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公立医院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0-01-10 11:13吴晓君曾艺鹏余明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36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传染病

吴晓君 余 波 曾艺鹏 余明华

上海市浦东医院院办,上海 201300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区以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益频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且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不可预知性以及严重的破坏性,所以针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管理强调其现实意义非常重要[1]。2019 年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020 年1 月20 日,新型冠状病毒正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纳入到法定传染病乙类范畴,同时迅速启动了传染病甲级管理机制,针对该病毒展开了强有力的管控。2020 年1 月30 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2]。本文主要从上海市浦东医院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工作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公立医院体系建设入手,分析提出公立医院需要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建立应急管理体系。

1 现况

近10~20 年间,发生的众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频繁的危害人类健康,比如SARS、人感染禽流感等等,以及本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短时间里迅速爆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充分的证明了在公立医院的运作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应急管理工作,同时应该将这一工作上升到医院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应该将应急机制建设上升为管理制度中重要的一环。在出现卫生公共事件之前,公立医院如果能够在自己的诊疗过程中识别事件前期信息,那么就能够更早地实施风险评估,结合风险等级做出相应的应对预案,然后迅速落实;危机出现后,如果医院做好了前期危机预案,那么在危机爆发之后,就能够迅速应对,对危机进行规模控制,并妥善解决;在危机结束之后,医院应该对危机应对的方案进行思考、评价和修正,从而不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因此,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应当主动构建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其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应当具备组织体系及危机意识、应对培训、应急演练、预警机制等一系列组成部分。

2 预防和抗风险能力建设

2.1 树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意识

当前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非常迅速,各种先进的检验设备在诊疗活动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且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医院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应该发挥这些硬件的重要作用,但是同时也要关注软件建设,即医院危机文化的建设。医院在自身的管理中应该强化日常危机意识教育,让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能够形成公共卫生事件的敏感度,在应对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危机文化,在工作中随时做好各种危机事件的识别。只有在文化的影响之下,医护人员才能够对各种潜在的风险形成正确的认知,才能够在思想上时刻保持警惕,并不断的提升自身应对危机的能力。如果能够整体上提升我国医院的危机应对能力,必然能够对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形成较好的影响。

2.2 定期举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由医院内应急办负责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制订并实施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离及隔离相关应急预案,规定相关科室及人员的主要职责;对突发性传染病事件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置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重大决策;每年度测试整个应急预案,并对测试情况进行总结,根据测试结果制订并落实改进措施。定期举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习,通过演练不断加强医院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各部门(科室)之间的协同作战。

2.3 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预警机制

医院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辅助机制直接关系到受害者救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3]。公立医院应当建立传染病防治组织架构,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专家组,防保科或相关部门负责传染病报告日常管理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实施跟踪分析,这是所有突发事件应对的基础,更是公立医院卫生事件管控中最应该重视的问题。监测预警系统主要由“监测项目、监测内容、监测部位、监测制度”四个子系统构成,对于重大传染性疾病,应该根据各种法律规定进行时限内报告,尽早做好预警监测工作。多数突发事件都会出现一些早期信号,医院的公共卫生事务负责人应该能够整合分析各种信息,迅速识别其中的风险信号,做出风险评估。

2.4 加强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培训

公立医院整体的实力比较雄厚,除了负责日常的诊疗之外,还是教学医院和临床实习的场所,因此在公立医院中更加应该关注医护人员预防医学知识及理念的教育,要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来提升医护人员的危机应对理念和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健康知识知晓、心理健康等因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4]。在医院管理中,在职人员的危机意识及应对能力是最重要的,应该从这一角度切入做好相关工作,以满足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迫切需要;对本身没有危机理念及能力的新入职人员,医院应该通过专门的培训活动来帮助他们形成危机意识及应对危机的能力。公立医院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强化医护人员危机应对技能的培训,并在日常的管理中进行各种操作,做好平战训练,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只有医院建立了专业能力过硬和应对能力较强的人员队伍,才能够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做好应对。

