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20-01-04 07:06游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游彬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产生自豪感,自觉担任起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本文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实施之策,仅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87

随着国家对外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大,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新潮的文化,这些文化形式的存在,必然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在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流入中国。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应积极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对于小学教育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如果想要确保其处于健康成长状态,就需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来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

信息化环境中,必然会涌现出各种不良思想,这对于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加以引导,除了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外,还会使学生没有心思去学习,这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而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可以让小学生从小受到积极思想的影响,学习优秀的精神品质,在学习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教育之后,学生必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2.培养学生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

就以目前较多小學生而言,他们所处的家庭生活条件都是极好的,从小就过着极为优越的生活,父母、祖辈也都极其宠爱他们,此种生活环境中,会使他们从小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自身的行为习惯是极差的。而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就可以逐渐引导孩子从不正确的思想及不良的习惯中走出来,逐渐达成培养其乐于助人、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品质,非常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树立起求真务实的态度,使学生从小就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当然想要达成此理想的育人效果,就必须要基于小学生的实情选择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

1.课堂教学,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课堂教学过程是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实际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丰富语文知识的同时,感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逐渐对其产生自豪感,乐于主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汉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汉字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让学生会写和读汉字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对汉字背后的含义进行学习与思考。比如在学习《静夜思》古诗中“思、乡、故”等汉字之时,教师就可以从象形角度开展汉字教学活动,让学生感知汉字的魅力及内涵。其次,古诗、诗歌等也是实施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去阅读古诗词,在诵读中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在学习《石灰吟》古诗词之时,通过学生的诵读和教师的引导,学生能感知到诗人“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志向,这正是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有效素材。相信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之后,学生会逐渐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爱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2.生活化教学,体验中国传统风俗

现代生活中仍存在较多的传统风俗,实际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在生活中经历与体验,感知身边存在的中国传统风俗,体会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所在。为此,实际教学之中,教师就需要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内容进行完美结合,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真实的体会,以此来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之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身边见过哪些“帮助人”的事情。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之后,学生会对课文更加感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具体讲解,学生会更加深刻地感知到“饮水思源”的道理,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生对于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还是十分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借助此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举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节,营造良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积极性;举办校园文化剧活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改编一些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既能够让扮演者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也能让观看者深受感染……这样多种语文活动的开展,必能够不断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效性。

三、总结

除了上述几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之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课外时间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如探访名人居、观览文物馆等。相信在教师不断的教学引导与活动引导之后,必能极大程度上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让小学生从小接受到丰富的传统文化熏陶,更好地继承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后续更为全面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彭菊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理论月刊,2015(1).

[2]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3]谢绍贤.新时代国学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取向与路径[J].新教师,2019(7).

[4]孙环.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反思[J].农家参谋,2019(20).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红旗学校341411)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