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2020-01-10 11:22米梓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侵权人学者知识产权

米梓源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珠海 519041)

1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

相关学者认为,对高校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意义较多。首先,近年来社会上经常发生高校知识产权被侵犯的事件,导致高校只是产权得不到良好的保障,因此很多专家认为保护高校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其次,通过对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进步,是一种无形的资产;第三,保护高校知识产权有助于吸引全校师生参与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对人才培养共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四,保护高校知识产权能够充分发挥高校为国家社会经济和科技做贡献的作用,是国家实施创新战略的有力保障。

2 高校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近年来我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研究领域认为,在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依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首先,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缺乏和不足,包括高校自身和相关部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重视,维权意识较差等,主要原因可能与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较晚有关,很多人对这一问题缺乏了解,因此忽视了对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了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力度;其次,对于制度的建立还不够完善,因此无法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有效的管理;第三,很多高校存在着知识产权流失情况,主要是高校没有有力的保护措施;最后,在运用知识产权层面,一些高校的知识产权产业化程度较低,因此对知识的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意识缺乏,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3 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原则和措施

3.1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对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和学者们也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并作出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学者们认为,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1)利益分享原则。有学者认为,要想促进发明专利的有效保护和发展,有必要实现各方的利益共赢,因此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是做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2)全程参与。有学者认为,在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中,应全程贯穿知识产权的相关工作,以科学、高校的方法促进高校只是产权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化。(3)系统性原则。以系统化原则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管理和服务系统进行管理和创新,落实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4)制度化原则。制度化原则能够利用制度的创新,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加大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升保护质量。

3.2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

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具体路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和完善,高校应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并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管理和实施,逐渐落实和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培养优秀的管理人员,成立专门的管理场所,落实管理经费三个方面来构建。

其次,要采取有效措施,让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例如自行协商、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个方面。自行协商,是指高校根据知识产权的商标等进行分类,针对没有较强侵权情节,其对于高校未造成明显的经济和名誉损失的情况,可以直接于侵权人进行沟通,并借助相关部门的调节和侵权人自行解决侵权问题,由侵权人做出道歉或赔偿的形式解决。行政保护,是国家行政机关对高校知识产权纠纷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依法管理的过程。国家和地方专利部门是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市区级别的专利管理部门可以处理专利纠纷问题,为高校提供一些侵权救济,一是就侵权损害赔偿额进行调解;二是就停止侵权作出决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指依据司法部门的途径来保护高校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权利人或国家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侵犯高校知识产权人进行追责。对于情节比较严重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司法部门进行维权,但司法维权的方式需要一定的成本和周期,且无法预见结局,因此只有少数高校会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中行司法诉讼。

最后,高校要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增加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使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在有效的信息平台的基础之上,使信息能够迅速传递和共享,大大加快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效率。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为了学者们探讨的热点,虽然当前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初步取得成果,日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亟待解决。因此,在当前的创新背景下,应不断推进高校知识产权的构建,并为此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侵权人学者知识产权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获益剥夺”规范意义的再审视
——以《民法典》第1182条前半段规定为分析对象
学者介绍
高空抛物,谁来担责?
侵权责任法的过失相抵规则及其适用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支付被侵权人合理费用者的直接求偿权探究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