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2020-01-04 07:06李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李楠

摘要: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有饱满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14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充分根据数学学习资料自主学习,并不断发展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解题,并不断对学到的知识提出质疑,在生活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发挥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是秉承教学变革的教学理念,而且在高中学科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师必须做好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还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清晰的学习思路,充分发挥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以往数学教学的困境

1.教学方式落后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机械的教学模式,对数学知识机械式讲述一遍就开始让学生做题,教师进行数学教学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并且在课堂中充当着主体的身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没有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足思考,也没有帮助学生缕清学习的思路,改善学习的方法,并且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这样学生不仅不会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还不能彻底弄懂知识,学习效率非常低,久而久之还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厌烦的心态。

2.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的众多学科中,数学被很多学生认为是最难最复杂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都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厌烦的心态,甚至想要放弃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并没有将知识系统深刻讲授,也没有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规划,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动力,不能有效解决数学问题,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

3.缺乏系统的学习计划

很多学生在高中没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对数学知识还是对学习环境都感觉到陌生,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程,学习压力非常大。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很多学生没有强烈的学习信心,学习方法得不到改善,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学习效果就不是很好。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身心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具有充足的学习动力,从而改善学习境况。

二、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1.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充足的学习能动性,而且教师自身也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数学课堂内外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应该做到自主和自律,不再相当于机器被动接受知识,而要在学习中实现自我需求,并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更加乐意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还应该不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当然,教师也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或者设置一些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向。

2.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方式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大胆进行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安排良好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掌握因果、联想等质疑的方法,通过学生与学生相互提问,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培养学生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改变机械式的学习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基础。比如,在《集合》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到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表示方法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列举法,一种是描述法。列举法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在大括號中;描述法是将集合中具有公共属性的元素写在大括号中。列举法和描述法各有自己的优点,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运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但是那些元素中的项数比较多的比较适合用描述法,不太适合用列举法。

3.让学生学会自主评价

自我评价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并了解自己学习的不足,也就是需要进步的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自我评价时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考量,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以及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调整自己的学习步骤,改善学习的方法,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信心,并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具有充足的学习动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可以不断完善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题的效率。自主学习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当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提出质疑,养成合作学习的方法,拥有饱满的学习热情,激发创造能力,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结语

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会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会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对新知识不断提出质疑,并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证明,通过联想、合作学习等形式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树立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贞.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3):103.

[2]张云腾.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07.

[3]秦雪萍.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23.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第一中学135300)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