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音乐教育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2020-01-08 14:17孙瑞雪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文孙瑞雪

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它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该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1]。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不断创新,世世代代发展下去。我们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做本土化的音乐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2]。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评价也往往以学生在音乐技能上达到了什么程度来衡量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很大的失误。真正的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教育过程本身比教学结果更为愉快和轻松。音乐教学活动重在感受。雨果说过,“认识世界有三把钥匙,一是文学,一是数字,再就是音符”。这说明,音乐是传播知识的一种途径,最好在幼儿阶段就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不仅要从教育学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角度去认识观察自然,品味体验社会,探索拼搏人生,也要从人类创造的音乐文明中去感受这一切。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使对一些复杂的知识技能没能掌握,但确实由于音乐作品受到了感动,引起了思索,开阔了视野,我们仍可以说是成功的学习。所以评价音乐课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要对音乐试唱、乐理、演奏方面进行考察,更重要的是深入课堂,亲自感受音乐课堂本身的音乐气氛,使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感受到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各种思想情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从人的本性出发,利用人特有的器官进行音乐传播,即以人为本,从语言到肢体,从参与到实践,从感知到理解;在进行简单又赋有逻辑性的音乐教学方法后,又加入了对器乐方面的学习,使得加深对乐感的培养,为学好乐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使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并且每棵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个学期,我有幸参加了中学音乐实践,任务为教授初一到处二下学期音乐课,对于刚升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一类学生比较活跃,喜欢动,我利用孩子好动、好说的特点,进行我的音乐教学设计,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声势、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以及动作在时间、空间中的运动,加上身体的造型活动,配合游戏、形体表演,乃至与即兴的民族民间集体舞结合起来。活动如声势,包括拍手、跺脚、拍腿、捻指。根据节奏的不同变化,分成不同声部进行声势的训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群体合作、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多层次、多声部音乐的理解、参与能力。例:14册下学期第三单元《江南情韵》,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用江南诗人的诗句为引子,把学生带入一个诗韵的气氛中,然后按照步骤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这样会大大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但初二的学生比较含蓄,我就以欣赏为主,在他们都达成共鸣时,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予我的理论基础,使我感觉到音乐学科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他的教育原理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奥尔夫的教学思想是以人为本的音乐思想,音乐教师一定要根据中国国情的特点,加入一些中国特色的音乐形式(如民歌),做自己国家的音乐教育,提高国民的音乐素质,使音乐教学从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转化为素质、能力、个性的培养。当然,教育思想的转变是音乐教改的关键,我们澡努力达到通过音乐教学育人的目的,又通过教人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我们今天的教,就是为了明天的兴旺。我国面临百年不遇的良机,跨世纪的任务要靠跨世纪的人才去完成,跨世纪的人才要靠本世纪的教师去培育,我们今天的工作是在为明天架设金桥。

猜你喜欢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符号分析视角下的“奥尔夫热”
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音乐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