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术”的羁绊与“教”的束缚
——论大学体育教师的现实困境与消解之策

2020-01-08 17:53程一军樊晓飞马文峰
体育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术体育教师大学

程一军,樊晓飞,马文峰

(江苏大学体育部,江苏 镇江 212013)

立德树人是大学教育应遵循的理念。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师者之道。全球教育改革的焦点正由“教育质量”向“教师质量”转变[1]。2018年5月,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由于受到传统认知惯性等因素影响,大学体育教师重术轻道现象由来已久且常被诟病,教学中既表现出过分重视技术教学,忽略“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3]的传承之象,也存在过分在意应试教学,漠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4]的价值之状。多年来,大学体育教师游走在“画‘技术’为牢、视‘体测’为标”的起点迷失中,彷徨于将讲的能力、教的水平和授的效果综合研判的教学中,异化为以“成果”级别或以体测“成绩论”衡量与评价的价值错位。那些在实践层面“因循守旧地执行课程计划完成教学任务”[5]或以“安全”为名降低教学难度和考核标准的行为,都显示出大学体育教师身为师者和学者的价值“坐标”的偏移。基于“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6]的政策判断,大学体育教师需要在起点迷失、过程遮蔽、价值错位的现实困境中,通过重新定义和要素重构的理念更新与行为修正,摆脱“术”的羁绊和“教”的束缚,才能成为大学培养“人”的重要支撑。如何消解这场现实困境,并使大学体育教师成为与大学改革高度关联的战略性资源,是影响大学体育生存和发展方式的关键,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深远。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和国家图书馆分别以“大学教师”“大学体育教师”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查阅和梳理得到2009—2018年中文核心期刊学术文献132篇,对其中涉及大学体育教师现实表象与成因分析的33篇CSSCI文献进行重点研读,为本研究提供关键理论支撑。

1.2 专家访谈法

本研究对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0位学者进行了文本式访谈或电话访谈。访谈主要涉及“以体育人的式微”“立德树人的虚化”“避重就轻‘化解’和‘应对’教学改革”等主题。

2 “术”的羁绊:大学体育教师困境之本

“道与术”的兼容并重,是对新时代大学教育的现实反思,也是对教师育人至上理念的重塑。“道”与“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范畴。纪宝成曾言:“‘道’是理论、理性,是指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能力,指向学生的人格、视野、理想等人文观念。”“‘术’就是理论的操作性知识和技能。”[7]纵观中国教育的“道”与“术”,从最初两弦律动的难以取舍,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学好数理化”的百年演变,尽管带来了科学技术领域的递嬗发展,但教育生态和学生人格却呈失衡态势,让“不役于物、不乖于时”的育人宗旨旁落,甚至扭曲。大学体育教师长期匍匐在“术”的威压下,无论是面对教学中技能论、体能论的此消彼长,还是面对体质测试时的结果导向,亦或是面对职称评审时的论文篇数、课题级别,都唯“术”马首是瞻,而其衍生出来的职业镜像却成为功利化、工具化的代言。

2.1 起点迷失

专家访谈结果认为,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身体素质,是大学体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大学体育,首先是“大学”的,应有大学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范式,表现出更“成熟”的特征和更高的“境界”;其次是“体育”的,不仅应有传授运动技术和体质促进的“硬”技能,更应有潜移默化让人成为“人”的软实力。大学体育“不是针对身体的教育,而是通过身体的教育”[8]。就像席勒说的,“人只有在游戏时才能成为人,只有当人成为人时才会游戏”[9]。李力研也曾说:“增强体质是体育最表浅的一层意思,体育的本质是在自然意义上阻止人的退化,在文明意义上反抗人的异化”[10]。二者都言简意赅地阐释了体育的本真。然而,简单教条的“习练”与松散无序的“放羊”,是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常态化”的两个极端。那些身顺心违的“跑圈”和因噎废食的“温柔”游戏,让本应充满生活激情,充满自我突破和挑战的竞技渲染和精神传承在“术”的习练中流失了。

2.2 价值错位

体育应向学生提供一种“只有努力奋斗才可能拥有好的结果”的信念,让学生坚定地认为所有奇迹都来源于长期、平凡和不间断的努力和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不劳而获,更不是一劳永逸。2015年中国青年报发表《230斤胖学渣逆袭成帅学霸》[11]的文章,介绍东南大学2013级学生孟畅坚持每天跑7公里一年之久,不仅减重90斤,1 000米测试成绩从不及格到优秀,而且一年后因学习成绩全班第一而入选“丁大钧班”的故事。在他身材、体重和学习变化的背后,是他日积月累踏实坚守的品质,是他与懒惰、懈怠、彷徨,甚至放弃做斗争的坚持,是他将运动所感潜移默化成为影响个人成长的达观。如果大学体育仅仅看重“术”的变化而忽视“人”的引导与型塑,是舍本逐末之举。 面对身体缺动、动而缺法、有体无育的大学生,无论苦口婆心的“鸡汤”,还是用心思考的“设计”,大学体育教师可谓竭尽所能但效果却不如人意。长跑退出运动会,单双杠离开体育课,学生肥胖率与引体向上成绩之间的“剪刀差”,以及1 404学时的课堂教学与“几乎没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12]之间的尴尬,都显示出大学体育教师身陷“术”中的现实困境。

