模较小,图书馆建设起步晚、基础差,文献资源类型和总量都相对较少。原有纸质资源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也未形成系统化。数字资源订购数量更是少得可怜。

从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来看,由于历史的积累不够和现实的经费短缺,一般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质量偏低,多数馆藏资源来源于学生教材和教辅材料。有关专业著作只占很少部分。另外受资金影响所购文献资源的实用价值较低,馆藏文献更新速度较慢,更加无法满足读者的潜在需求。

从文献资源的特色化建设来看,高职院校由于建校较晚,专业设置又往往紧跟市场发展,几乎每年都在调整,专业呈现出不稳定性的特点,造成文献资源建设缺乏连续性,无法形成体系,对于该馆的馆藏特色化建设更是无暇顾及。造成疲于应付,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特色可言。

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才资源缺乏,缺乏既有图书馆知识又有专业背景的信息资源采购人员,人员的流动性也较大,文献资源采购的随意性较大,造成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缺乏连续性,这也是造成图书馆文献资源无法形成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特点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为高职生、大专生,他们的学习动力和需求都不及本科生强烈。需要图书馆引导他们进入图书馆,增加阅读兴趣。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目前仍以传统的常规性借阅服务为主,处于低层次服务阶段,大部分图书馆可能还不能提供信息加工、深层次服务以及个性化服务。

高职院校的读者信息需求主要集中于实践性的资料,更需要从生产经济等活动第一线中获取非正式出版的最新资料,把社会需求和专业建设需求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方向,并不断开拓新的服务方式。

3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在当前形势下,一方面文献资源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图书馆用于购置文献资源的经费有限,图书馆无法做到对文献的收藏面面俱到,在达不到全面收藏的条件下,各图书馆应该对自身存在与发展做出判断与定位,考虑如何更加合理地收藏文献资源,要将有限的经费和人力用在刀刃上。立足该馆现有情况,建设符合该院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首要任务是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要与学校的学科建设相适应,依照本校的学科优势及特点,突出岗位性和专业性的职业特点,并以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课程的职业性、专业性为收藏重点,建设以高职教育为核心并突出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满足教学科研需求的同时兼顾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需求。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除了对他们进行专业教育以外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的阅读爱好。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选择的收藏多种多样的社科文献,一方面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当前社会更需要“一专多能”“专博相济”的复合型人才。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学校除了专业学习外,更加注重全面发展,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应该成为学生当仁不让的第二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发源地。所以图书馆需要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当增加社科文献的收藏。比如,适合学生净化思想、塑造人格的人文社科文献等。

平衡好传统文献与数字资源的比例。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读设备的普及,读者使用文献资源的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从单纯的纸本阅读逐渐习惯了越来越多的电子阅读。据统计国人近年来利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的图书数量在逐年增加。2012年平均电子图书阅读量为2.35本;2013年为2.48本;2014年为3.22本;2015年为3.26本。2017年中国人均阅读图书数量和2016年相比增加了一倍多,其中,电子书达到10.1本,纸质书达到7.5本。因为电子书的便捷性,超六成读者表示未来将选择电子阅读。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电子阅读需求,图书馆也应适应时代需要,增加数字资源的采购比例。一方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也缓解了纸质文献数量的增加给贮藏空间带来的巨大压力。

开发利用网络免费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文献资源建设的不足。互联网上各种免费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可谓形式多样,数量庞大,而且具有获取便捷、时效性强等特点,在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过程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大型图书馆、联网的学术资源库、多种网上杂志、多种新闻媒体的网络版,网络上有不计其数据的信息源。图书馆在进行文献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免费资源。对有价值的网络免费资源,可以为我所用。从网络上搜集、整理一些优质的免费数据库资源,建立数据库导航。供该校读者检索和利用。对免费数据库有鉴别地选择和利用,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用对学校教学、科研有用的,具有学术性、权威性并且是质量和可信度高的的免费数据库,而且还要从学科建设角度、读者需求情况等进行细致合理的分析和筛选。纳入该馆的虚拟馆藏之中。这样合理提供和利用网络免费资源不仅可以使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相互补充,丰富馆藏内容,使文献资源建设体系更加完善。更方便于读者进行网络检索和利用。

高职院校图书馆除了在该馆资源建设上力求完善合理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目前社会上已有的各种共享资源体系,实现和本科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服务。目前各地区高校馆和公共馆都已建立多种多样的资源共享保障体系,如北京地区早已开通的北京地区高校资源保障体系 (BALIS)、全国高校资源保障体系(CALIS)等。这些文献保障体系覆盖了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和全国多个知名公共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通过共享服务,既满足了该院读者的信息需求,又大大节省了各馆每年的购置经费。有百利而无一害。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想建成本馆的完整文献资源体系,还需要一支优秀的人员队伍。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与本院所设专业相关联的相关学科背景,而且精通网络信息技术及外语知识。具有过硬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础,而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大背景下,图书的存储形态和传输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多媒体化、电子化、网络化是现阶段图书管理工作的趋势,只有具备相关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新的工作要求。

4 结语

目前,面对网络越来越发达的社会环境,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体系建设工作愈加复杂和多样,需要图书馆员要与时俱进,在文献资源建设中一方面要有针对性选择适合该院专业特色的传统文献,另一方面要扩大数字资源的选取,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免费资源,扩大该馆资源建设的范围,建设既富有高职专业特色的,又能学科覆盖全面的,而且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相互补充的文献资源体系。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体系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去图书馆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