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助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2020-01-10 11:22古浪屿向思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团学广大青年校园文化

古浪屿 向思卿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2)

作为青年工作者,必须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必须主动靠近广大青年、关心广大青年、教育广大青年,做青年工作的吹哨人,做青年朋友的引路人、知心人,把一代青年培养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任务的时代新人,这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后继有人。根据党中央指导,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形成一支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团组织,对于成为联系广大学生的纽带和桥梁至关重要。团学合力,积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立足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着眼营造健康向上的成才氛围。因此,团学助力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亦为至关重要。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校园文化是种组织文化,毋庸置疑,它带有学校这个社会组织的特点,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品牌,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本质体现,因此校园文化核心的特征就是其“教育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所产生一系列价值观念、制度规则,引导和影响着高校师生身心活动的思考方式和做事原则。校园文化对于当今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校园文化是常青的,是永续发展的,是能够引导青年一代进一步正确认识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的,也是能够是激发青年活力、激情、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保证高校的高质量的精神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形成校园文化的一系列时代性活动,不止局限于学校工作的德智育部分,它囊括了学校工作的全部领域,从学校的思政工作、文体工作、创新创业工作到其他一系列针对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众所周知,在迈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那么新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必定依托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共青团与高校学生会为载体,团学合力、助力,组织动员青年、领导管理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不断创新工作路径,以紧密围绕高校育人的三个阵地展开。

2 团学助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

2.1 党团联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因此,校园文化育人,多种形式相结合,以团线为主。新形势下,各院校团委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依托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线下完善新形势政策教育及国情教育教学计划,并深入组织开展,线上主动攻占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依托“青年大学习”、“青马工程在线课程”等多种线上资源和在线课堂,让青年学生在理论学习上有收获,在思想政治上受洗礼。

2.2 团学合力,素质建设稳扎稳打

团学合力,助力高校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各类主题班会活动、讲座、竞赛等,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的校园社团活动可以既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又可以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活动中提升素养,规划未来、发展自我,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例如,树立标杆,在团学内部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并以团学为中心,持续放射形,将标杆作用的影响力扩大到院校各年级、各班级、乃至各寝室。举办多形式的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向广大学子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扩大其践行公益,服务社会的行动力。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承办职业规划博览会,邀请教职工进行一对一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与职业工作世界探索,制定学业、职业规划,引领更多优秀学生做好规划,驱动长足化发展。

2.3 师生共创,平台建设见行见效

要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创新工作路径及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逐步建立健全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育人制度环境。目前高校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全覆盖”转型“精准覆盖”,这要求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更“精”更“专”。在此背景下,部分高校没有以团学助力,将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导致收效甚微。新时代新形势下,各高校应依托团学创新创业部门与平台建设,突出创新创业工作教育性,打造多门在全校范围内广受学生喜爱的精品创新创业课程,大力推动创客中心与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建设,联动学工教务两大部门;在团委下设双创中心学生组织,优化人员配备;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持续加强校企合作育人合力,协调全院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项目联动师生,建立互选机制,实现师生共创。制定创新创业赛事政策支持计划与教师骨干支持计划,面向院校“双创”名师、专家评委、企业导师建立导师库,面向有参赛与创业意向的优秀学生建立人才库,举办创新创业指导会,畅通师生交流渠道,完善导师、学生互选互进的发展型共创模式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国家级创新创业类赛事为抓手,挖掘学院横向纵向课题潜力,推动教师科研成果转化。

猜你喜欢
团学广大青年校园文化
“三全育人”背景下团学组织对高校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高校创新性团学干部培养探索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新形势下高校团学干部培养研究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
本刊从明年起交邮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