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动脑学数学
——小学数学角的度量教学探究

2020-01-08 14:17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动脑度量动手

吴 琳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长乐中心小学 浙江杭州 311123)

本文以角的度量一课为例,浅议如何通过动手动脑有效开展数学教学,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此外,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课本上传统、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兴趣,却对一些动手实践活动和趣味性的教学充满好奇心和渴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角的度量这一知识点教学时,要给予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操作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这也是开展角的度量这一课程教学的基础和保障。由此可见,角的度量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有重要意义。

一、角的度量教学现状分析

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目前在教学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他们正处于思维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实际,在开展角的度量相关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也为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实践,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完成对角的度量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一)量角正确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小学生中能够使用量角工具准确测量给出的角的学生占不到一半的数量。同时,能够准确掌握量角知识,具备量角技能的学生数量也没有占到一半。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较低,所以在测量角度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加上小学生爱玩心理严重,经常会出现在角度测量时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走出学习状态,导致角度测量的正确率较低,并且,小学生的记忆力时间相对较短,如果对测量的数据不能及时进行记录,那么很快就会忘记或者出现记错的现象,这也是角度测量正确率低的原因。

(二)无法深刻理解角的大小

角度的度量中会涉及对角的大小的判断,但是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判断两个角大小的时候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无法准确进行大小的判断,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角的大小本质,没有了解到角的大小和它张开的大小有关系,和边长大小无关。比如,部分学生会对一些大的角度进行描述,但却在语言的运用上不能准确表达,甚至有一些学生对角度的概念没有足够的认识,在理解角度大小的时候会认为是两条直线相交,对于角度没有丝毫的认识,这都是因为小学生对角及角度没有明确定界,所以才会导致理解错误。

(三)量角技能有待提升

学生测量中产生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测量的时候不够仔细,另外是内外圈刻度读错,或者方向读反,第三个方面就是存在估计数据的情况。比如,在具体测量过程中,某角度和直角非常接近,教师的要求是让学生测量出该角的角度是多少,部分学生一看该角度接近直角就直接回答是直角,还有一些同学在测量的时候量角器使用不规范,或者在测量的时候容易出现抖动或标记偏差,导致角度测量结果不准确,还有一些小学生在测量的时候无法认识量角器的符号,甚至会因为抄错数字而导致角度不准确等,这些都是现阶段小学生在角的度量这一课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测量技巧,就会影响本节课程的学习,甚至会影响未来的数学学习。为此,学生目前的量角技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角的度量教学策略分析

因为受到年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的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不是特别理想,对知识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一)借助多媒体引发学生边思考边实践

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高效学习知识,教师要精心安排和设计教学内容,避免生硬地插入一些话题,比如,在开展角的度量教学时,教师引入了课程内容后,可以让学生拿出手中的量角器进行观察,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总结量角器的特点。通过比一比谁说出来的特点多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1]。然后教师可以再一次提问学生,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思考后,可能有的学生找到了答案,有的学生可能还不太清楚,这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出量角器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会对角的度量产生兴趣,思维可以得到一定的放松,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自己手中的量角器按照视频的步骤进行模仿,测量出角的大小。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摸索和掌握测量角大小的方法,在课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一边模仿操作一边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例如,让学生测量等腰三角形的角度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等腰三角形的角度和边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如先用PPT演示等腰三角形的原理和角度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角度的测量。并且,使用多媒体还可以将具体的测量步骤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他们在充满兴趣和好奇的状态下自主地跟着多媒体的演示进行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提问,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目的,使学生对角的度量有更明确的认识。

(二)借助游戏教学方法强化学习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好动的年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游戏教学法目前得到了很多教师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比如,教师在讲解了关于角度量的基本方法后,可以把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每一个小组每一次派出一个代表进行比赛,看一看谁最先测量出黑板上面角的大小,在这样一个比赛性的游戏中,学生会很积极地参与进来,通过比赛,能够培养学生的反应力和应用能力,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真正实践操作,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有效提升学生对角的度量这部分内容的掌握。再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滑滑梯的小游戏,因为滑梯的建设和角度有一定关系的,通过学生从不同高度的滑梯滑下来,让学生感受到角度和滑梯角度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滑滑梯的过程中对角度这一知识点产生更深刻的了解。并且,对小学生而言,他们也更愿意投入到游戏教学中,在游戏中感受知识、实践知识,就像本次滑滑梯游戏,就可以让学生借助游戏来强化对角的度量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当然,除了上述的游戏,还有很多游戏都可以达到强化学生多学知识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找出符合自己班级学生学习特点的、学生喜欢的游戏,借助游戏趣味性的特点,带领学生动手动脑,在操作中掌握度量角的方式方法,从而为角的度量这一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让学生掌握真知。

(三)总结回顾课堂知识,进行拓展训练

教师进行完一节课知识的讲解后并不意味着教学就结束了。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在对知识的回顾中总结出一些规律,进行反思。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一节课的收获,也可以让学生把课堂中自己存在疑问的地方提出来,保证学生可以准确无误地掌握一节课的内容。除此以外,教师应适当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平时应该都玩过滑梯,那么滑梯的角度为多少才是安全的呢?”这样一个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对提升小学生数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教师讲述完角度量这一部分内容给时,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本章节的知识内容,综合和回顾及拓展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但在总结和回顾中,还有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解答教师的一些问题,而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重问题的有效性,这样才能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充分利用起来,达到巩固和拓展的目的。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还要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补充和拓展讲解,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同时,在教师的拓展讲解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内容,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使学生对角度的测量和角度的概念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角的度量这一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现阶段角的度量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对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实践掌握测量角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角的度量这一课程教学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动手动脑习惯,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动脑度量动手
我也来动手
鲍文慧《度量空间之一》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看谁填的快
代数群上由模糊(拟)伪度量诱导的拓扑
突出知识本质 关注知识结构提升思维能力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度 量
动手动脑多快乐
动脑填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