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提升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

2020-01-02 05:38沈奕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亲和力思政课教学方式

沈奕伶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 210031)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主要是指高职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及学生对高职思政课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亲和力是高职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提升的基本前提,是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

一、运用新媒体提升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必要性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重塑了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生态。在此背景下,运用新媒体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势在必行。

(一)回应学生关切,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2018年,“00后”集体迈入大学生活,相较于“80后”“90后”而言,“00后”身上网络“原住民”的标签更为明显。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学生在我国8.54亿的手机网民群体中占比最高,达到26%。可以说,以智能手机为主要网络终端的新媒体已经成为“00后”高职学生获取各类信息、开展人际交往的主要平台,并在其认知方式、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媒体具有信息海量、传播迅速、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00后”高职学生借由新媒体平台能够获取更多的趣味化和个性化的资讯内容,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其求知欲望,他们对高职思政课的内容、方式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而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所需、服务学生成长。面对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学情,高职思政课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断提升其亲和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要,同学生对高职思政课的期待相契合,增强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提升教学效果,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否具备亲和力不仅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关系到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实现程度。在当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高职思政课的境遇是学生对其敬而远之。高职思政课经常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距离感,出现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而学生低头不语的状况。究其原因,就在于传统的高职思政课的内容、形式等远离了学生实际的生活方式,学生内心没有对思政课产生真正的认同感,造成了学生同思政课之间的疏离,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而新媒体在高职思政课中的运用能够极大地改善这种尴尬场面,新媒体平台呈现的丰富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媒体技术的即时性、互动性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不仅彰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也实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运用新媒体提升高职思政课亲和力应注意的问题

从高职思政课的主要组成要素来看,其亲和力构成包括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亲和力。在“互联网+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职思政课中出现了新媒体的身影,新媒体在高职思政课亲和力提升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具体的教学运用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避免出现教学主体的失语状态

新媒体给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为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平台和技术条件。但目前,新媒体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往往是分离的,新媒体的开发者对高职思政课而言是“门外汉”,只局限于产品功能的开发;而新媒体的使用者在新媒体的开发过程中又处于失语状态。在这样的状况下,新媒体在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只能停留在表面。所以,运用新媒体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教学主体不能处于失语状态,应当享有话语权。一方面,教师作为“教”的主体,了解高职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将思政课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纳入新媒体功能的设计、开发中,能够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学”的主体,是高职思政课的直接受众,也是新媒体的实际使用者。“00后”高职学生作为网络的“原住民”,他们对新媒体的功能如数家珍,学生的使用诉求也是新媒体同高职思政课融合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对新媒体的开发利用,必须体现高职思政课教学主体的话语权,反映教师和学生的真实需求;既要呈现技术手段,又要彰显思政课价值引领的特点,最终达到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效果。

(二)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娱乐化

高职思政课提升亲和力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迁就学生、迎合学生喜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为刺激学生眼球,对新媒体内容的选取呈现随意性、娱乐化的特点,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所谓泛娱乐化,是指为不可或不适宜娱乐的事物赋予娱乐的属性,使该事物具备了独特价值属性的文化状态[3]。虽然娱乐化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活跃课堂,提高高职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抬头率,但却削减了思政课本身所具备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由此可见,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最根本的是来自于理论所散发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当然,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娱乐化并不是要将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一棒子打死”,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了趣味化、生动化的补充,只是在作为教学案例时,要把握好内容的亲和力和娱乐化之间的尺度,既要博学生眼球,又要入学生内心;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之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否则,单纯的娱乐化只会造成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局面。

(三)避免教学方式的盲目技术化

刷微博微信,用抖音记录生活,这些已经成为“00后”高职学生的日常。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方式对“00后”高职学生的吸引力呈下降趋势。为此,很多高职院校将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到思政课课堂中。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提升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在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有效沟通互动的桥梁。另一方面,虽然新媒体技术使得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日益信息化,但一些学校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酷炫化,出现了盲目技术化的倾向。在教师层面,主要体现在一些高职思政课教师对于新媒体作为教学手段的目的认识不准确,在实际教学中“就技术而用技术”,将直播、弹幕、VR等新媒体技术一股脑地全部搬到课堂中。这既违背了高职思政课运用新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初衷,也造成了新媒体技术在思政课堂上的低效应用。在学生层面,具体表现为一些“00后”高职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过于沉迷技术,对于酷炫的新媒体手段热情高涨,但对于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却意兴阑珊;一些学生的目光只聚焦于新媒体技术所呈现的技术表象,没有透过表象去探究实质。针对这样的现实问题,新媒体技术在高职思政课的运用中要遵循合理、有效、有度的原则,不能因为要提升教学的亲和力而盲目地“唯技术论”。

