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变化与优化
——以天津城建大学为例

2020-01-10 11:22贾晨选闫晓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城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贾晨选 闫晓飞

(天津城建大学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 300384)

0 引言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全民学习“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和学习这段历史,使得学习教育落脚到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事业上来,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城建大学成立于1978年,同改革开放具有相同时间距离的发展历史。四十多年,天津城建大学由前身天津建设学院发展而来,通过不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创新实践,拼搏进取,争创一流,学校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回顾、梳理和总结高校四十多年的发展变化,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广大高校青年大学生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便是“四史”学习教育的题中之义。本文以天津城建大学学生工作历史变化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1 改革开放四十年学生管理工作的变化

1.1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呈现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各项基本制度逐步建立和发展。其中,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法治化变迁的特征尤为明显。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初的零星分散立法,到 1990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确立法制基础,再到2005年和2017年两次对《规定》系统修订,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立法保持了相当的连续性,一些重要法治原则如正当程序原则率先从中提出。以天津城建大学为例,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并面向所有学生进行传达,新生开学初通过每人发放《学生手册》,该手册涉及国家和学校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的规定。例如,《天津城建大学公益劳动管理办法》、《天津城建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级和标兵集体评选办法》、《天津城建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实施办法》、《天津城建大学勤工助学管理暂行规定》等,从学生干部评选、学生资助、学生违纪处分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了两次修改,一方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等后来颁布的上位法保持一致,也分别回应各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为高校学生规范管理提供了持续的与时俱进的法律依据,对于推进和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此,各高校也进行了不断地修整,以天津城建大学学生管理制度规定的变化,不难发现,法治化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40年发展变迁的重要特征。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实现了高校学生管理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我国高校内部诸多事项的处理协调是通过有关高校一个个具体的请示、报告或教育主管部门就具体事项作出的通知实现的,诸如学生的复学、退学、就业等许多方面的具体问题,都是由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具体的复函、通知具体处理,对高校管理中的问题缺乏充分的探索与实践。修订后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常见的学籍处理、校园秩序、学生奖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予以总结梳理、凝练汇编,并不断修订完善,初步实现了高校学生管理的规范化,有力促进了高校治理的制度化,也使得现在的管理方式更加的科学化。

1.2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动态管理日趋精细化

自改革开放高校教育发展以来,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管理日趋精细化。在以往,高校对学生安全的管理主要关注点如防溺水,防火灾。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沉迷于网吧现象成为对学生思想动态教育的关注点。而现如今随着互联网发展,高校大学生最易于发生的安全问题在于电信诈骗、校园贷、“炒鞋”,而网络成瘾不限于网络冲浪,更多在于游戏成瘾,导致游戏充值诈骗。针对社会发展,高校对学生思想动态的管理也不断的调整。天津城建大学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管理日趋精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学生实行晚点名制度,即每晚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查寝,避免学生夜不归宿,而学生夜不归宿的原因如逛酒吧和去网吧等,安全隐患非常大;其次,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动态调研,通过调研问卷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将思想动态调研结果总结上报,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另外,面向全体同学开展心理普测,针对普测结果一对一谈话,结合学生不同类型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建立分类指导档案;再如,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思想动态教育,重视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宣传和引导作用,通过该平台及时传播、引导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变化,最大可能对学生进行彻底性和全覆盖性的思想动态管理;最后,各高校贯彻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实现辅导员和学生1:200配比,天津城建大学完成比例配比,并呈现学生工作辅导员纵向管理的趋势,即一名辅导员负责一个专业的学生,这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加趋于精细化,更能实现对学生的精准管理和指导。

1.3 学生管理工作格局贯彻三全育人新理念

以往学生管理工作仅限于高校学工部门,进行具体实施在于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承担学生的所有管理工作。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要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

全员育人即发挥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全员责任,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优势,凝聚起强大育人合力。如天津城建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课教师培养,通过调动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育人主体的积极性,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主动和学生家长沟通,全员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通过开展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积累智慧、在社会熔炉中锻造品格,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实现知、情、意、行有机统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和深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学生管理工作在取得变化和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不断显现,因而,对学生管理工作优化也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

2.1 更新并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要与日俱进,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特点相适应,制定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学校在制定相应学生管理制度时,要增加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发挥学生代表的作用,这可以增加学生对于制度的认可度和信服度,提高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效性,也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为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要考虑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程序是否可行,建立学生反馈合法渠道,及时处理学生反馈意见,形成学生反馈机制。例如,学生反馈信息每周一报,每月汇总,召开专题会议,高校要及时结合学生反馈意见进行处理,也防止舆情的发生。

2.2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学生管理队伍是保证管理工作发挥出最大效能的基础,因此在配备学生管理人员时必须秉持“业务精通、发挥有自身优势”的标准,从年龄结构、业务能力、学识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结合学生管理团队成员特点分配工作,同时,要对负责的工作进行阶段性调整,从而培养全年精通学生管理事务的全能管理者。学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辅导员需要对一个或者多个工作进行集中管理,要对不同工作进行紧迫性和重要性划分,制定标准,促进资源、方法的共享。团队要做好分工,并实现紧密协作,相互补台。

2.3 注学生心理,从“心”育人

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新颖,学生的思想不断跟随新潮,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极强,除了完成学生工作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外,工作的重心要不断往学生的角度倾斜。遵从学生内心,加强自身心理学学习,通过心理学智慧,与学生的保持近距离沟通和交流,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多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感变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开展精准性分类指导,形成学生个人教育指导发展档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引导。只有与学生建立心与心的联结,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

2.4 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网络媒介优势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带来经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更拓宽了学生管理工作渠道。因而,可借助互联网加强与学生的实时联系和了解。可借助微信、QQ、微博和抖音等平台,与学生进行灵活的交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主流媒体工作,并借助这些媒体工具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微信或 QQ群,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因此,要完善互联网媒体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制定互联网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方案,结合学生特点,进行不断调整和更新。

猜你喜欢
城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国企工匠——北京城建集团首届“城建工匠”事迹展示(三)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对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相关思考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河南城建学院简介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