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出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及策略研究

2020-01-07 00:45宋红军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河南省出口

宋红军

摘  要:河南省外贸出口虽已具有一定规模,但存在着较高的货物出口结构虚高度化、严重依赖单一企业和单一商品、出口商品结构“软化度”比较低及出口市场结构过于集中等问题。为扩大中间产品出口规模、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及构建多元化的出口供给结构,要大力培育河南省出口发展新优势,注重提升引进外资的质量,以扩规模、调结构、提水平为目标促进河南省服务贸易出口发展,进一步扩大出口企业的数量,培育和引进更多出口龙头企业,加强河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经贸合作。

关键词:出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示码:           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4-0073-03

2019年河南省外贸出口3754.6亿元,较上年增长4.9%,居全国第9位,对全省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目标的变化要求外贸出口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更要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是新形势下对外贸易能否持续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因素。根据河南省经济社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状况,积极实施出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外贸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河南省外贸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河南省出口供给侧的现状

(一)货物出口结构存在较高的虚高度化

出口结构的虚高度化是指在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处于产品全球价值链末端的国家或地区,出口货物的要素密集度高于其参与国际分工所依赖的要素禀赋的现象。当前,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河南省出口货物的主要构成部分,在2019年全省货物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71.8%、62.2%。从表面上看,河南省货物出口结构已达到非常高的程度,但是,河南省主要承接的是这两类货物全球价值链的加工组装环节,以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处于产品全球价值链的底端,因此,以生产环节的要素密集度进行衡量,河南省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结构。

(二)外贸出口对单一企业和单一商品具有较高的依赖度

河南省出口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富士康的引进,富士康在河南开始投产的2012年就创造了157.35亿美元的出口额,占当年河南省出口额的53.02%,拉动河南省出口较2011年增长81.78%。2019年富士康在豫企业为河南省贡献了58.41%的出口额。由于富士康在豫企业生产业务的集中性,河南省出口在企业层面上对富士康的较大依赖导致在产品层面上对手机出口的严重依赖,手机为当前河南省出口额最大的商品,2019年全省手机出口2183.1亿元,在全省总出口中的比重高达58.14%。

(三)出口商品結构的“软化度”比较低

从商品形态的角度进行考察,货物在河南省当前外贸出口中占据绝对份额。与货物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相反,服务贸易出口额则在2016、2017年出现连续下降的情况,分别较上年下降4.1%和10.0%。2018年河南省服务贸易出口15.7亿美元,虽然较上年实现了正增长,但也仅为河南省出口总额的2.82%,比全国9.71%的水平低6.89个百分点。同时,河南省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也非常落后,旅行、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是河南省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来源,新兴服务贸易的出口规模则非常小。

(四)出口市场结构过于集中

从对各大洲的出口情况来看,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河南省商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对其他各大洲的出口则相对较少。2019年河南省对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出口额分别为1283.6亿元、1325.7亿元和735.6亿元,分别占河南省当年出口额的34.2%、35.3%和19.6%,对上述三大洲的出口合计为河南省当年出口的89.1%。就出口的具体国家而言,美国是河南省最大的出口市场,2019年河南省对美出口1235.5亿元,占河南省出口总额的32.9%,比我国2019年对美国出口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高16.2个百分点。

二、河南省出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

(一)努力扩大中间产品的出口规模,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

在当今国际分工以产品内分工为主导的背景下,所承担的生产环节在产品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成为决定一国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和出口附加值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一国或地区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由改变不同要素密集度最终产品的构成转变为产品全球价值链生产环节的攀升,表现为本国或地区中间产品的出口情况。鉴于此,为改变高端产业低端环节、低端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状况,河南省不应满足于最终产品层面上的出口结构改善,应努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更多地承接产品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生产环节的生产,改变以最终产品为主的制造业出口结构,使中间产品成为河南省制造业出口的主要商品,这既是河南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深化的路径也是实现深化的结果。

(二)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培育外贸出口新引擎

据《世界贸易报告(2019)》,全球服务贸易自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超过货物贸易0.8个百分点,达到5.4%,预计到2040年其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可能增加50%,这说明服务产品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将会愈来愈突出。适应全球贸易结构无形化、软化的发展趋势,河南省要努力提升服务产品出口竞争力,促进服务业产品出口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使服务出口成为河南省外贸发展的新引擎,引领河南省出口结构转型升级,拓展河南省外贸出口发展空间。

