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1-08 14:17文王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教师应

文王 攀

小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及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心理特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真正将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基于立德树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作用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德,端正学生的行为,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1]。由于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且感知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充分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生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成长和发展,更好地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逐渐创建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融入到课本学习中,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充分与文章产生共鸣,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提高。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寻找一些好看的关于小兴安岭的图片,充分展现给学生一种大自然的美,进而让学生认识到自然风光的美丽,激发出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小兴安岭的视频,通过动态形象的视频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将自然风光展示给学生,充分带动学生融入课本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进一步促进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不仅如此,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小组间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激发他们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而且,由于每位同学的思考方式都不同,每个人的理解方向都不一样,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能让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充分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进一步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补充和修改,进而达成一致的见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更好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进行实践活动

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对小学语文学习效果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此外,开展实践活动,也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2]。

以《赵州桥》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有效渗透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收集资料,深刻了解和熟悉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及文化背景,收集的资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国家著名建筑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融入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设计,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及思想品德,进一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健全的三观形成,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教师应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教师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