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2019-12-30 15:35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素养传统游戏

刘 金 娣

(牡丹江林业管理局幼儿园,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幼儿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品格各方面尚未形成,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树立幼儿的文化学习自信,深化其人文素养,有利于幼儿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相结合,更好地发挥了其在社会发展的作用。传统文化被广泛运用到幼儿教育过程中去,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人文素养,为幼儿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一)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帮助幼儿提升文化素养是一项重要内容。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幼儿园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忽略了文化素质的培养。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无助感,有利于幼儿文化素养的提升。比如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可以用“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等典故引导幼儿,还可以举行历史小故事讲堂,有效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以,在幼儿教育时期,就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在实际幼儿教学过程当中,要科学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在重大传统节日时,开展相应的幼儿活动,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比如在端午节等重大节日时,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及家长进行包粽子的活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屈原的故事。

二、幼儿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

(一)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

幼儿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设计相关的学习课程内容,有效引导幼儿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正确认识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优秀文化。课程主题可以来源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创设多样化的幼儿喜爱的主题是传统优秀文化渗透的关键,教师要为幼儿创建浓厚的情境体验。在教学课程内容的编排过程中,教师尽量将幼儿较熟悉的传统游戏、民间游戏融入其中,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也能体会游戏的快乐。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幼儿自己的兴趣,让幼儿自发选择玩伴、自主创编动作、自由创设玩法,真正让幼儿满足个性化的游戏需求,表露自由的天性,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丰富活动内容,更新教学手段

我国著名的教育界前辈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从中可以看出游戏对于孩子是多么的重要,是他们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某一特定的环节自主设计动作,充分满足了幼儿的个别差异和发展需要。在某一特定的游戏规则下,让幼儿自主设计游戏玩法,更是满足了幼儿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活动形式,将富含传统文化的儿歌、故事等,有效融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将与主题内容、风格吻合的音乐串接在一起,能描绘出特定的情景,赋予原本单调机械的动作以鲜活的思维意境,给孩子无限的想像空间,让他们在自己创造的情境中体验艺术美与形体美带来的愉悦感。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整合课程资源,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借助主题式游戏化活动,创设传统文化情境

幼儿园主题式游戏化活动,是幼儿园一个重要的集体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手段。它对调节幼儿一日活动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它还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我们要积极整合课程资源,不断研发新的操节主题,创设适合幼儿的操节游戏,让幼儿积极参与操节活动中,以更加愉快的情绪进行锻炼,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热身操 “元宵灯会”中,可以借助音乐中句尾的停顿和重音玩多种游戏。游戏的玩法可以由幼儿商量决定。并且可以根据幼儿兴趣与能力不断变化。 孩子们随着音乐从四面八方边玩游戏边跑向做操场地。在主题式游戏化活动过程当中,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主题式游戏化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增多,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在主题式游戏化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教”这一角色,设置游戏动作,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因为幼儿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还应该明确主题式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幼儿“尊老爱幼”的传统优秀文化内涵。鉴于幼儿理解能力基础薄弱,教师在开展游戏的时候,应该尽量规避复杂的、难度高的、超过幼儿理解范围之外的游戏,依托游戏的特点,激发幼儿的热情,让每个幼儿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游戏的选择方面,尽量选择参与人数多的大众游戏,锻炼幼儿发散思维的同时,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用剪纸、脸谱等装扮教室,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四)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深化情感体验

在开展主题式游戏化活动之前,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深入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充分重视他们的主体地位。最后,经过汇总分析,总结出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形式,在此基础上展开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游戏活动。通过访谈的手段,既了解了幼儿的真实想法,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让幼儿充分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游戏活动中,深化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在主题式游戏化的传统活动中,既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体验,增加了幼儿互动的机会,又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锻炼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具体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游戏活动,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教育要结合其具体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式游戏化活动。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具体特点,有效锻练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幼儿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活动,帮助幼儿树立活动自信,让幼儿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向幼儿介绍传统文化,深化幼儿的文化获得感,提升文化认同感。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给幼儿带来更加浓厚的情境体验。在教学课程内容的编排过程中,教师尽量将幼儿较熟悉的传统游戏、民间游戏融入其中。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也能体会游戏的快乐。幼儿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素养传统游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