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20-01-03 01:00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育人院校心理

曾 晶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主要是通过心理教育教学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素质,以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列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将促进心理健康置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日常教育体系之中,明确了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协同育人定位。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对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是贯彻“三全育人”工作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建立新时代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政工作体系。

一、心理育人对培育高职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育人作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满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眼于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为高职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撑。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思维

心理育人工作是通过对高职学生心理过程进行正面疏导,帮助高职学生积极修正自我认知,促使高职学生对各类问题进行正确归因,反思自身行为,自觉规范和改变不良行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职学生的动机、认知、意识、情感受到正确价值指向的引领,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是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1],促进高职学生积极思维的形成。同时,积极思维的形成能增强高职学生对正确价值导向的认同,帮助学生提升“潜意识”动能,增强心理弹性、动力和张力,更好地审视和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二)帮助高职学生塑造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理想人格,也是高职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心智基础,更是培养“大国工匠”的必备心理要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革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从新生入学开始就需高度重视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例如,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注重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价值,突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价值指向。通过解读匠人的执着故事,感悟匠人的高超技艺,汲取匠人精神的精髓,激发高职学生意识、情感、态度、个性心理品质中的隐性积极因素,培育健康的匠人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形成执着顽强、睿智敢为、好胜进取的创新人格。高职学生一旦养成创新人格,将恪守对工作的敬业精神,秉持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保持对事业专注执着的毅力,彰显追求突破与革新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的塑造是以“心”的培育为起点,是从“育心”到“树魂”的人格塑造过程。

(三)帮助高职学生端正劳动态度

劳动态度是高职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方面。劳动态度是高职学生对待实践劳动的理性认识和行为倾向。高职学生劳动态度是否端正直接影响其劳动技能的发挥以及他们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是衡量高职院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当前,不少高职学生存在不热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甚至鄙视劳动的现象,表现出劳动意识淡漠、劳动素养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注重在劳动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因素的迁移和共情,将劳模精神和劳动价值的教育与高职学生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相融合,帮助高职学生唤醒劳动情感、调动劳动欲望,学会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做到诚实劳动、踏实工作,养成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心理品质。

(四)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高职学生为了更好适应社会生存而习得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处事能力等。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强调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新的形势下,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为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自我调适能力的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及学生处理问题的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驾驭能力的培养,它直接反映着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将高职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将心理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运用到育人活动中,将高职生的群体特征与知识结构、认知情趣与思维训练、能力提升与实践锻炼、素质培养与价值塑造密切结合,既能促进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又能增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灵活性、整体性和实效性,并注重与时代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教育的结合,以达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的,是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素质培育和技能提升为一体的育人活动。

二、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及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当前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尚未完全适应这种变化,还存在高职学生自我提升的主体意识不强、心理教师“塑造人、培育人”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心理育人工作协同育人的合力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

(一)高职学生自我提升的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适龄入学的学生”和“各类有就业、转岗和职业技能提升诉求的群体”[2]。教育对象构成成分多样,心理状况较为复杂。一方面,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各类有就业、转岗和职业技能提升诉求的群体”比普通学生年龄稍长,有一定社会经验,思想相对成熟,但自我保护意识强烈,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适龄入学的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强调个性和独特性,善于表现自我。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又具有共性特点。在思想方面,高职学生热衷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但思维和认识存在片面性,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和心理困惑。在学习方面,高职学生普遍表现为学习情绪化较强,对内容枯燥的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但乐于接受行为训练和实践操练。由于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还没有实行个性化、差别化施策,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精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在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化解心理矛盾的同时,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还很薄弱。

(二)心理教师“塑造人、培育人”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在心理育人工作中发挥“塑造人、培育人”主导作用是心理教师的重要职责。目前,心理育人教师队伍主要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以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和其他人员在内的兼职教师为补充。由于部分心理教师对心理育人工作职责认识不清,导致一部分心理教师的育人意识薄弱,经常出现高职心理育人与思政工作脱节,心理教师在处理高职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习惯于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等单一的心理手段和方法,容易出现只关注学生心理而忽略学生价值塑造的问题。加之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要求较为模糊,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不清,无形中削弱了心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导致心理育人“边缘化”,心理育人工作常处于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体系的边缘,心理教师游离于高职院校育人队伍的边沿。除此之外,心理教师队伍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加大,高职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专职心理教师数量不足,授课压力很大,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相关教研活动。而兼职心理教师专业基础相对薄弱,难以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更难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同时,高职学生心理问题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和辅导,这要求心理教师具有全面的专业储备和业务能力,但很多心理教师对此缺乏认识,相关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训练欠缺,导致心理教师实际工作能力不足,降低了心理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协同育人的合力尚未形成