2.3 过程遮蔽

大学体育教师之所以有职业倦怠,除了对职业幸福感缺乏认同,更主要是对大学体育少了一份敬畏感和使命感。无论是根植于经验主义的“旧”教案长期应用于“新”课堂,还是领导检查或督查时教学秩序井然却与平素大相径庭,原因是“让学生满意,不如让领导满意”的心理作祟。无论是教学中“别出事”或“差不多”的心态,还是热衷于余暇办班搞培训而视正常教学为“挣工分”的做法,亦或是明码标价“买”文章和暗箱操作评职称的行为,这些都表明育人宗旨受到了遮蔽,大学体育教师职业面临危机。

3 “教”的束缚:大学体育教师困境之源

2017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完善体育课程、提高教学水平和强化课外体育锻炼”的具体措施。以“当事人”视角审察大学体育教师“教”的实践,认为单向度的“教”与应试导向的“教”已成为束缚“教”的异化力量,存在现实表象上的路径依赖与逻辑辨识上的纳什均衡。

3.1 单向度的“教”:大学体育教师“教”的路径依赖

厘清基本理论可以减少实践中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诺斯将教学路径依赖概括为:“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系统一旦进入某个路径(无论好坏),就会在这个路径上持续发展下去。”[13]单向度的“教”,既体现在突出发展学生身体机能,消隐其心智功能,又表现为脱离学生兴趣而片面执行教学计划和进度。单向度的“教”让体育课“配方”越来越陈旧,“工艺”越来越粗糙,导致学生被体育和教师“挣工分”现象明显。长久以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被认为是“专家”负责设计,教师负责“施工”的一项工程。为了避免“越雷池半步”,教师更多选择被动执行,由此带来的是“教”的依赖性和倦怠感。单向度的“教”多了一种先入为主,少了一份以生为本的情怀关照。大学体育的“教”更多的是思考延伸“教”的半径,让“教”萦绕在“学”的周围,而不是成为“考”的附庸。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教”的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可见“教”的本质是一种引导和牵领,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和技能模仿。

3.2 应试导向的“教”:大学体育教师“教”的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指“局中人对博弈结果的一致预期,任何一个局中人单独违反博弈问题的解,都不能增加利益,也就是这一策略组合使得局中人没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利益驱动,所以它是稳定的和合理的”,尽管这种纳什均衡的结果不是最好的,但已经获得了参与者的广泛认可[14]。在组织域中被共识的契约是“学生体质”,衡量学生体质的是体测数据,所以有了“测什么就上什么”的体育课;有了“只管学生一阵子”的体育课,也有了“一教了之”的教师。这样的“教”,不仅让狭隘的育体兴盛,而且“学生也往往陷落为满足‘他者’期许的‘工具’或获取分数的‘机器’”。[15]多年来国家在学校体育领域出台各类文件引领、调控、治理教学改革,但长期积习而成的“教”的惯性,使教师依然在回避、应付或消解改革压力和维持传统。这种“神秘”的转换就是组织域中各主体间博弈的纳什均衡。更引人深思的是,当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步入深水区时,那些把“成绩”或追求对学生生物性改造视为习以为常的目标,忽视体育人文价值的惯性,正成为束缚这场变革的“绊脚石”。

4 转向与进路:大学体育教师的消解之策

师者,何以为师?示人美好,授以希望。传播至深致远的价值观,型塑健康生活方式,是大学体育教师行而成力的追求。只有经过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转向,大学体育教师才能立德树人和以体育人。

4.1 理念皈依

进入新时代,改变观念比拥有技术更重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16]是习近平对“好教师”的明确要求。大学体育教师仅仅拥有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技术权威已经不复存在,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方式、渠道因互联网比教师都迅捷,并形成反哺教学的特征。这使得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不再是“技术”而跃升为会“诊断”和开“处方”。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多元化和生活多面性,导致教学中遇到的和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引导学生在运动中认识自己、在竞技中认识他人的能力,已成为大学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授人以渔的理念,不仅要求大学体育教师立足于开放的知识结构、前沿的学术视野及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之上的理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师具备将功利化技能传授向对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和促进人格涵养转换的教学担当,让其最终在“不迁怒、不贰过”的师道寻觅、思考和探索中实现大学体育与立德树人、以体育人的价值对接。

在世俗功利和应试作祟的影响下,营造有温度、有力度的体育课堂,致力于“成人”与“体育”的相结合,坚信体育中蕴含着自我唤醒的力量,鼓励更多的人体悟纷繁的未来与多变的世界,用匠人精神锤炼职业信仰,让教师“有价值”,应成为大学体育教师的职业追求。

