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应用探索

2020-01-02 19:08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生活化作文

(河北省廊坊市育人学校初中部,河北廊坊 065000)

语文作文不仅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日常表达和交流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和协作能力,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可能就无法顺利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也不具备将碎片化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的能力。因此,提高我国当代初中作文教学的成效,对于我国初中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当语文作文能力不断地提升,就意味着我国学生的认识和悟性也在提升,同时思维也会变得更具逻辑性和严密性,就意味着格局和境界在逐渐地扩大。

1 生活化教学

1.1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生活化教学就是指将教学活动更好地回归于生活环境中,因为教学活动原本就是来源于人们对生活实践的感悟,并最终作用于生活为目的的活动,因而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更好地将学习并利用所学,参与到各项实际活动中去。因此,生活化教学能够让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变得更加清晰简单,从而不断地鼓励学生去获得知识并收获感悟。

1.2 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生活化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教学资源的生活化。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能够实现在降低学生对课本教材依赖性的基础上,实现对各个知识进行灵活地应用。同时,教学资源的生活化,还意味着教师不是唯一的知识提供者,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和发现等方式,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教学资源,而不一定始终局限在不感兴趣的教材上。因此,基于生活化特征的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生活环境的重视程度,从而通过开发生活资源等多种形式获取感悟,提高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1]。

同时,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特征还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实践化。由于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是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因此在获取生活素材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要在众多的生活细节和方方面面中,识别和筛选有效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而这一个过程不仅会逐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同时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感受乐趣之后,会对生活的本质有着更加深刻透彻的了解。

除此之外,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特征还有教学方法的生活化。这不仅是因为生活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出入,同时也体现在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关系和位置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和指挥者,而更多的是倾听者和引导者,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凸显之后,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程度也会逐渐加深。

因此,根据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我们不难看出生活化教学是非常容易做到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国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展开的时候,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选择一个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可能就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2]。

2 当前我国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2.1 过于注重写作技能训练

在学习写作之前,教师会传授学生一些写作技能,例如,各种修辞手法和名言佳句等。而这些原本应该只是作为写作的辅助工具和手段,却被过于放大了优点和作用。导致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是关心文章情感的表达效果是否理想,而是一味地关注语法、修辞手法或模仿优秀作品的写作框架等,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写作思维和写作习惯,同时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写作,而仅仅是出于想取得好成绩等功利性目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很多初中生的作文,虽然看似精美且堆砌了很多华丽的辞藻,但是细细地看下来却是千篇一律和模式化的,并不能够真实有效地表达出情感来。

2.2 初中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

同时,很多初中生出于各种心理因素,都会对写作存在不正确的态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面对写作时候的不用心和不专注,即使连最基本的卷面整洁也没能做到。同时,很多学生因为对写作抱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没有认识到写作也是一件需要日积月累和不断加以训练才能取得成功的,而是一味地抱怨自己没有写作天赋,因此自然也不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去积极主动地搜集和积累写作素材,而是一到关键时候,就选择通过模仿优秀作品的写作方式和照搬套路,以期能够在写作中依葫芦画瓢[3]。

2.3 教师对学生写作的错误引导

除此之外,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总是要求初中学生要做到立意新颖和别树一帜,但是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错误的一种引导。不仅是因为此时学生尚且年龄比较小,生活阅历不丰富,生活的环境大多也都是极其普通的,此时要求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写作立意,无异于强人所难。同时,这种引导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非常错误的思想,即认为写作文一定显得与众不同才能写出好的作文,生活上的小事不应该引用到写作中去,种种错误的写作思想都是语文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学生的。因此,初中学生就会陷入一种逐渐脱离生活实际的错误思维方式中,一味地寻找新颖和特殊写作教材或灵感,却因为脱离了生活实际,而无法更好地做到真情流露和打动人心。

3 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作文

3.1 注重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生活化教学意味着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注意从生活小事和生活细节中获取灵感和想法,能够从生活中琐碎平常的小事中发现其隐含的生活本质和真理。因为任何形式的创作,都最终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感同身受的心[4]。而通过将这些生活经验进行积累,就能逐渐形成我们进行写作的素材,而来源于生活的素材能够更具人情味,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表达出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们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地深入到生活中去。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课外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生活实际和自然环境中,例如,在春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周围的环境,并告诉学生们一棵大树的长成,需要在前期做好扎根工作,才能在后期中更好地蓬勃生长。通过讲述大树的故事,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们是否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启发,并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以周记的形式写下来[5]。而在后面的写作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记录和感想也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够从一棵树的成长联想到自己身上,能够从自然环境中得到学习和启发,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更加愿意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甚至能够透过社会现象看到其内在。

3.2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同时,生活化教学还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实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存在“假、大、空”往往是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不足所导致的,因此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这个角色中,通过亲身实践进行感受,会比简单地通过观察更有效果。例如,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人物的形象进行深入地描写,由此帮助读者进行想象,但是很多学生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只是通过简单且刻板的外貌描述,或者语言描述来进行,因此人物的形象非常单薄,让整篇文章看起来了无生气。而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加擅于书写人物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担任临时教师的职务进行授课,让后让其他的学生进行配合,该学生就能够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更好地感受到教师这一个职业的具体心情和工作方式,从而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不仅有话可说,同时也能够通过细节描写丰满人物形象[6]。

3.3 灵活转换生活素材和作文素材

初中学生站在写作的起点,因而往往在写作思维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前期的模仿写作之后,更会养成这种模式化的写作的习惯。因此,想要顺利帮助学生将写作变成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不仅需要帮助学生不断地积累生活素材,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帮助学生将生活素材顺利转化为写作素材。

首先,教师在写作训练课堂中,需要将该次作文的命题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让学生能够顺利想到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一阶段的写作训练。其次,教师需要将上次生活化的作文命题换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再让学生进行第二阶段的写作,而经历过第一阶段写作训练的学生,能够顺利理解作文命题,从而将生活素材以一种更加贴近作文题目的方式进行该应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写作问题,我国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和引入生活化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生活化作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