3 危机处理和控制能力

3.1 建立权威高效的突发事件应对指挥系统

由于我国现行应急体系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面对新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我国带来的巨大挑战,现行应急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大的特征就是突发性,所以面对这种突发事件,高效的指挥系统非常关键。只有指挥系统能够高效权威的运转才能够保证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能够得到迅速的响应,并且能够将各种指令落实到实处。高效权威的指挥系统可以对各种子系统的工作进行协调和管理,保证各方面迅速投入到公共事件的应对中。公立医院应该成立以院长作为组长的突发事件应对小组,对各种紧急情况进行处置和指挥,同时也要建立专家小组,从临床诊断方面进行技术支持。公立医院要从人员、岗位、职责等多方面的制度入手,切实推进医疗卫生应急机制的建设。

3.2 制订科学合理的突发事件管理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不应该是在事件发生后在进行建设,而是应该在平时的管理中进行建设。应急预案应该对各种可能性和不同的对象进行考量,在各种事件发生之后,应该做好系统的总结,对经验和教训进行归纳。结合事件的性质,从事件的范围、人员、物资等众多角度做好方案设计。医院要对不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预案的设计,结合各种事件的特点设计具体的应对标准。在传染病诊疗标准和治疗措施方面,应该清楚地进行介绍,让医务人员可以迅速理解和掌握,同时让非医务人员也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医院应该尽快制订伤病分类及送医标准,对于不同事故产生的患者进行不同方法的救治。此外,医院的应急预案中,应该纳入自然灾害、控制疾病流行等事件的应对措施。公立医院必须同步推出操作性好的方案,能够较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从指挥、医疗梯队及人员后勤等方面对方案的启动进行支持。

3.3 明确应急流程,提升事件响应能力

对于突发事件,在应对缓解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应对流程的问题,很多事件出现之后流程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事件的解决,因此在应急流程制订过程中,应该结合各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路径设计,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动态修订。制订完整的应急工作流程,第一应该设计隔离机制,从而能够对重大传染病及群体性疾病进行迅速的隔离和保护;第二是迅速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对患者采取先救命,后收费的原则:第三是严把感染管理关,尽可能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第四是重视突发事件爆发期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消除顾虑,提高承受力,在心理上能够形成较好的信心,从而降低各种应激疾病的出现概率;最后,要结合突发公共事件做好善后工作,通过总结和分析对医院方案进行研究,提升方案的可操作性。

3.4 构建信息交流机制,强化媒体宣传机制建设

从SARS 到H7N9 应急处置中,应急响应指挥、信息传递、处置合作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要素有较大进步,但仍存在缺乏统一协调的专业部门,缺乏执行力,信息传递延迟等问题[6]。信息交流机制能够避免事件引发的社会恐慌。信息交流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是非常必要的,这能够确保指挥系统始终可以对整体的情况进行统一把控和指挥,此外立足沟通机制之上,还能够形成专家辅助决策的机制[7-12]。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提升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强化媒体应对能力,可以让媒体在事件发生之后迅速的承担起正确舆论导向的功能,让更多的真实信息传递到民众之中,避免出现各种社会恐慌,最大程度降低公共事件的社会危害。

3.5 危机反馈和学习能力建设

危机过后,医院要尽快的恢复正常的运作流程,通过环境、诊疗队伍及善后事宜的常规化管理来迅速的恢复到正常的运作状态中[13-19]。对于传染病患者曾经接触过的物品及样本都应该根据相关的要求做好消毒和处理,避免病毒二次感染。此外,对于参与事件应对的医护人员应该进行善后体检,并给予他们物质及精神的奖励。在所有工作结束之后要结合应急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对其中表现不理想的环节进行优化,从而提升方案的应急能力[20-23]。

4 小结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公立医院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过程中,不仅要负责医学上的救治,更要做好危机事件的识别、控制和善后工作,因此公立医院的公共卫生应对机制应该形成常态管理模式。公立医院必须不断加强危机意识、培训、应急体系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在危机出现后有条不紊地解决危机,保证人民的健康安全[24-25]。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