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线上教学 师生共同成长

2020-01-08 14:17龚娉雯甘红宇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空中课堂导图微课

龚娉雯 甘红宇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小学 四川成都 610000)

一、追问与思考

不知不觉,全民网课已经快两个月了。回想网络保学的这段时间,自己的内心经历了好几次起伏。虽然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由分说地把教育重任放在家长身上,但这次漫长的“假期”已经彻底把学习的主阵地搬回了家,“用什么方式学习”“如何学习”“在哪里学习”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了孩子们的手里。老师们的授课方式由黑板变成了iPad,粉笔变成了鼠标、电容笔,课堂的画面变成了“动画”“文字”“语音”“图片”等在线形式,这些变化让我们大部分老师措手不及。

二、行动与收获

(一)任务驱动,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班家长说:“龚老师,你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制作微课上,现在的孩子见得太多了,这种形式他们或许都有些麻木了!”于是我想,如何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内动力呢?最好的方式无疑是问题驱动、任务驱动。在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一课中,我尝试设计了导学单,利用导学单中的实践操作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新问题的愿望。虽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测量的常识和经验,然而,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建立比较准确的长度观念及理解常用长度单位的关系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从调动学生已有认知入手,设计了简单的估计与测量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用已有知识已经解决不了当下的学习任务——“我要怎么办”,这时带着疑惑、带着思考观看微课,从微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我通过学习任务完成指南,指导家长、孩子使用“导学单—微课”的方式。整个过程因为教师监督缺位,所以我利用自我评价来推动学习步骤的完成。

第二天,我收到了家长的留言,有位爸爸说“条件导向法”和“目标倒推法”,于是我去查阅相关资料,学习这两种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线上互动,拉近距离

我们的一些教育行为虽然不能影响和改变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但总能引起一些家长的关注、支持和鼓励,这也是我继续居家学习方式探索的一个动力。疫情期间,孩子们天天在家,家长们陪着“神兽们”居家隔离,特殊时期总会让人特别想念校园,想念老师,想念小伙伴。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让孩子、老师、同学互动呢?于是我尝试在居家学习中加入空中课堂直播的学习形式,为避免技术型的“翻车”,我从同学间的互动开始,每次空中课堂的时间都提前开放10分钟,让孩子们互相打招呼,在直播过程中,采用孩子的问题孩子来解决的策略,让孩子们成为小主播与全班同学互动。

不知不觉间,居家学习已经进行了七周,孩子们已经逐步适应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家长们也配合得很好,但也渐渐露出了一些疲态和烦躁。接着,我利用“一千米有多长”开展了一次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1千米到底有多长?按照你的步长大约要走多少步?先估一估,再试一试。这里其实隐藏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生活中如何确定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这个问题其实难住了不少家长和小朋友。有一个小朋友测量自己的步长是38厘米,然后家长留言说:“孩子想的办法是1000÷38,但我给他说了单位不同,不能这样除!所以,要把1000米换算成100000CM除,我不晓得我这样讲对不对喔!”我回复道:“看来还是先计算了,可是100000÷38并没有学过啊,怎么办?”最后,在空中课堂的时候,孩子们自己分享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家长也和这位家长一样恍然大悟。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这样的感性经验,但是常常被“数学”“计算”限制了思维,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孩子丰富了孩子的感性经验,给了亲子之间一次次有目标的互动,最后通过全班交流的教育活动就可以帮助孩子综合和提升这些感性的经验。我想,这也就是教育的目的吧!

(三)总结归纳,落实效果

于是我开始思考线上教学与复课后教学衔接的问题,那就必须了解孩子们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一个有选择性的实践活动:任意选择已经学习的一个单元,根据你的理解绘制单元思维导图,还可以录制视频给同学们介绍单元知识。实践活动发布之后,孩子们跃跃欲试,我又收到了家长的留言:引导思维+教学实践。3天之后我收到了让我意外的思维导图作品和形式各异的视频。有的学生在视频中当起了小老师,有的利用世界地图讲解“方向与位置”,还有的在视频中讲解自己的思维导图。最后,我们利用空中课堂进行分享展示现场演说,同时通过他人评价的形式票选出心仪的思维导图设计师和视频小老师。

看到孩子们的作品,家长的付出与参与,还有老师的费尽心思,一切的改变与行动,这大概就是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三、反思与畅想

疫情期间,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转变最大的就是自己的意识、思想和行动!特别是老师,有了意识的转变,我们的行动才更有效,才能去影响和感染更多的人,才能做到立德树人、因材施教,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我想,未来的教学应该是OMO的教育模式,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已有课程。AI将做AI擅长做的数据分析,及时反馈,而教师将从机械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关注人的个性化成长。课堂的地点可以根据需求,教室、家里任意转化,固定的时间也可以切换到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让教学不再是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内容、固定的形式,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样态的创新与变革。

猜你喜欢
空中课堂导图微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让“空中课堂”软着陆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空中课堂”解忧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