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9-12-26 08:11范勇兵周明慧
医疗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达拉抑制率阿司匹林

范勇兵,周明慧

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 (江西广昌 3449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作为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促、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1]。临床多采用抗感染、抗凝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AIS患者,其中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药物,可抗感染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效[2]。依达拉奉属于脑部保护剂,可保护受损神经细胞,将其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保护患者脑功能,加快恢复脑循环[3]。本研究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对AIS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试验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52~84岁,平均(63.74±2.1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21 h,平均(9.62±1.29)h。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51~82岁,平均(63.71±2.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19 h,平均(9.57±1.26)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4]中的诊断标准;发病至就诊时间<24 h;经磁共振、CT检查确诊;可耐受依达拉奉、阿司匹林治疗。排除标准:存在造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肝、肾功能损伤严重的患者;近3个月内接受过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灵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1528)治疗,100 mg/次,1次 /d。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依达拉奉(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405)治疗,30 mg/次,于30 min滴完,2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抑制率。(1)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评分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42分,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评分呈正相关。(2)临床疗效依据治疗前、治疗2周后NIHSS评分变化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分别对应NIHSS评分降低≥45%、18%~44%、<18%;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100%。(3)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血栓弹力图仪(GE5000型,美国BD公司提供)测定血小板抑制率,诱导剂选取二磷酸 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 花生四 烯酸(arachidonic acid,AA)。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评分比较(分,x-±s)

2.3 两组ADP、AA途径诱导血小板抑制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ADP、AA途径诱导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DP、AA途径诱导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ADP、AA途径诱导血小板抑制率比较(%,x±s)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仅对照组出现1例过敏反应,但未对治疗造成影响。

3 讨论

AIS多由于脑部出现急性供血障碍所致,若未能及时治疗,将导致脑细胞因缺氧、缺血而出现不可逆损伤,该病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极易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溶栓为目前AIS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医疗条件及严格适应证的限制,多数患者往往无法得到有效治疗[5]。临床实践发现,AIS患者多伴有血小板聚集增多、血液流动变缓现象,而这会导致栓塞进一步加重,进而加重AIS患者病情。

规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为AIS防治的重点所在,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剂,可作用于AA,进而可抑制其转化血栓素A2,降低A2含量,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进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扩大的作用[6]。但临床实践发现,AIS病情复杂,单一药物治疗往往无法及时控制病情;同时AIS患者病灶内存在的大量氧自由基将加重神经细胞损伤。因此,及时清除氧自由基以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依达拉奉作为神经保护剂,也是自由基清除剂,其经静脉给药可快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调节血脑屏障,清除病灶内氧自由基,阻断神经细胞损伤,同时该药还具有缓解脑水肿、减轻血管内细胞损伤的作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ADP、AA途径诱导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这一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使用治疗效果更佳,利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升血小板抑制率,进而有助于加快脑组织恢复,减轻致残风险,且联合用药安全性、有效性较高。

综上所述,AIS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有助于提升其血小板抑制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在提升AIS治疗效果的同时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达拉抑制率阿司匹林
双酶水解鱼鳞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研究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血栓弹力图评估PCI后氯吡格雷不敏感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日本荚蒾叶片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