当前,在高职院校育人体系中,由于协同育人的主体、内容和过程还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整合,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协同其他育人形式的育人合力尚未形成,协同育人效果不佳。首先,高职院校全员心理育人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需要整合包括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心理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等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力量,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自觉履行各自的心理育人职责,更好地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业、情感、人际、就业等方面出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但由于高职院校各部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以及心理育人工作专业性的高要求,使得部分教师忽略了自身应承担的心理育人的责任,忽视了自身具有的心理育人功能。其次,心理育人的全程贯穿未能打通。心理育人过程从高职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涵盖高职学生学校生活的全过程,包括入学前教育、在校学习、寒暑假、毕业季和毕业后的过程要素,以及在这些过程中穿插的科研、管理、奖学金评定、资助、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和实训、实习等各过程要素[3]。由于对高职院校心理育人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当前的心理育人过程中仍然存在育人盲区和断点。例如,对顶岗实习学生关注不多,对校外实习学生心理辅导重视不够,对毕业年级学生的心理关怀还有待加强。最后,心理育人的全方位覆盖尚未实现。对于学生心理发展空间而言,缺乏针对高职学生个性心理特点的差异性提供分层、分类的精准心理帮扶。对于学生心理成长空间而言,尚未充分利用好各类心理育人载体或方法的优势为高职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服务,不能将心理育人工作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各个空间和角落。

三、中国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应对之策

新的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应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具体要求,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育人格局,这是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

(一)进一步深化对高职院校心理育人规律的认识

心理育人作为高职院校育人整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也是立德树人。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行为特征呈现出新的变化,表现为思维活跃、情感丰富、行动积极,但自我意识脆弱、自控力不强、内心不成熟。心理育人通过对高职学生心理活动、心理成长、思想形成和行为变化的正面引导,激发学生心理过程中的积极心理因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4]。因此,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一是要根据高职学生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定期开展学生咨询、访谈和心理普查工作,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行为变化,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有效施策提供针对性参考依据。二是要根据高职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体成长需求的差异性,开展分层、分类的心理辅导和服务。针对学生的思想难题和心理困扰,开展个案研究,制定学生个体心理咨询方案,进行个人心理咨询和辅导,做到关照每一位学生,服务每一位学生。三是要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积极培育健康的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将心理素质训练纳入学校整体实践训练中,与道德教育和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步提升。

(二)加强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湛的育人团队。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团队的建设要以加强心理育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一方面,要充实心理育人师资队伍的力量。高职院校应组建以专任心理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的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的心理育人工作团队。积极吸纳和培养有心理专业基础的优秀辅导员、学管干部进入心理育人队伍。同时,还要加强与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医疗机构的联系,聘请校外心理专家和心理督导师组织开展心理课程交流、咨询案例分享和心理督导等活动,提高心理育人团队的整体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重视心理育人团队育人意识的培养,提高心理教师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育德水平。在现有的各类心理教师培训中适当增加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心理教师自觉承担起参与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提高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能力。此外,心理教师应加强个人修养的培养,重视个人素养的提高。心理育人工作中所强调的与学生平等关系的建立、信任感的获得和对学生的积极关注均要求心理教师具有爱的能力、耐心的性格和强烈的责任感,懂得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贴心为学生排忧解难,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的心灵,做学生心灵的导师。

(三)增强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协同育人合力

高职院校要善于整合心理育人工作的各种动力因素,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相关部门的协同育人作用,增强心理育人与高职院校各领域、各环节的粘合度,形成“协同协作、互联互通”的工作常态。第一,要将心理育人原则渗透到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的各环节,树立“尊重学生,关照学生,贴心为学生服务,切实为学生办事”的心理育人工作理念,帮助院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此外,在心理育人活动中要做到尊重学生个性与满足学生需求相结合、思想价值引领与心理情感体验相结合,充分发挥以思想教育服人、以心理教育感人的协同育人作用,用情感沟通促进理性交流,用理性思维带动感性升华,做到为学生健康成长负责。第二,要拓宽心理课堂载体形式,发挥好主渠道育人作用。利用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场所,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情绪宣泄室、心理咨询室和沙盘训练室建设成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训基地。开设心理素质拓展课程,通过体验式学习方式帮助高职学生从做中学,从练中感悟人生道理,促进高职学生素质培养与思想提升协调发展。使用好“微媒介”手段,将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线上讲座与线下访谈、专题授课与素质拓展相结合,扩大心理育人工作的受益面。最后,要创造良好的心理育人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家校联合、校企共建”的协同育人合力,营造“重关怀、重沟通、重分享、会感恩、懂回馈”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育人院校心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