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2020-01-04 07:06魏国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魏国丽

摘要:新课程理念要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感知和评价等能力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目标,以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为手段。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习信心和效果;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热情地帮助学生;要努力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44

美术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师生共同营造的有序活动,是教师集情感、知识和能力水平在学生面前展示的过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美术课堂学习效率,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在于教法与学法的最优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即教师为引导学生而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策略。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与过程,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创设问题的情境→选择与确定问题→讨论与提出假设→实践与寻求结果→验证与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创设情境→游戏→体验→环环相扣→成功,该过程具有一个或几个体验绘画乐趣的环节,有时这些环节互相连接、层层递进,使学生能体验到绘画、学习、挑战、交流和创造的多种乐趣,通过游戏合作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加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创造的兴趣,为学生和谐发展提供契机。

用游戏情境的创设策略来激发学生兴趣,在导课时可先让学生将自备的生活废置物品做原料如:一小块布、钱币、有肌理效果的纸片、木材、石块、金属等,让学生尝试用拓印的方法来了解什么是“肌理”,接着用手进行撕扯、揉搓、敲击、触摸,感受不同材质的质感特性。对材料有了初步认识和分析之后,下一步是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导学,让学生分成小组并以一种材料为主完成装饰画,或共同用材料改变一幅画面。画面表现形式不限,加工方法不限。同时,教师提供出基本的评价标准如:选材、构图、色彩、创造性等。完成后,请各小组推举代表介绍本小组的创作意图和构思过程,请其他组的学生提出看法,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互评,推选出最好的作品,随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策略

随着课堂改革的推广和深入,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美术课程资源,并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需要。要达到这种要求,传统手段就显示出它的落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就能在课堂中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驰骋于古今中外,快速獲取美术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在美的知识长河中倘徉。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

在开放式研究性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情境;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播放将学生引入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然后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解决问题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与体验,最后通过学习者内外部世界的积极互动,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情感体验,并更好地运用于美术表现之中,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例如在学习欣赏与评述一课时,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画家的生平及其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课件播放,教师课前要充分准备教学课件。本课的内容是造型和表现,通过多媒体软件播放来欣赏和分析教学内容。力求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地进行欣赏、评价。将美术常识与技能结合并内化。这一单元教学构思是在条件具备的学校利用多媒体进行一堂生动有趣的自主性学习教学课。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与教师一同浏览和赏析作品。欣赏名家名作,体会画家是怎样通过绘画中的色彩、明暗关系来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利用电脑使用相应的软件处理方法对一幅图片进行改变。从明暗、色彩、造型的变化来体验明暗造型的基本技巧。

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的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的运用多媒体。对于一堂课中用什么媒体,用在什么地方,要在课前有一个周密的考虑,决不能为了摆设、好看而滥用媒体,如果用得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习,这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应当充分引起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教学策略的应用

在这一教学策略中主要突出的是一个“先”字。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先让学生思考,积累感知体验,之后教师导学,用切合学习内容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训练,使学生大胆尝试和创作。在进行具体操作实践时,依旧是先让学生动手画,之后教师通过随机的鼓励式评价和适时的诱导、讲解使学生顺利掌握学习内容。

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通过尝试、创新让学生体验成功。实施方法与步骤:导学:创设问题的情境→组织反馈,展开教学→尝试、创新→随机评价→体验成功。美术教学中若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构思巧妙独到,充分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就能成就个性化的成功的美术课。长此以往必定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初中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已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美术,掌握用美术表达自已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的理解。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洛塘中学746000)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