4.2 重塑教学

有价值观的课就是有价值的课。大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就是在教的过程中发挥体育对“完善人格”不可或缺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表述,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2010—2020年)》中“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作用”的阐释,都将“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根本性价值导向。“将‘体育’之‘体’的理解局限在‘肉体’或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体’这一范畴,无疑大大降低了‘体育’作为课程本来应该具有的教育价值。”[17]人类学家米德将人类社会分为前喻时代、并喻时代和后喻时代,并提出后喻时代的教师越来越呈现出促进者而非传授者的特征。大学体育教学需要将单向度的“教”向参与化的“教”、智慧化的“教”转变;需要构建有秩序的“混乱”和有营养的“放羊”的课堂。大学体育教师需要“身”入课堂创设体验情境,“心”系育人完善服务机制,传递给学生运动和竞技中有利于精神成长的养分。

综合专家访谈结果认为,重塑教学需要坚持“三结合、三创新”。首先,应基于教学基本规范与教师个性拓展相结合的教学价值导向进行创新。既要避免课走“茶”凉和“只管一阵子”的体育课,也要避免教学中片面理解学生、脱离课程前沿、漠视社会期盼等现象。其次,应基于教学基本要求与教师授课方式相结合的教学容错机制进行创新。建立并完善从“能上课”到“上好课”的治理机制,化解标准化模式禁锢和程序化评价诊断的刚性管控之弊端,鼓励教师自由裁量权并形成多维互动的课堂链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新图景。第三,应基于定性评价教学和量化评估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学术生态圈进行创新。要延伸课堂链,打通教学“最后一公里”,形成融聚课内外与线上下的立体教学空间。面对外界喧嚣和世俗偏见,大学体育教师应在重塑教学中久久为功,才能不忘教者初心。

4.3 身份转型

大学体育教师正经历从“演员”到“导演”、从“记录员”到“分析师”的身份转型。大学体育教师应从重视讲解示范的“演员”向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感受体育之“道”的“导演”转型。大学体育的“师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者,应善于讲好体育故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认知;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应善于以体验和服务为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是价值导向的引领者,应与学生在探究和分享体育文化中提升运动品味与境界,不断完善课堂设计和教学治理方案。

大学体育教师应从只负责记录并提交学生成绩的“记录员”向通过测评分析学生问题并提供运动处方的“分析师”转型。教学是一项充满智慧和挑战的科研活动。将零散的测试数据上升为理性思考,进而对形而下的教学实践进行与时俱进的改良与发展,是大学体育教师职业内涵的新诉求。那些照本宣科的课堂、缺乏迭代思维的教案以及经年同质化的内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只是“吃老本”的职业倦怠。要实现大学体育教师身份转型,唯有破除制度壁垒,脱离舒适区,创建粘性教学环境,在与学生情感互动、创新互动中完成布道,并引导学生运动技能和人格涵养的全面发展。

4.4 学术引领

大学教师是学者之身与师者之魂的结合。当前,学术源于教学并为教学服务的共识仍未形成,将学术区隔于教学仍是大学体育教师常见的思维判断。大学体育教师需要“望尽天涯路”的实践探索,更渴求“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学术关照。前者的功利旨向只有在后者的价值引领下才能行稳致远。如何让大学生在运动中体验突破自我的勇气和领略挑战极限的追求,如何理解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如何感悟体育对人格塑造的积极影响,这些仅靠传统意义的“教”是很难实现的,而将学术精神融入教学实践,将学术成果潜移默化为教学意识,会因为学术引领的“寸进”而触发教学进路的内生驱动。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政策,立德树人和完善人格成为大学改革时代诉求的背景下,关注大学体育教师的学术成长,有助于大学体育教学“产品”迭代和“服务”升级,更能提升大学体育教师职业获得感。

基于专家访谈结果,笔者归纳出大学体育教师学术引领教学的三重共识。一是互为促进而非人为对立。学术引领教学,是态度问题,更是能力问题。只有突破学科封闭导致的壁垒、避免功利心态导致的焦虑,教师才能对学术有敬畏感和使命感。二是勇于变革且不忘初心。教师对学术促进教学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大学体育改革的发展高度,这既能使教师实践性地解读大学体育理念,也能使教师在避免浅尝辄止的盲从和好高骛远的跟风中坚定价值取向,坚守学术追求。三是志于斯且乐于斯。任何学术成就的“起跳跨越”都是基于深度思考和长期深耕的“深蹲助跑”,《正义理论》倾注了哈佛哲学系教授罗尔斯十余年心血,绝非以“术”的业绩观所能评判,是坐得冷板凳、嚼得苦菜根的厚积薄发。教学与学术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大学体育教师在丰厚知识储备和积蓄教学资本中感悟、生成“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职业素养。

5 结语

大学体育教师是科学的人文学者,更是人文的科学师者。新时代的中国赋予了大学体育更多的意义和使命,持续推进的大学体育变革呼唤大学体育教师“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地发展与成长。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指出“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希望“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提出“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学教学改革已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新时代大学体育教师不是生而成之的存在物,而是生而长之的有机体的价值引领正成为现实召唤。

猜你喜欢
学术体育教师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大学》
学术动态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