(三)加快构建多元化的出口供给结构

努力改变河南省出口主要依靠集约边际发展的模式,大力实施扩展边际发展战略,实现出口重点商品多样化、出口龙头企业众多化、出口目的地市场分散化。具体而言,出口商品结构方面,要有多种能够与手机出口并驾齐驱的制造业商品存在,改变手机出口一枝独秀的局面,另外,既要生产出口最终制成品也要通过攀升产品全球价值链实现中间产品出口的跨越式发展;出口企业主体方面,要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内富士康之外的企业出口竞争力提高和出口规模扩大,形成多个能够与富士康一样大幅度带动河南省出口发展的强大出口企业主体;出口目的地市场方面,要在努力保持传统出口市场规模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为河南省出口创造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三、河南省出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策略

(一)大力培育出口发展新优势,奠定河南省出口结构调整的支撑基础

当前,河南省出口仍然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等原始生产要素的投入,凭借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競争。现有的出口发展基础决定了河南省商品出口只能以承接产品全球价值链上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及生产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结构特征。制造业攀升产品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致使河南省出口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动能不足。为此,要大力培育以技术、服务、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发展新优势,使河南省具备攀升产品全球价值链和发展高端产业的前提条件,增强出口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逐步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河南省商品出口的附加值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注重提升引进外资的质量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或地区的外贸企业主体呈现出由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组成的二元结构特征。外资企业出口也是决定本国或地区出口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河南省必须重视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结构的调整。推动招商引资由粗放型的数量扩张向提质量、高效益转变,加强对引资项目的产业类型、技术先进性、生产环节及环保等方面的考察,加大对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程度的产业链中高端项目的引进,吸引跨国公司在河南省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优化招商引资的产业布局,努力扩大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引资规模,以推动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快速发展。

(三)以扩规模、调结构、提水平为目标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

充分利用航空港、郑欧班列以及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积极发展国际物流、中转服务,开展国际商务、度假及会展旅游等高收益旅游项目。扩大对外工程承包项目内容,在提供建筑劳务的基础上增加建筑工程设计、监理等服务项目,通过服务种类的增加和升级推动河南省传统服务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加大对现代服务贸易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其发展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扩大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的出口,优化河南省服务贸易出口结构。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服务业发展的优势生产要素,通过融入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拉动河南省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

(四)进一步扩大出口企业的数量,培育和引进更多出口龙头企业

当前,河南省外贸企业主体虽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单个企业的出口来看,河南省出口规模较大的企业数量比较少,而且出口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企业主要为承担产品全球价值链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资源密集型及食品加工制造类型的企业,出口龙头企业的生产环节或产业类型处在较低层次上。因此,在扩充河南省外贸企业主体数量的同时,要进一步壮大单个出口企业主体的规模,培育与引进相结合使河南省具有更多的出口龙头企业,有效规避当前出口过于依赖单一企业可能导致的出口发生剧烈波动的风险,增强河南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及出口产品的多样化、高层次化。

(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经贸合作

首先,要积极为河南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搭建平台。通过与国外展览企业合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国家举办的贸易型展览会,对参展企业的参展费用予以一定的财政补贴,调动企业参展的积极性。积极举办经贸论坛,帮助在豫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商实现对接。推动河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城市建设,利用政府代表团的互访,开展经贸洽谈工作。其次,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推动河南省企业大力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项目建设,拉动机械设备、建筑物资及劳务出口。再次,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及贸易风险评估工作,提高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增强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信心。在加强经贸合作的同时,支持河南省内有条件的企业在攀升产品价值链的同时将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国转移,使河南省内企业与在这些国家投资设立的企业形成紧密的投入产出关系,构建起河南省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国际价值链,促进河南省中间产品的出口。

参考文献:

[1]戴翔,张二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外贸转型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16(7):131-136.

[2]东艳.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贸易结构转型分析[J].亚太经济,2016(4):48-53.

[3]李凯杰.供给侧改革与新常态下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J].经济学家,2016(4):96-102.

[4]汤倩,杨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的转型[J].改革与战略,2017(11):183-186.

[5]王育琴.供给侧改革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研究[J].特区经济,2019(7):59-62.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河南省出口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