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手棋” 振兴“后发力”

2020-01-09 20:40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410005刘胜轩
湖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权属产权制度集体经济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410005) 刘胜轩

汉寿县农村经营服务站(415900) 黄湘生

汉寿县承担着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并将其作为破解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先手棋”,积极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全县共清理并核实集体资产总额 6.67亿元,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7.5万户,成立了39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229个村级经济合作社。

1. “三引”凝共识组织引领。成立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指挥部,从各成员单位中,抽调45名业务骨干,专门负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清产核资相关工作,并设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项资金600万元。发动引导。全方位宣传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量化、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等政策要求,调动群众参与改革。联动引路。建立健全包乡镇、包村、包组的“三级包干”机制,联动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内容,采取“一月一评比、两月一排名”的方式,确保了改革有序推进。

2. “三招”扣重点清产核资是推进产权改革的第一场硬仗。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发包合同清查是推动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一是实事求是查面积。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县未承包到户的面积逐块进行现场测绘和指界,实行外业调查、内业制图、公示确认,将资源面积和家庭承包面积分开标示,每村形成“一表一图”建档入库。共清理未承包到户集体耕地、水面21493公顷。未承包到户资源性资产对比清查前统计上报数据,经核实新增9333公顷。二是依法依规定权属。制定《关于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权属界定的指导意见》,明确10条资产权属界定标准,充分发动基层群众参与权属界定。全县确定资源性资产权属165宗、天然水面及河湖33宗。三是“顶真较真”清合同。针对集体资源性资产因廉价发包、面积不实发包、超长年限发包及被无偿侵占等问题,明确合同清理操作办法“20条”,解除不合法、不合规合同94份,整改面积不实、价格过低合同829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832万元。

3. “三靠”把方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三个依靠”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一是依靠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实行“组织功能、选民资格、议事决策、干部管理、财务核算”五分开,形成党支部、村(居)民委员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服务乡村振兴。二是依靠群众。将“三榜公示”贯穿改革始终,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龙阳街道护城社区在成员身份认定环节采取“三榜公示”,最终认定组织成员2133人,得到村民普遍认可。在股权设置原则上只设成员股不设集体股,股权采用“生不增、死不减”静态管理,量化集体资产5146万元、量化资源性资产面积800公顷。三是依靠综合治理。对资产资源管理中不规范、不合法现象进行综合治理。洲口镇以解决侵占集体资源问题为重点,追缴应缴未缴资源发包款155.97万元,依法收回2处集体资源经营权。

4. “三变” 激活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三变”新活力。一是组织变强。通过改革,将“四荒地”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公信力、组织力和执行力不断增强。岩汪湖镇平安村将收回的无偿占用的32处堰塘和“四荒地”统一对外竞价发包,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二是机制变活。鼓励和引导村(社区)依托本地资源资产优势,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罐头嘴镇福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入资金60余万元,整理村内土地33公顷,集中统一开发,种植黄桃,2019年收获15吨、产值20多万元。三是规矩变严。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源主体责任,严格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台账制、定期盘点制、经营备案制等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公开挂牌交易农村集体资源资产83宗,成交面积89公顷,成交金额123.24万元。

猜你喜欢
权属产权制度集体经济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二维产权制度研究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房屋被法院查封后能否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100个县将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我国职务发明专利转化的权属困境与创新
不动产登记细则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