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力训练在慢性下腰痛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9-12-31 01:49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肌力常规检验

曲 铭

(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 , 辽宁 鞍山 114048 )

慢性下腰痛在临床上是临床骨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这种病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临床有研究认为,慢性下腰痛的发病率在成年人当中能够达到60%-80%,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慢性下腰痛会对于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产生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最近这几年,临床对患者进行核心肌力训练开始成为一个主流的治疗方案,有研究认为这种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明显改善患者的慢性下腰痛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针对于此进行分析,同时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文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下腰痛患者,选择56例患者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核心肌力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28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45.2±13.4)岁;核心肌力治疗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29岁,平均年龄(46.1±13.1)岁。本文所有患者均在临床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腰痛,患者的腰痛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所有患者均为非特异性腰痛。对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常规骨科检验方案进行检验,并且为患者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案排除存在骨科疾病,所有患者排出存在肾结石导致的特异性腰痛,本文所有患者排除存在严重内科疾病的情况,不存在有4周之内使用过药物治疗或其他方案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自愿入组进行调查,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经统计学软件检验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2组患者之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于本文的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主要为患者选择采用腰背肌训练、理疗治疗方案、拔罐治疗方案和中医针灸治疗方案等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可以先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抚摸大约1分钟,并且选择采用揉法进行5分钟的治疗,随即为患者进行叩击1分钟,并进行1分钟的按压,每次持续时间为半个小时,每周为患者进行5次治疗。针灸治疗可为患者选择采用肾盂阿是穴、大肠俞阿是穴、环跳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灸强度的调整,为患者进行大约15分钟的治疗。而对于本文的核心肌力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核心肌力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主要为患者根据实际状况,首先制定核心肌力的训练方案,为患者的治疗划分阶段。(1)第1阶段治疗:使患者能掌握核心肌力的等长收缩,使患者在吐气末端能够主动鼓起下腹部,并在接下来保持正常的胸式呼吸的节律,尽量的维持患者下腹部的硬度,使患者进行腹横肌等长收缩。(2)第2阶段治疗:在稳定状态之下,为患者进行缓慢的运动,通过对于核心肌力的应用,尽量将患者的腰部曲度进行拉直,以便于产生“压床”动作。(3)第3阶段治疗:在不稳定的状态之下选择静力性支撑,在稳定状态之下进行动态运动,使患者能够进行3点支撑或2点支撑,可伴随支撑进行其余的肢体运动。(4)第4阶段治疗:使患者能够在不稳定的状态之下进行动态的运动,确保患者进行仰卧位动作的过程中能通过对于核心肌力的利用来对患者的四肢相对位置进行维持,使其确保不变,并在此状态之下进行左右躯干的转移,也就是常说的“抱柱子”动作。(5)第5阶段治疗:在不稳定的状态之下,能够使患者进行动态的抗阻运动在不稳定的状态之下,能够使患者进行动态的抗阻运动进行爬行运动,但通常情况下,能够进行到这一阶段的患者相对较少[2]。对于本文核心肌力治疗组的患者进行康复项目完成以后,通过相关的治疗师对核心肌力进行检验。本文当中的全部实验,通过1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进行督促和监督。对患者进行持续4周的治疗,每周为患者进行2次治疗。对患者进行核心肌力训练,每次不能少于半个小时,完成治疗后,治疗师需要对患者布置相关的训练任务。

3 观察指标:对本文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选择采用视觉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分值满分10分,以6分为中线,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同时为患者选择JOA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相关功能状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功能改善越好。

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患者的VAS评分和JOA评分等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在检验过程中均选择t值检验,2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说明2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注:本文采用统计学软件的版本为IBM SPSS26.0。

5 结果: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采用视觉评分法(VAS)进行评价,并且选择采用JOA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功能进行比较,治疗之前,2组患者在评分方面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以后,本文的核心肌力治疗组的相关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请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IOA评分比较

讨 论

患者进行核心肌力训练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促进患者肩关节以下和髋关节以上,包括盆骨在内的区域当中的稳定性大大提高,特别是对于保证患者的中间关节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保证患者力量传导得到有效的发挥,对于提高人体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具有重要的价值。综上所述,对于慢性下腰痛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核心肌力训练方案进行治疗可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相关功能,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肌力常规检验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常规之外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