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2020-01-04 07:06黄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渗透情感语文

黄佳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情感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通常提及的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情感教育方法,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教学任务和目标,实现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教育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保障。因而,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语文;情感;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85

语言是为了教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和责任,而情绪是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反映,缺乏情感的人不会有幸福的、充实的生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充满感情,引起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从朗读中感受

阅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一种情感的波动。教师的情感阅读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在古诗词的教学当中,朗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学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渲染课堂气氛、激发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如借景抒情诗、融汇散文、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精练的文言文语言等。“诗中有抒情性,也有志气。”每首诗都是一种音乐,一幅图画。无论是通过教师朗读,或听多媒体音频,再结合看视频,抑或是学生朗读,都很容易调动他们的情绪。

《木兰诗》是一首颇受欢迎的叙事诗,教师先进行示范性的朗读,然后再由学生去朗读,从中体验主人公木兰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的大声朗读,学生获得了一种诗意的、图画般的情感体验。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幅动人的油画。理智融入情景中的感情,立刻显得富有生命力,人物也活灵活现起来,能够与读者进行情感上的自由交流。正如朱自清所说的:“写在纸上的死语言,在背诵的时候,可以从声音中,得到它的味道,变成一种活的音调。”在散文的世界里,有情感的线索,一切都是鲜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的情感脉搏,从正确的停顿中,还有语调、语气等方面,使学生找到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课本教材中挖掘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教学,有必要挖掘材料,准确把握情感,紧密整合教学材料和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并合理地安排使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将知识和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比如,“皇帝的新衣”这一课中,这是学生在童年时代都听到过的故事。他们都知道皇帝的愚蠢,以及骗子、大臣们的不诚实。我们学过了这篇文章,才知道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虚伪、奢侈和愚蠢的讽刺十分深刻。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深入思考,通过揭示人性虚荣心的故事,指导学生在情感上的需求。然后,再設置教学情境,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尽量营造幽默有趣的气氛。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抓住“不称职、或愚蠢到无可救药的人,看不见衣服”的线索,引导其发现、提出、解决问题。通过扮演讲真话的孩子,学生发现安徒生为我们提供了一面生活的镜子,告诉大家应该保持一颗童心。如此一来,他们在教学情境中就都得到了情感方面的教育。

三、从阅读教学中领悟

对于阅读教学,它应该被分为四个部分,即认识和理解、评论、欣赏。理解是阅读的前提条件,也是它的关键一环,如果学生不了解,或有错误的理解,那这项教学就是失败的,而要让他们真正理解,就必须注入情感。可以说,没有情感的阅读,就像水中月、镜中花。它既空洞又不具体,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理解情感,才能体现阅读教学的价值。因此,在中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从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情况出发,借助这些环节,让学生掌握整篇文章的情感特征,进而理解它。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中,作者是我们熟悉的老舍先生,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1931年,这是老舍先生在山东大学期间,同时也是爆发抗日战争的一个时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介绍时代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中的情感美。他们就会明白,老舍先生是想通过冬天的济南,来表达他对山川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这也是和平年代最缺少的情感。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与作者建立情感交流,从而触动其心弦,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

四、从写作实践中培养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寄托,可以说是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舍的联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将二者合而为一,它就会激发不同的火花,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写作,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教师找到情感与语言的汇合点,使学生在“情感活动”中“进退自如”。如,教师给学生安排这样一个写作命题,“第一场春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来临和生机,与大自然的神奇。或者是“妈妈的一根白发”,让学生感受到,她一直在我们身上的无私付出,不求回报,真正体会到那种温暖。再或者“荆轲真是英雄”,让学生用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历史,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大爱。通过写作实践,对其进行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功。

五、结论

语文教师对学生个性和情感的形成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因而,大多数教师要以学生的情感教育为教学重点,从语言、情节中让学生熏陶其中,使他们拥有丰富的情感,进而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晋夫.初中语文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设计[D].西南大学,2011.

[2]王军奇.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与德育渗透[J].文学教育,2014(4).

(作者单位:四川省彭州市葛仙山镇楠杨九年制学校611931)

猜你喜欢
渗透情感语文
情感
台上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