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2020-01-10 11:22王会立姜珊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王会立 孙 倩 姜珊珊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鞍山 114044)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也应融入一些新媒体技术,新元素的加入会使高校思政工作变得更有感染力,符合大学生的学习诉求,有利于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率,推动思政工作的开展。

1 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技术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等,向用户提供大容量的信息并进行信息传播。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时代,手机、互联网等新型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因素,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通讯工具,大大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便利。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媒介之间的隔墙,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信息传播。除此之外,新媒体还存在着其他的特点:媒体个性化凸出,传统媒体受到科学技术的拦阻,信息内容都是大众化的,千篇一律,但新媒体的信息量大,信息组合内容就不同,成品也是截然不同的;受众选择性增多,对于媒体用户来说,信息量的增大使得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所吸取的媒体信息,用户对信息的接受不单单停留在阅读一份报纸、看一篇新闻报道上,他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渠道听取世界各地的新闻,选择性的进行阅读;表现形式多样,传统媒介可能只能通过文字对新闻信息进行传达,但新媒体时代,新闻变为融文字、视频、音频为一体的“活物”,更加满足了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求知欲;信息发布及时,与传统的电视相比,新媒体的发布信息速度快,没有时间限制,不用编辑成篇的新闻稿,像现场直播一样,实时传播,满足用户的信息体验。

2 高校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媒体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来说,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听讲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各大高校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思政工作中融入新媒体,不但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2.1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方面一直都采取传统的你听我讲的课堂模式,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也是运用填鸭式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忽视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在新媒体时代,思政工作利用新媒体转变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积极性。[1]各大高校创建一个有效的网络平台以实时传播思政信息,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学生对于互联网的运用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2.2 丰富思政教学手段

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教学手段只能停留在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教学水平,没有外界媒体作支撑,教学手段单一。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为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的媒介,高校的思政教育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利用新型网络建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平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新媒体是一种便捷、快速、搞笑的教育工具,创建网络教学平台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3 打破了时空限制

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所依据的政治材料大都是年限久远的旧新闻,或者是当地的小新闻,这大大限制了人们的思想空间,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内容也并不透彻。但对着新媒体的发展,其凭借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打破时空界限的特点,应用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当中,文学生的思政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新闻依据,加深了学生对思政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

2.4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多样化,褒贬不一,高校学生在吸收网络信息时,不一定只选择有益信息。近年来,网络环境较差、信息复杂,许多西方国家在网络上公开诋毁马克思及社会主义,这种新闻是与我国的意识形态相违背的。因此,各大高校需要主动起来,及时引导学生的政治思想,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高校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校思政工作融入新媒体技术,固然有许多优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信息的补充,有助于学生的思政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效率。但实际上,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挑战,新媒体网络鱼龙混杂,加之大学生辨别真假的能力较低,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作案主要对象,这在一定出程度上增加了运用新媒体的挑战性。

3.1 大学生危险系数增高

近年来,新媒体快速崛起,虽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存着许多问题。对于新媒体应用,国家并没有完善其管理体系,对不法分子在网络上的诈骗、引诱等方面的治理难度较大。因此,在新媒体网络应用的初期阶段,网络环境较差,治理体系不完善。对于懵懂的大学生们来说,正确使用互联网,躲避安全风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代大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较差,抵挡不住外界的诱惑,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的关注对象。对此,各大高校一定要在新媒体运用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同学们区分信息的真假,指引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提高警惕等。初次之外,相关教师需要多次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的网络使用作出引导。

3.2 教师新媒体操作能力不足

在当今的高校思政工作过程中,部分高校已经尝试使用新媒体进行工作,为思政工作的开展融入新鲜血液。但实施过程中,就会发现许多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操作能力极低,尤其是对于一些资深老教师,由于其年龄较大,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感化,无法接受新媒体教学;老教师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无法掌握,也成为各大高校思政工作融入新媒体的一大挑战。虽然年轻教师对新媒体运用熟练,但是其资历较低,教学经验不丰富,也无法实施高质量教学。因此,在各大高校中,应尽量开展新媒体应用培训,帮助教师学习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使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运用更加顺畅、高效。

4 高校思政工作利用新媒体的创新应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因此,各大高校必须通过自身工作理念及工作方法的创新,适应新媒体社会,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4.1 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一件事情的正式实施需要许多准备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说服自己,树立正确的理念,才能指引正确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新媒体需要各大高校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

第一,认识到新媒体在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这项技术已经融入到多个行业、多项工作之中,新媒体技术借助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时间空间限制小等特点,迅速融入多个领域,且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新媒体应用与高校思政工作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减轻教师负担,是之后高校思政工作必要的教学手段。

第二,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高校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服务理念,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的新媒体应用,避免学生上当受骗,为学生的生活指引正确的方向;在学习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2 优化教育结构

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按照老旧的教学结构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很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因此,高校必须优化教学结构,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一,关注社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时刻联系实际问题。许多教师只会一味的传输知识点,将知识脉络、学习内容一字一板的传授给学生。在学生看来知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打消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中例子,对知识进行渗透,使学生们在了解世间百态、社会状况的同时吸收思想政治知识。

第二,联系学生实际问题。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讲解问题,提高学生的切身感受,比如在道德文化、科学精神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将学生作为社会的主体,帮助学生吸收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国家意识、集体意识。

第三,构建新型教师队伍。各大高校应对教师进行新媒体技术应用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新型教学理念,穿心教学方法,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5 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各大高校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为日后生活指引方向。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