三、运用新媒体提升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

在新媒体时代,高职思政课要审时度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要优化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新媒体素养,也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完善思政课的内容供给,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

(一)优化思政课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消解师生之间的信息代沟

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新媒体素养主要是指高职思政课教师对新媒体知识的了解、技能的掌握以及将其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能力。“00后”高职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洪荒之力”“C位出道”“奥力给”等新媒体流行语是他们日常使用的高频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00后”高职学生对新媒体的接受、使用能力要高于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职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的新媒体素养,消解同学生之间的信息代沟,才能利用新媒体有效开展教学,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一方面,高职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新媒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川老师在2015年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其微信公众号设置了“节日谈”“你来问”“听我说”三个环节,针对学生关注的问题和社会热点,通过讲故事、分享自身经历等形式把理论讲到学生心里去,消除了师生间的信息代沟,拉近了学生同思政课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高职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新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新媒体内容和技术,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提升高职思政课亲和力过程中的真实效用。当然,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新媒体素养不能只停留在对新媒体的掌握和运用层面,更应当以自身良好的新媒体素养为引领,帮助“00后”高职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新媒体素养,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隐藏在新媒体庞杂信息背后的社会思潮。

(二)发挥新媒体的内容优势,增强教学内容的情感共鸣力

新媒体的内容优势是指新媒体平台拥有海量信息,其多样化、趣味化的视频、动画、表情包等内容备受“00后”高职学生的青睐。例如,为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国产动漫《领风者》在哔哩哔哩(bilibili)一经播出,便受到网友的热烈追捧。《领风者》立足青年群体,将马克思同“二次元”相结合,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讲述了马克思传奇的一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由此可见,新媒体平台上艺术化、形象化的内容表达增强了高职思政课内容的亲和力。所以,高职思政课要发挥好新媒体的内容优势,让“00后”高职学生在教学内容的体悟中提高对高职思政课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首先,内容的选取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做到以情动人。为什么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深受学生喜爱?归根到底,是因为新媒体平台秉持着“用户至上、体验为先、内容为王”的互联网思维,其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会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相较于“高大上”的案例,新媒体平台上“接地气”的人物、事例往往更能让学生“走心”,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也更容易激励他们将其外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其次,内容的选取要符合教学实际,做到以理服人。新媒体平台上内容多样,将其用作教学素材时,不能单纯地就内容谈内容,也不能一味地娱乐化,应深入剖析内容背后的实质。马克思强调:“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唯有向学生讲清楚理论,使学生对问题不留困惑,学生才会心服口服,才会发自内心地认可思政课。最后,内容的选取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到以德育人。内容丰富是新媒体的一大优势,但也伴随着内容良莠不齐的风险。发挥新媒体的内容优势要做到取其利、去其弊,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正能量。

(三)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新媒体技术优势主要指新媒体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移动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快速推送与对接、搜索与过滤、分析与预测等[4]。高职思政课教学坚持“内容为王”,但也不能忽视教学手段的创新。在传统媒体时代,高职思政课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新媒体时代,其技术优势改变了高职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它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载体,营造了类型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为此,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利用好新媒体的技术优势,用“00后”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政课教学,切实增强高职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其一,要利用好新媒体实时互动的功能。直播、弹幕等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高职思政课师生之间单向传播的局面,学生通过弹幕发表自我观点,教师根据弹幕内容进行实时反馈,实现了教学的双向互动,增强了教学的精准化和多元化。其二,要利用好新媒体个性化数据分析和预测的功能。新媒体技术将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知识掌握情况以数据的形式呈现,为教师分析思政课的真实教学效果提供了依据。教师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回应和引导,并对教学方式进行及时的优化调整。其三,要利用好新媒体超越时空的优势,促进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运用新媒体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是顺应大数据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必须认真对待。高职思政课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使其亲和力得到质的提升,不断开创思政课教学新局面。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政课教学方式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